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总理图斯克一纸扩军令,将欧洲安全架构推向火山口。 这个东欧国家不仅计划将军队规模翻倍至50万人,更公开探讨获取核武器的可能性,在北约框架内,如此激进的军事扩张堪称冷战结束以来首次。
与乌克兰接壤的波兰,历史上曾三次被瓜分,两次从地图上消失。 如今面对俄罗斯的军事压力,华沙决定打破常规:国防预算飙升至GDP的4.7%,强制成年男性军事训练制度即将启动,陆军规模将从北约第八跃居前三。 更引发争议的是,政府文件明确将“核威慑能力”列为国家安全支柱。
尽管《核不扩散条约》横亘在前,波兰正多线突破:一方面与法国密谈“欧洲核保护伞”,推动欧盟建立独立核威慑体系; 另一方面向北约施压,要求重启冷战时期部署在德国的核共享模式。 军事专家指出,波兰境内若部署美国B61-12战术核弹,其打击范围可直接覆盖加里宁格勒。
波兰的军事冒险绝非单纯防御:首先,借俄乌冲突绑定西欧安全利益,迫使德国等大国增加东翼驻军; 其次,以核议题为筹码,谋求在北约内部获得“准核国家”地位; 最后,通过军力暴增重塑中东欧权力格局,争夺区域主导权。
面对波兰的激进举动,北约内部出现罕见分歧。 法国积极呼应“欧洲核自主”,德国则警告单边行动可能破坏战略平衡。 美国国务院表态暧昧,既未批准核共享,也未关闭谈判窗口。 这种战略模糊性,反而刺激华沙加速推进军事改革。
当波兰军队在布格河畔展开二战以来最大规模演习时,欧洲安全体系正经历冷战结束后最危险的重构。 这个曾消失在强邻铁蹄下的国家,如今正试图用前所未有的军事投入,改写东欧地缘政治规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