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创始人李斌在蔚来发展的历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变革,可他到底是如何应对并走向未来的呢?这是很多人好奇的问题。蔚来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其发展轨迹就像一场跌宕起伏的大戏,每个情节都牵动着人们的心。
蔚来早期那可谓是经历了一番“大风大浪”。2019年蔚来直接就进了“ICU”,大规模烧钱的北美团队几乎没啥成果,700人的团队一下子裁减到200多人,北美CEO也黯然离开。国内也是“多事之秋”,2019下半年 - 2020年上半年,近10个中高层领导从软件、用户中心、用户发展等部门离职,当时公司里就剩下李斌和秦力洪还在苦苦支撑。不过呢,李斌也不含糊,赶紧找来了新的CFO奉玮,还提拔了周欣、沈峰和Ganesh V·Iyer,组成了稳定的“决策大脑”管理委员会。这在网友看来,这就是在企业危难时刻的“力挽狂澜”,就像那句歇后语说的“病急乱投医——试试看”,李斌这是到了必须要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李斌面对外界对他管理仁慈的质疑,也是给出了回应。他表示蔚来主动让走的VP比其他公司多,而且公司合规调查很严格,对于能力与战略调整会给人留出路,但是不想外传。他一直强调蔚来得脚踏实地,要向其他公司学习,还定下今年四季度要盈利的目标。我觉得这就像是一个在迷雾中前行的人,一边摸索一边找方向,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毕竟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那是相当的激烈,容不得半点马虎。
再说说李斌对过往“学费”的反思与经验总结。先看第二代产品,ES8可是打下了蔚来高端品牌的基础,2018年交付量达11348辆,后来切换NT2.0平台的时候却进入了低谷,虽然后来回暖又下降,但这个产品存在不少问题,像海外市场需求考虑过早且偏保守,显性价值不够啥的。第三代产品就吸取教训了,打算聚焦中国市场,增加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能吸引消费者的配置,还对四季度即将推出的新车型信心满满。这就好比是一个学生第一次考试没考好,总结经验后第二次就吸取教训,准备大干一场。
再看产能交付和市场订单转化的问题,拿ET5和乐道L60举例,上市交付的时候因为产能爬坡慢,订单都积压在那儿了,没转化成交付量。这就像做饭的时候食材都准备好了,但是灶膛里的火不够旺,做不出饭来。李斌也表示以后得改正,这就像是一个厨师意识到自己厨艺上的不足,决定好好改进一样。
换电站战略对蔚来的销量那可是有着巨大的贡献。就拿江浙沪地区来说,换电站助力蔚来销量,占比约50%,湖北因为建了换电站销量都增长了53%。不过呢,早期在欧洲市场的布局却不那么顺利。在挪威市场刚开始还挺顺利,可大举进入欧洲五国的时候就出问题了,对挪威和欧洲的差异估计不足,当地办事慢,交了不少“学费”。后来今年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的时候,调整为找国家合作伙伴拓展业务,而不是单纯直营模式。这就像一个人走路,开始走得挺顺,突然遇到大坑就摔倒了,后来换了条路继续走。
在降本举措方面,蔚来也是下了大功夫。学习立讯精密的成本控制机制,还搞了个“挖矿行动”,就是要算细账降低成本。从研发到供应链的全生命周期都有降本措施。规模因素上,像座椅采购分层解耦拉通供应链;管理因素上,推“透明供应链”接入几十家供应商;研发因素上,在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降本。这一系列的措施就像一把把小剪刀,把那些不必要的成本都剪去。李斌还觉得通过这些措施蔚来品牌整车毛利率能达到20%,乐道能超过15%,这就像一个工人精打细算后,对自己能赚多少钱有了个大致的估算。
蔚来的人员管理与经营意识提升也很值得一提。“基本经营单元”的管理创新,从2023下半年开始梳理体系能力,到今年推“基本经营单元”(CBU),让全员都提高经营意识,注重ROI,把经营成果和费用控制形成一个闭环。就像一群人一起划船,都朝着一个方向用力,而不是各划各的。以萤火虫上市发布会为例,很多项目也不再自上而下裁员,而是让项目自己决定人员增减,各部门也都这么干。还有像DD团队和工业化部门,根据回报调整数字系统研发项目优先级等各种操作。
对于2025年的展望,李斌也有很多期待。今年是产品大年,蔚来品牌有6款新车交付,乐道品牌也有不少动作。蔚来每年在研发上投入很高,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统也快要变现了,而且在智能驾驶方面也到了即将释放城区辅助驾驶的阶段,李斌就等着2025年所有的努力得到验证,就像一个农民种了一年的地,就盼着丰收的时候能有个好收成。
说起李斌早期的理想与坚持,在他被称为“最惨的人”(2019年)的时候,他还一直渴望在未来年底(如2025年)被贴上“最努力的人”的标签。这要是一般人啊,估计早就被打击得一蹶不振了,他还能有这样长期的精神支撑,真是不容易。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一直在朝着自己的理想努力。
李斌与团队在欧洲市场的深入思考也很重要。除了之前的布局失误,他们还深入研究当地的消费文化差异。比如说挪威消费者对环保和高品质产品的追求和其他欧洲国家有相似之处,只是在销售服务网络建设方面挑战更大。这就告诉我们在海外市场布局的时候,不能只看表面,得深入了解深层次的文化、消费习惯等因素。
李斌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自研也有独特见解。除了芯片和操作系统,他还积极推动其他零部件自研,像下一代电池管理系统(BMS),这对于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充电效率和安全性很重要,也是实现蔚来高端品牌定位和长续航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就像一个战士在战场上,除了要有好武器,还得有好的装备,才能打胜仗。
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李斌也做了不少事情。蔚来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像植树造林抵消碳排放,还为残障人士提供就业岗位和培训机会。这不仅提升了蔚来的社会形象,也在人才吸引和社会舆论方面赢得了支持。这就如同一个人做了好事,大家都会对他另眼相看。
最后,李斌对未来汽车智能化生态的布局也很厉害。蔚来正在构建智能化生态,和智能家居品牌合作,比如和小米智能家居系统的合作,车主在车内就能控制家中智能设备,在家也能设置汽车功能。这就像给汽车插上了智能的翅膀,让用户体验到更加便捷、智能的生活。
蔚来在李斌的带领下,经历了风雨,也有不少收获。虽然面临着各种挑战,但他们的每一次尝试和探索都在为未来的发展积累经验。不管是管理上的调整,对产品的不断改进,还是在全球市场的布局,以及各种技术和社会责任的履行,都显示出蔚来在努力打造自己的“汽车帝国”。这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蔚来正在一步一步地向着终点前进,虽然过程中会有磕绊,但他们一直在努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