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张三丰》于1993年11月上映,讲述了武学宗师张三丰的少年经历。
这部电影要颜值有颜值,要打斗有打斗,从头至尾酣畅淋漓,成为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而在最近几年,董天宝这个名字在互联网上可谓是 “杀” 出一条血路,成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在电影里,他是个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反派,可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不少人眼中的 “职场偶像”和“励志典范” 。
网上到处都是董天宝的台词截图,配上各种励志鸡汤,什么 “我命由我不由天”,“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仿佛他不是个反派,而是传授成功秘籍的人生导师。
这种反差巨大的追捧现象,实在是让人忍不住想问一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董天宝的故事,要从他的出身说起。他出生在一个贫困潦倒的家庭,吃不饱、穿不暖是生活的常态。
这样的成长环境,就像给他的性格涂上了一层灰暗的底色 。
被送进少林寺后,他的野心和功利心就开始崭露头角。他威逼年幼的张君宝叫他师兄,这看似是一件小事,却反映出他内心深处对 “强者地位” 的渴望。在他的认知里,个头大、年龄长就理应是强者,就该得到尊重。
在少林寺的日子里,董天宝也受尽了其他师兄弟的欺负。
但他可不像张君宝那般逆来顺受,面对欺负,他会奋起反抗。
这种反抗精神,从好的方面看,是他不甘示弱、不服输的表现;可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体现出他睚眦必报的性格。
离开少林寺,踏入市井的董天宝,就像一只被放入更大丛林的野兽,他的野心开始无限膨胀。
看到刘公公出行时的那种威风场面,大队人马前呼后拥,香车宝马好不气派,这对董天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刺激。
从那一刻起,他就坚定了要做官的想法,在他眼里,做官就意味着拥有权力,拥有了权力就能拥有一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董天宝彻底抛弃了道德和良知。
在军营里,他谄媚官员,对上司溜须拍马,完全没有了一丝尊严。
为了上位,他出卖兄弟,把张君宝的行踪透露给官兵;
为了讨好权贵,他杀害爱人小冬瓜,亲手把自己曾经的感情埋葬。
他的那句 “我命由我不由天”,乍一听,感觉是多么的热血,多么的励志,可实际上,这背后是他不择手段的 “成功学”。他认为,只要能成功,就可以不顾他人的死活,就可以抛弃一切情感和道德的束缚。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职场就像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996 的工作模式几乎成了常态。
打工人每天一睁眼,就被房贷、车贷等各种生活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
在这样的环境下,董天宝那种敢于反抗命运的精神,就像一道光照进了打工人黑暗的世界。
他那句 “我命由我不由天”,喊出了无数人心中的渴望。
当面对职场的不公和压迫时,打工人虽然心中充满了愤怒,但往往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
而董天宝却不一样,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他不会向命运低头,他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想要的一切。他的狠辣,在打工人眼中成了一种魄力,一种敢于冲破束缚的勇气。
董天宝被追捧这一现象,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我们这个时代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董天宝身上那看似励志的反抗精神,就忽视了他不择手段的本质。
要知道董天宝式的 “成功”,就像是一个美丽却致命的陷阱。
他虽然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权力和地位,成为了将军,但他却失去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 亲情、友情和爱情。
他众叛亲离,最终被兄弟张君宝一掌拍碎天灵盖,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这就告诉我们,靠突破底线获得的成功,就像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看似辉煌,实则不堪一击,是难以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