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本质上是为了追寻幸福的光芒。在这条漫漫旅途上,任何程度的奋斗都不为过。然而,当中年渐渐逼近,许多事情开始变得不再如人意,尤其是当我们步入五十五岁之后,会察觉到异性接近自己往往不再是出于纯粹的情感,而是夹带着某些目的。虽然在这个年纪,真诚的爱情仍有可能绽放,但这样的概率已微乎其微。如同王小波所言:“生活,便是一个缓慢被锤击的过程,我们日渐衰老,而那些奢侈的愿望也逐一消散。”当我们不再奢求爱情的降临,当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生命中的得与失,生活似乎就变得简单许多。没有了过高的期望,失望也就无从谈起。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有人接近你,往往并非源于爱情,而是基于以下三个相当现实的理由:
寻找晚年的依托。观察生活,我们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五十五岁之后,丧偶的女性多数不再选择步入婚姻,即便有人追求,她们也无意给予机会,她们更倾向于在余下的时光中善待自己。而男性则正好相反,他们在妻子离世后虽然会经历一段悲痛期,但不久便会在亲友的介绍下开始新的相亲。这种相亲的动机何在?或许并非出于对你本人的欣赏,而是出于对晚年依靠的渴望。他们深知,如果没有成家,未来可能成为子女的负担;而有人陪伴,至少能有一个安稳的居所。因此,老年间的爱情或婚姻,往往更为现实和功利。
觊觎你的经济条件。王尔德曾言:“年轻时我以为金钱就是一切,如今我老了,才发现这确实是真理。”尽管这句话稍显偏激,但我们无法否认金钱的重要性,尤其是当我们年华渐逝。有些人会因对方的财富而接近,他们的目标简单明了——安享晚年。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先决条件便是金钱。所以,五十五岁以后,若异性对你表现出好感,不妨先自省,是否在交往中无意中展现了自己的财富?也许他看重的不是你本人,而是你的养老金。

意图利用你的人脉资源。相比于前两个原因,这一点更为直接露骨。那些接近你的人,必然对你有所了解,他们知道虽然你已经退休,但你的影响力和人脉,他们希望通过接近你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将其视为一条便捷的通道。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朋友的父亲退休前是一位单位领导,老伴去世后他本无意再找伴侣,但一位离异的女性开始频繁出现在他身边。起初,他以为自己遇到了爱情,后来才知道,这位女性的目的是通过他的关系为她的儿子谋取职位。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感到无比的尴尬和羞愧,最终决定结束这段关系,当作从未发生过。他说,如果两人之间没有感情,只有利用,那么这样的关系不如放弃。这种清醒的认识,无疑是晚年幸福的重要保障。
爱情不受年龄的限制,我们无法否认老年人之间同样可以孕育出真挚的爱情。然而,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不能过于天真。因为很多时候,你所认为的爱情,可能充满了算计和心机。在任何时候,懂得自我保护总是明智的,毕竟人性是难以预估的,我们越是谨慎,生活也就越加平稳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