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qí红尘”读音被改?老师家长纷纷吐槽,教材主编回应来了

航小北 2024-10-11 20:52:43

最近,我的一个朋友,正为自己孩子的语文作业焦头烂额。

事情起因很简单——他教孩子背《马说》,到了“一食或尽粟一石”这句时,孩子自信满满地说:“爸爸,这个‘石’,念‘shí’。”

他一愣,记得当年老师明明说过这个字读“dàn”!再一查教材,果然,这个“石”已经“正名”了,读音变成了“shí”。

他顿时无语:“教材又改了?”这样的读音变化,简直成了家长和老师们心中无法摆脱的“心结”。

那问题来了,这种改动真的有必要吗?语文教材中,字的读音频繁变动,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老师家长齐吐槽:“这字还能好好念吗?”

关于语文教材里的读音变动,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那句“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以前,“衰”字的读音是“cui”,结果突然变成了“shuai”,让不少学生在考试时直接卡壳。

还有“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本来念“xia”,后来居然被标成了“xie”;

一骑红尘妃子笑,“骑”曾经是“jì”,而今天则是“qí”;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野”,以前读“yǎ”,现在“yě”才是“正规读法”……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改动,却让老师和家长们一脸懵。

“以前我们学的那些读音都不算数了?”家长教孩子作业边吐槽道:“现在教材上怎么说就怎么念,但心里总觉得别扭。”

确实,对于那些习惯了“旧读法”的人来说,每次教材的改动都像是一次“文化变动”,打破了他们对古诗文的固有认知。

这些例子是不是让你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好像每个熟悉的字,都突然变了模样,跟记忆中的它们“闹分手”了。

为什么非得改?旧读音不好吗?

既然读音变化这么让人头疼,大家自然少不了各种讨论。

有些人提出,古诗文中的读音根本不需要变动,保持原样就好。

毕竟古音自有古韵,改成现代普通话音反而失去了那种历史的厚重感。

更何况,有些现代读音并没有多大必要去纠正,难道一定要因为一部分人“读错”而调整教材吗?

在这种争议声中,不少人更倾向于“尊重传统”,认为教材不应频繁改动,尤其是这些被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专家发声:现代普通话才是“主旋律”

专家们说。教材上所用的读音,大多是根据现代普通话的标准来进行统一的。即便是古诗文,也应遵从这个原则。

教育部的一位语言学专家就解释道:“其实,这些读音变化并不是一夜之间的决定,语言本身是会随着时代演变的。古音不等于标准读音,统一用普通话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

专家还强调,教材并没有完全抛弃“旧读音”,在注解中,某些字词的旧读音也会特别标明,以便学生和老师参考。只不过,这种“折中方案”对于一些习惯旧读音的教师和家长来说,依然需要时间适应。

我们真的需要“妥协”吗?

然而,公众的声音并没有因为专家的解释而消散。

不少老师依旧担心:学生们该如何面对这些变化?两种读音都算对,那是不是意味着考试时也会混淆不清?

这种“统一”是否真的必要,还是仅仅是为了迎合部分读错的人?

语音变调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但问题在于,什么时候该改,什么时候不该动?

一位家长坦言:“我们可以理解语言的演变,但是否一定要让教材‘迁就’大家的习惯呢?”

这些疑问让教材的编订者也开始反思,在未来,或许在面对类似问题时,需要更谨慎地决策。

结语

语言是活的,它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

但正如我们面对“旧读音”与“新读音”之间的摩擦,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公众在情感上还是需要一段“磨合期”。

专家的解释固然有道理,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变化依然让人措手不及。

或许,在下次我们讨论类似问题时,能够更加审慎地去评估变动的必要性,给出更多贴合民意的解答。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