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现代中国,无论是高新科技的创新或是基础建设的发展都离不开时代伟人们的奉献精神,因为有他们的无私推动和支撑,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在一片“死寂”中去寻找新的出路,如今国泰民安,国力昌盛,我们更是不能忘却伟人们的不屈不挠和勇往直前。
历史的点滴组成他们的永恒,我们曾经看到的每一页文献记载,每一张生动准确的照片都代表着他们的一生,而作为新中国的开创者,毛主席的功绩让我们拥有了如今的美好生活,曾经的主席他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这张照片不仅展现出了何为偶像的力量,也体现了我国伟人的传奇,照片中这位正激动地和毛主席握手的实际上也是古巴的传奇,他的名字叫做切·格瓦拉,他引领了古巴的解放运动,是古巴人民的精神领袖和革命偶像。
然而他却一直十分敬佩毛主席,甚至也是因为毛主席的思想他才想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南美洲的现状,在北京见到毛主席以后,激动地心情也难以掩饰,此刻他已经抛下自己同样也是政治领导的身份,一脸崇拜和敬仰的紧紧握住主席的手。
为了能够紧跟主席的步伐,并且时刻学习主席的精神,他还将毛主席的精神和思想传递到了南美洲,那时候在南美洲主席能够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众多人民的爱戴,都是源自于格瓦拉的推崇和敬仰。
照片中的毛主席正从车内下来,准备前往开国大典的现场,此时的主席面带笑意,开怀的神情难掩的喜悦向我们诉说着这历史性的一刻有多么来之不易,而他胸前“主席”的字样,不仅仅是代表了共产党的胜利,也是代表着中国的未来。
因为有他对未来的畅想并且积极的落实到各地,处于战乱和分崩离析的国家才能重新凝聚,才能向国民,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之后,中国也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在逐渐的发展中形成到现在的规模。
这一切都是基于毛主席对于国家的贡献,在他的带领下,祖国有千千万万的先辈们日以继夜的辛劳工作,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无私奉献,那时候能够有如此的魄力,是大家对主席的信任堆积而来同时也是主席拥有的智慧和对中国的展望换来的。
照片中是毛主席年轻时候的模样,那时候站在母亲身边的他看上去十分青涩,此时的毛主席的母亲已经患上了不治之症,在前往长沙看病以后,兄弟几人与母亲合拍了这张照片也是为了将来能够有一份思念和寄托的物件。
毛主席的母亲名叫文七妹,她的家世也非常不错,是名门之后,她是南宋爱国大臣文天祥的后代,母亲对于毛主席的教育也非常开放和重视,因此即便毛主席生活的年代还处于封建禁锢中,但是却萌生出了救国、建国的想法。
他的弟弟们也在母亲的影响下和哥哥的引领中加入了革命事业中,后来也都为革命事业而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伟大的母亲养育了旷世伟人,毛主席即便功成名就也不忘回到老家祭拜自己的母亲,不忘本也证明了主席前行路上的坚毅和值得信任。
这张照片体现出了何为“伟岸身姿”,毛主席和陈毅元帅拍摄下的照片,两人共同望向一个地方,并且露出了笑容,两人最初在井冈山相识,因为对于革命事业的坚守和对诗词写作的热情,两位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却结下了深情厚谊。
陈毅对于毛主席的决策也是十分尊重,在他看来,毛主席能够有如此的见解,这和他的胸襟与学识密不可分,因此即便陈毅在战场上赫赫威名,但在主席面前他仍是虚心受教,加上毛主席比陈毅年长八岁,日常生活中,他也是亦师亦友。
最初的时候延安地区的通讯被国民党中断,导致国际上也无法得知共产党的思想,后来在多方的努力和施压下,国民党也终止了对延安地区的封锁,在1936年,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前往了延安,也成为了第一位来到红色根据地采访的西方记者。
这张照片也是斯诺与毛主席的合影,在斯诺后来的描述中,他说主席面容消瘦但双眸炯炯有神,并且他还曾形容毛主席“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但却复杂的人”,在延安时期,斯诺时常与主席在一起彻夜长谈,主席也向他描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红军的历史及未来。
