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清官太可怜,回家无路费不得不牺牲亲人,被朱元璋无情处理

玩电竞的熊猫哥 2020-03-15 10:20:09

导语

众所周知,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前是农民出身,他曾切身体会过下层劳苦人民的不易,因此平生也最痛恨贪污腐败的官员,故他在位期间一直致力于反腐,整顿朝堂风气,经过不懈的努力之后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效,朝堂上一心为民的清官数量明显增加,曾秉正就是其中的一位。可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曾秉正虽然为官十分清廉,但最终却并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不仅被朱元璋罢免了官职,甚至还被处以宫刑,而这一切的源头,仅因为他的一个无奈之举。

入官场机缘巧合得倚重

曾秉正从小饱读诗书,且颇有抱负,明朝建立初期百废待兴,朝廷也正值用人之际,朱元璋便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招揽人才,曾秉正正是在此时经人举荐进入官场,赴海州担任学正一职。洪武9年,朱元璋为弄清“天变”缘由召集群臣议事,由于议事盛大,他还特地下令全国各地的大小官员都可以参与,而这也恰恰给了曾秉正大放异彩的好机会,凭借着满腹经纶和清晰的思路,他在众多官员中脱颖而出,也得到了朱元璋的高度赞赏。

在这之后,曾秉正便被任命为了刑部主事,仅一年时间就又被升迁至山西参政,要知道最初的学正只是一个小小的九品官员,而参政却是实打实的从三品大员,如此令人咋舌的升官速度就足以见得朱元璋对曾秉正的器重和赏识。后来,朱元璋设置通政司,曾秉正又再次被提拔为正三品言官,并帮助皇帝处理国事奏章,在朝中得位置越发举足轻重。

为官清廉却不通世故

入仕以来,曾秉正始终都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事务,品行也十分端正,但他身上却有着一个文人致命的通病,那就是不通世故且不懂得变通。不可否认,最初朱元璋器重曾秉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身上的刚正不阿,但也正因为这样的性格,在日常的相处中,曾秉正在言语上时常对朱元璋有冒犯之处,甚至有时还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让他下不来台,最终朱元璋无法忍受,便随便找了一个理由,罢免了曾秉正的官职。

无奈卖女却被处以宫刑

曾秉正丢了官只能回乡,但老家南昌与京都相隔近千里,仅路费就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可曾秉正平日里为官从不受贿,唯一的收入便是自己的俸禄,供养一家老小都有些入不敷出,就更加没有多余的钱来作为回乡的路费。而朱元璋对待被罢免的官员也十分苛刻,致仕官员回乡甚至连驿站都不能免费使用,这对曾秉正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百般无奈之下,曾秉正只能将自己年仅四岁的女儿卖掉,才得以凑足回家的路费。

可也恰恰是曾秉正的这个举动再次触犯了朱元璋的逆鳞,明朝成立之初就有明文规定绝不和亲,言外之意便是要给予女性足够的尊重,可曾秉正却无视国法卖掉了自己的女儿。果不其然,刚刚踏上了回家的道路,曾秉正就被勃然大怒的朱元璋抓了回去处以宫刑,无法再生育后代,而在这之后,曾秉正便不知所踪,再也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

在笔者看来,曾秉正卖女换路费的行为纯属无奈之举,可朱元璋却不分青红皂白的对他施以宫刑,这样的惩罚对于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来说绝对是天大的羞辱,他的不知所踪很有可能是已经离世。而曾秉正这样一个一心为民的清官,全心全意报效国家却最终落得这样的下场,也着实令人惋惜。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