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未通,影视业的AI革命正在褪色…

毒舌看什么影视 2024-06-06 02:35:23

可能很多人都没想到,相比上一个科技风口元宇宙的遥不可及,人工智能如此轻易地走进了每个普通人的生活。

在微博上有个女孩,身患癌症,脸色憔悴,做化疗掉光了所有的头发,但86岁的外婆不知道。因为她用AI做的假照片,成功让外婆相信,这个许久未见的外孙女,一直在健康成长。

科技会冷落人情,亦可成全温情,而AI的出现,确实让人类有了更多新故事可讲。

01

从发展趋势来说,AI革命降温了吗?

它确实遇到了很多麻烦。比如,具有革命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Chat GPT 这匹黑马,逐渐褪去光环。

路透社新闻研究所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Chat GPT 的频繁使用率很低,日本只有1%的人每天使用它,法国和英国为2%,美国为7%。

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者Open AI 可谓连续遭遇滑铁卢。

此前,它发布的Chat GPT、Sora 均为革命性产品,引发了舆论风暴,但它在上个月发布的“多模态语音对谈”Sky语音,却由于声音太像电影明星斯嘉丽·约翰逊,被正主强烈警告,被迫下架。

华尔街日报也在唱衰,认为“AI工具创新步伐正在放缓,实用性有限,运行成本过高”:

首先,互联网上已经没有更多额外的数据供人工智能模型收集、训练。

其次,即便是当前最好的人工智能模型,可实现的功能也很有限。

第三,运行成本高得吓人。

而唱衰所指向的结论只有一个:人工智能不会改变各种工作和行业,它也不是人们所吹捧的生产力助推器,更不会帮助公司节约成本。

一方面,在人们普遍担心人工智能会抢走自己的饭碗恐慌情绪下,这种观点很像是一种讨好式的政治正确。

另一方面,它确实指出了AI热潮下的部分真相。比如,多家塔尖以下的生成式AI公司深陷资金链断裂困境,正在排队“求卖身”。

但对于行业领头羊们来说,资本仍在赌它会赢。

5月27日,由马斯克创办的大模型公司“xAI”宣布,已完成60亿美元的B轮投资,市场估值达到240亿美元。

毫无疑问,AI仍是当下最大的风口。

02

视线转回影视行业。

有人说,人工智能出现之前,电影是电影;人工智能出现后,电影不再是电影。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叹,是因为AI在影视行业的应用令人生畏。

在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博纳影视制作副总经理曲吉小江表示,将于7月12日上映的电影《传说》,是全球第一部由“数字人”主演的院线电影,制作方运用了最新的AI技术,结合Deepfake(深度伪造),通过深度学习,还原了25岁的成龙。

据了解,“数字人”在这部电影中出演的戏份超过70%。

无独有偶,由汤姆·汉克斯、罗宾·怀特等人主演的电影《这里》,将在今年年底上映。

这部影片是“一场穿越时间和记忆的革命性冒险”,导演借助人工智能塑造了老去的汤姆·汉克斯。

这意味着,当技术工种正在遭受人工智能带来的就业危机时,演员(尤其是一线演员)的工作范围却被大大拓宽了,因为他们突然可以出演任何年龄段的角色,甚至都不需要自己亲临片场。

从市场的角度而言,语言将不再是电影跨国别传播的阻碍。

在不久前举行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不少片商带到交易市场上的预告片采用了好莱坞最新的AI配音技术,就拿一部国产片举例,不仅可以配上高质量的英文,还可以是演员的原声;不仅可以适配各个国家的语言,还可以根据语言的不同改变片中演员的口型。

03

如果说训练“数字人”、使用AI配音本质上瞄向的仍是影视行业固有的发展方向,那么还有另外一群人试图从根本上颠覆影视行业的生产逻辑和产品形态。

最近,一家名为Fable Studio 的公司推出了一款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流媒体平台——Showrunner,用户能够在这一平台观看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影视剧,并根据自己的喜好,输入语言指令,编辑人物对话、设计镜头和场景流程,再通过AI生成属于自己的影视内容。

Showrunner的愿景是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Netflix。它的出现既标志着AI对影视行业的进一步入侵,也意味着创作者和消费者之间界限的进一步模糊。

就如同曾经的图文、短视频兴起时,平台会为了鼓励用户创作而给与高额的创作激励,Showrunner也鼓励用户制作剧集,并将收购优质内容,付给作者版权费,如果剧集分销给其他流媒体平台,那么作者还将获得收入分成。

如果用户没有创作能力怎么办呢?AI也可以解决。

去年,斯坦福大学和谷歌的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名为“Sallville”的虚拟小镇,25个AI智能体在小镇上生活,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可以聊天交朋友,但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生活在模拟当中,堪称AI版的《楚门的世界》。他们所产生的生活内容,可被用于剧本创作。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摊牌了,三部AI影视剧彻底暴露了这项技术的短板》中提到:AI生成的影视质量整体上还很低劣,谈论AI影视蕴含的思想性为时尚早,就算是适配人类观影习惯这样的最低要求,AI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Showrunner显然开辟的是流媒体的另一条竞争赛道:内容第二,互动才是核心。

当观众还在各种影视剧中寻求代入感的时候,Showrunner说:“为什么不试试自己当主角呢?”

用户只需要上传自己的照片、视频、声音,就能获得独有的“数字形象”,去自己想象的世界里,编写人生剧本,创造传奇。

也许不久之后,你就可以在剧中跟自己崇拜的角色并肩作战,和自己喜欢的偶像来一场动人心魄的爱情了。

倘若按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Showrunner不像Netflix,反倒像YouTube,用户在家里就能制作内容,然后在平台上分享;它提供的内容也不太像影视剧了,更像是游戏。

所以才会有人说,电影不再是电影。

04

有些观众可能对所谓的“互动玩法”完全不感兴趣,只想看由专业人士创作的精彩故事。

很遗憾,在AI技术完全成熟之前,我们或许也要被迫接受制作方的投喂了。

电影《传说》的导演唐季礼说,“过度使用AI技术会导致观众观影缺少真实感,因为数字人的表演缺乏情感,且动作角度有所限制,否则就会出现变形。”

唐季礼认为AI技术存在重大缺陷,所以在打斗等场景上仍选择实拍。

但令人震惊的是,海外有一些使用AI技术制作电影的导演已经被技术同化了,不再与摄影机的准确性作斗争,不再纠结AI制作的诡异场景和不合逻辑的动作,反而开始迷恋这种风格,并称其为“怪异美学”。

从这个角度来说,AI也许将在未来的影视剧里重新“发明”人类。

当然,也不排除AI技术会在某一天迎来重大进展,像初生时的Sora一样给人以视觉震撼,但就像后者一样,这需要大量的数据搜集和长时间的模型训练。

据财联社报道,谷歌母公司Alphabet Inc. 和Meta Platforms INC. 已经与好莱坞主要电影公司进行了讨论,希望能获得IP内容的授权,用于文生视频的技术开发,并愿意支付数千万美元的版权费用。文生视频的领头羊Open AI也在寻求类似的合作。

但分歧点正在于此,电影公司希望通过使用AI技术来降低成本,但又不希望自己的内容被AI公司所窃取。华纳兄弟愿意将部分特定内容授权,来训练模型,而迪士尼和网飞则表示拒绝。

可以预见,在影视巨头和AI巨头建立起重大合作关系之前,“影视+AI”之路很难走得流畅。

【文/许心强】

0 阅读:0

毒舌看什么影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