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与特朗普通电,克里姆林宫为何要打太极拳?

冲哥瞰天下 2025-02-10 18:17:59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特朗普在专机上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通过话了。

特朗普说:“他告诉普京,战争死了这么多人实在是不应该。”

普京也表示:“不希望看到更多年轻人死去”。

两个人在这方面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

至于更多的内容是什么,特朗普告诉记者,他不便透露,但表示以后还会与普京多次通话,甚至还要见面。

单方面的消息传出来后,有人去克里姆林宫求证。

俄罗斯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对此,他既不能承认也不能否认。

看得出来俄罗斯的发言人善于打太极拳,为什么这样?

如果他说通话了就直接承认,岂不大方吗?但他三言两语不承认也不否认,这背后有诸多微妙的因素。

图为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

第一个因素是,俄罗斯不能向美国示弱。

在外界看来,俄罗斯对国内的民族主义支持是非常关键的。俄罗斯作为大国强国,不向美国及其西方势力低头,这一立场是他们的整体叙事。

如果忽然特朗普当了总统后,俄罗斯就主动与美国关系好起来,这不合逻辑,民众难以接受。

因此,普京不能显得特别积极主动,不能让人感觉到俄罗斯向美国屈服。尽管俄罗斯精英清楚,缓和美俄关系对外交有好处,但民众却未必会买账。

因此,俄罗斯不能迅速表现出向美方投降的态度,这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甚至是过渡。

时间能够治愈一些伤口,也能让一些本来难以弥补的裂痕得到逐步弥合。

第二点,可能的情况是,通话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成果。

双方此时的通话更多是试探,各自持有一堆筹码,试图了解对方的需求与底线。

双方通过通话,互相探测你要什么、我能给什么,甚至在试探对方的反应。

这意味着通话恐怕不会只有一次或两次,而是在一定的谈判基础上,双方才会坐下来真正讨论。

图为俄罗斯总统普京

在国际交往中,见面并不意味着能够直接达成什么成果。见面后能聊出什么具体的成果?

不能只是为了见面而见面。如果两人没有准备好,见面后只会是对方瞪眼相对,或一番争吵后各自离开,这样的结果无益于接下来的谈判。

因此,双方在准备见面前,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探知对方的底牌,确认对方的底线。

这也是为什么美俄双方都有大量的情报人员来验证对方在谈判中说的话与实际行动是否一致。

领导人在会谈时,需要确保自己不会被对方忽悠,避免成为外交场合中的陪衬。美俄双方从冷战到现在,彼此之间充满了深深的不信任。

图为俄乌冲突前线

双方都知道,对方可能在会谈中口头承诺了某些事情,但会后却可能改变立场。

因此,佩斯科夫的“不承认也不否认”并非偶然,而是出于对局势的谨慎处理。

如果直接否认,那就意味着事情已经结束,不必再讨论。如果不否认,那么至少说明通话是发生了的,只是没有进一步的成果。

发言人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明确表示通话确实发生了,但具体内容未必明确。

如果没有断然否认,那么这件事就可以视为已经发生,未来是否公开更多内容,还需看具体情况。

普京与特朗普的通话本身,并不构成什么光荣或丢脸的事情,而是美俄关系与俄乌冲突的复杂性的体现。

因此,普京与特朗普之间的博弈,也正反映了这一点。

0 阅读:64

冲哥瞰天下

简介:国际问题专家,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