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的演唱会从济南开始唱响新年第一声,这场演出让我想起了那些关于音乐和生活的故事,有人说这是一场迟到的相遇,也有人觉得这是最好的时候。
那天晚上济南体育馆里挤满了人,大家都在等待刀郎出现在舞台上,我看见前排有个老人拿着相机,说是要给孙子拍下这个时刻,因为十年前他错过了刀郎的演出,现在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济南的冬天总是特别冷,但是体育场里却暖得让人想脱掉外套,我看见好多年轻人穿着印着刀郎头像的文化衫,他们说这些衣服都是专门为了今天准备的,有的甚至是从网上买来的二手货。
演唱会开始前的半个小时,大家就已经把手机的闪光灯打开了,整个体育场亮如白昼,我听见旁边有个女孩说她是专门从青岛赶过来的,为了这场演出她请了三天假。
刀郎唱起《山歌寥哉》的时候,我看见前排有个中年男人偷偷抹眼泪,他说这首歌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个在西北的小村庄,现在已经很久没有回去了。
上海站的演出时间定在了三月初,那时候应该已经能感觉到春天的气息了,有人说刀郎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江南的春天最适合听他的歌。
杭州的演出选在了西湖边上的体育馆,据说门票开售的时候网站都被挤崩了,有个卖花的大妈说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往体育馆跑,比起看演唱会更像是在赶集。
武汉站的演出安排在了樱花季,有人开玩笑说这下终于可以一边看樱花一边听刀郎唱歌了,不过也有人担心会不会太热闹反而影响了听歌的心情。
北京连开四场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要知道就算是那些当红流量明星也很少有这样的待遇,但是刀郎做到了。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在网上发弹幕,有人建议可以在演唱会现场也设置一个大屏幕,让观众可以实时发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关于邀请网络歌手加入的提议其实挺有意思的,但是要考虑到刀郎的音乐风格比较特别,如果要合作的话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
有人说现在的演唱会太过程式化了,每个城市唱的歌都差不多,其实可以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来调整歌单,这样会更有意思一些。
演唱会的票价一直是个敏感话题,有人觉得太贵了,但是也有人说这个价格对于一场好的演出来说是值得的,关键是要让真正喜欢音乐的人能买到票。
刀郎的歌里总是能听到一些老故事,比如《聊斋志异》的元素就被很好地融入了济南站的演出,这让整场演出多了一些文化的厚重感。
有人说现在的演唱会太注重视觉效果了,但是在刀郎的演出中,音乐才是主角,这可能就是他能够吸引这么多观众的原因之一。
演唱会结束后,很多人都在讨论应该如何让这样的文化活动能够持续下去,有人提议可以成立一个音乐文化基金,专门用来支持民间音乐的发展。
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人都在分享自己在演唱会上的经历,这些故事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关于音乐和生活的大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