一向坚持将俄乌冲突视为“俄侵乌”的北约,为何突然改口?基于俄美2月18日在沙特举行的双边会谈,欧洲领导人17日在巴黎举行的紧急峰会,有什么成果?泽连斯基“不排除中方参与和谈的可能性”,中方又如何回应?
2月17日,北约就其秘书长吕特与特朗普俄乌冲突事务特使凯洛格会见一事发表声明,罕见地没有将乌克兰局势称之为“俄侵乌”,而是改口用中性的“乌克兰冲突”取代,令人惊讶。不但如此,声明中记载了吕特“强调了公正和长期解决冲突对确保乌克兰的稳定未来很重要”等言词,却没有提及继续军事支持或确保基辅“胜利”等目标。这一改口,似乎表明北约在俄乌冲突一事上的立场突变,或者说以美方为主导的北约已经在配合进行“言辞降温”,是向俄方主动示好的表现。
这边厢北约突然改口,那边厢则是欧洲一众领导人在巴黎举行了紧急峰会。这一场原本以回应美方排除欧洲参与俄乌和谈的紧急峰会,最终却变为“商讨乌克兰局势和欧洲集体安全”;而持续约3个小时的“非正式会谈”,包括法、德、英、意、波等国领导人以及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北约秘书长吕特等人参加的盛会,却并没有得出任何成果。有报道称,这些领导人们不但没有提出新的想法,反而在是否向乌克兰派军队这一问题上争吵不休。而那些没有被邀请参会的国家则表达了不满,称这场会议的召集者应该是科斯塔,而不是马克龙。这充分说明,在特朗普团队的“闪电”行动中,俄美已经开始和谈,而欧洲还在分歧之中,仿若一群乌合之众。
俄乌冲突中的另一个主角,乌克兰的总统泽连斯基,则正在中东访问,包括阿联酋和沙特。他对于俄美的沙特会谈,竟然提出了两个“不”,既不参与和谈,也不承认任何谈判方达成的协议,这种表态背后折射出的也许是一种“无奈”。然而,当媒体问及是否愿意考虑让中方参加俄乌问题和谈时,泽连斯基则用一种相对积极的语言回复,“我们一直都表示,我们愿意有认真的参与者参与进来”,这与其此前频繁对中方持批评态度甚至将中方排除在和谈之外的言论是大相径庭。也许是如欧洲一样被排除在和谈之外,泽连斯基似乎要拉上欧洲、中方或者更多的国家和组织,以形成美方无法忽视的力量从而参与进和谈之中。
2月17日,中方在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时表示,中方乐见一切致力于乌克兰和平的努力,这是咱们一贯的态度与呼吁。中方还提出一个“期待”,重申四点“主张”。一个“期待”,就是期待所有当事方和利益攸关方都能参与到和谈进程中来,从而达成一个所有当事方都能接受的公平、持久、有约束力的和平协议。四点“主张”,就是主张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主张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应得到遵守,主张各方合理安全关切应得到重视,主张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应得到支持。这既是肯定俄美就和谈进行会谈,也是对包括泽连斯基在内的所有要求中方参与的回应。事实上,俄乌冲突自爆发至今,中方一直在积极斡旋,一直同俄乌保持接触,一直在推动停火止战并呼吁政治解决冲突,是与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保持高度一致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