深受感悟的斯诺在回到国外以后,也写下了一本《红星照耀中国》的书籍,由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发行,因为有这一本书,国际上对于红军、毛主席的认知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时也对毛主席的思想有了认知,自此之后,共产党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席之地,甚至超过了国民党。
这张照片完美的诠释了主席曾说的那句“妇女能顶半边天”,照片中主席坐在人民群众中间,而这些女性对于新时代的中国来说也是前行路上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并且在邓颖超、曾宪植等妇女同志的带领下,女性的权益和价值得到了更好的展现。
毛主席在中间坐着,高兴的神情展现在脸上,在他的心中时刻都想着群众,念着群众,大家能够与毛主席并肩,也是由衷的笑得开怀,照片中大家的会见不像是领导人和群众,反而更像是好友和亲友之间的相聚,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在1959年,毛主席开始乘着专列去全国各地进行考察,为了了解到国家的主要时局,毛主席也是不辞辛苦亲自前往,在他看来,亲眼所见才能感受到百姓的生活是否真的过得好,照片中就是他与机要员谢静宜合影的照片。
由于专列的行驶比较慢,为了能够确保主席查勘到各地的情况,车辆速度都不快,在一次行驶过程中,主席拉开了纱帘亲切的和老百姓打招呼,工作人员因为担心安全问题,因此让主席将纱帘放下,此时的主席说出了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展现出了他与老百姓之间的“双向奔赴”。
主席说:“这是人民群众,我为什么要怕群众呢?”,对于毛主席来说,这些都是可爱又勤劳的人们,在他们面前,即便自己身份地位不同,但也无需害怕,因为群众不会伤害他,而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毛主席的信任就是最好的前行力量。
毛主席一直都坚持着一种思想,自己从群众中来,也要走到群众中去,因此许多时候毛主席都会选择和群众坐在一起吃饭闲聊,听她们口中对于中国现状的感受和对未来的展望,照片中就是毛主席和农民孩子们在一起吃“工作餐”。
对于孩子们来说,领导人的气场是强大的,并且源于父母对毛主席的爱戴,对于主席的敬仰也是从小就感受得到,对此,主席为了让孩子们放松也尽量展现出自己和蔼的一面,她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毛主席吃“工作餐”时从不计较,在他看来能够和老百姓吃一样的饭菜能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主席前往打饭时,一名食堂工作人员正向主席介绍着菜单,主席也看得十分认真,随行人员觉得这一幕十分温馨,因此就用相机拍摄下了这张罕见珍贵的照片。
他时常说走进群众中时自己就是普通人,他所希望的也就是每个老百姓都能吃饱穿暖,曾经毛主席在坐车前往北方时,庄稼地中一位妇女的身影吸引了他,那位妇女走在麦田边,一边走一边伸手抓麦子揣进自己的兜里。
毛主席的第一反应是别出声,生怕惊了那名妇女,在他看来,这名妇女的行为只是吃不饱而导致的,为了避免打击到那名妇女的自尊心,因此才让随行人员不要制止,殊不知那时的他还在火车上,后来主席也是独自念叨着“粮食还是不够吃啊”。
就是妇女伸手去抓了些麦粒,毛主席就能设身处地的想是否是因为吃不饱,这样的时代伟人如何能够令我们不心生敬佩呢,在他心中时刻想着人民和国家,在与百姓吃“工作餐”时,哪怕是简单的小菜他都心生欢喜。
可是在宴请外宾时,看到一桌子的好菜主席却是陷入了沉思,或许此时在主席心中还想着那些吃不饱的人民群众,这一桌子的好菜中国还需要前行多久,才能让每一位老百姓都能够吃上,因此风餐露宿都开怀的他面对精致菜肴却皱起了眉。
主席带眼镜的照片你见过吗,毛主席在晚年时期曾做过白内障的手术,这张照片正式拍摄于手术后不久,那时候视力还没有恢复,也不能见强光,因此才会戴着眼镜看演出,也留下了这张罕见的照片。
主席的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他经历了成长的苦难也了解过革命的艰难,他的理想和精神值得我们永远肯定和信仰,革命是不朽的,伟人的故事也是永恒的,我们将永远怀念和祭奠这位时代的先驱者,革命的引领者!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那些年,领袖们吃过的工作餐 201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