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自我陶醉,成功的失败者

紫易觉悟兴时态 2024-09-11 16:10:09

《“自恋”——自我陶醉,成功的失败者》

一、“自恋”的概念

自恋是自己对于自己过分自信、过分自满的一种陶醉入恋的心理表现。是一种普遍的自我夸大模式,寻求被仰慕以及自负的情感。

自恋的特质存在于我们所有人身上,是一种我们都会使用的自我保护策略。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恋倾向,我们想要尽可能把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我们会极力隐藏自己的弱点。

自恋可分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健康的自恋,使一个人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而过度自恋则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障碍。

有着健康的自恋的人是很有人际魅力的,好的自恋会发展为自信。他们的自恋会形成一个温和而强大的引力场,不知不觉地把他人卷进去。

我们说某个人气场强大,说的其实就是他的健康的自恋覆盖的范围。在这个范围里,他人会不自觉地受他的影响,而且不会感到自己被强迫。

而当自恋者变得依赖优越感,并不惜一切代价寻求这种优越感时,自恋就会变成问题。表现为渴望特权、利用他人和缺乏同理心。当这些症状变得固定和持续时,就可以说是有了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种障碍会导致痛苦或干扰人际关系、工作或其他领域。自恋最终会让变得“绝望、妄想、偏执、愤怒、虐待和孤立”。

二、“自恋”的形成原因

1.早年的创伤经历

自恋者在童年时期可能遭受过一些创伤,他们因为家长批评式的养育方式而遭受了情感或身体上的忽视。

由于童年许多基本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就形成了这样的信念:“我没有价值!”、“我什么都不是!”、“我是一个失败者!”,这些信念让他感觉沮丧、痛苦甚至绝望。为了逃避痛苦,他们在心中构建起一个虚构的、完美的自己,表现为追求虚假的卓越,臆想的成功和认可。自恋是他们的一种防御手段。

自恋的人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毫无价值,自尊心很低。

2.过高评价

自恋的产生也可能源于父母对孩子的过高评价。这会让孩子不顾自己的真实能力和客观依据,一味沉浸在假象中,以为自己完美至极。

这种过度吹捧的养育模式,可能导致孩子的情绪发展停滞不前——换句话说,孩子被溺爱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唯我独尊的特权感,并对他人的感受不屑一顾。

3.过分纵容

由于父母的无底线纵容,放任孩子的不端行径、允许孩子肆意践踏他人的底线,从而导致孩子萌发出了自恋的倾向。

那些给孩子灌输特权意识的父母,其自身对待他人的态度就是冷漠自私的,甚至在孩子的行为已经明显越界的情况下也偏袒溺爱孩子到了极点。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出现自恋倾向,并不一定完全是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所致,有许多父母确实为孩子提供了一种充满关爱和鼓励的家庭氛围,但孩子仍然出现不健康的自恋。

三、“自恋”的表现

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从他人那里获得注意与羡慕的愿望;

一贯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常常不现实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倾向于极端的自我专注;

好做海阔天空的幻想,内容多是自我陶醉性的,如幻想自己成就辉煌,荣誉和享受接踵而来;

权欲倾向明显,期待他人给自己以特殊的偏爱和关心,不愿相互承担责任,很少意识到其剥夺性行为是自私的和专横的;

缺乏责任心,常用自负傲慢、妄自尊大、花言巧语和推诿转嫁等态度来为自己的不负责任辩解,漠视正确的自重和自尊;

在人际交往方面,与他人缺乏感情交流,喜欢占便宜;

在面临批评和挫折时,要么表现出不屑一顾,要么表现出剧烈的愤怒、羞辱或空虚;

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毫不在乎和玩世不恭的假象,事实上却很在意别人的注意和称赞;

为谋取个人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只愿享受,不想付出。

四、病态“自恋”的表现

1.对批评的反应强烈,或激怒,或羞愧,或自卑;

2.损人利己;

3.过高估计自己的重要性,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能,期待被人视为特殊人物;

4.人际关系不稳定,过分理想化和过渡贬低;

5.经常沉湎于幻想之中,想象自己有着非凡的能力、美貌和权利,能够获得光辉业绩和理想的爱情;

6.希望他人经常注意和羡慕自己,为此故意寻求别人的赞美;

7.时刻不忘自己的权力,期待特殊的优待而不尽相应的义务,常因人们使他失望而感到惊讶和生气;

8.认为自身的问题特殊,只有特殊的人理解;

9.对他人的感情虽然了解,但漠不关心;

10.嫉妒他人。

自恋的人,一般心境抑郁,自信心不足,经常为自己如何行事和别人怎样看待自己而苦恼,对他人的评论十分敏感。

五、“自恋”的长期影响

1.自恋与抑郁

当我们夸大了自己的能力,有时候的确是可以搞定一些事情,但是如果碰到一些搞不定的事情,夸大的自体就会破碎,抑郁就产生了。

自恋跟抑郁情绪有很大关系。恶性自恋的人,在生活中是不会过得很安逸的,不仅仅时刻都要控制嫉妒情绪,也很难有真正的亲密关系。在种种情绪的积累之下,很容易就走上抑郁的道路。

在很多时候,抑郁是自恋破碎之后的产物。极端的自恋,可能表现为自杀。

2.难以维持长久关系

自恋的人在关系上是剥削性的,他们只会索取,而没有付出的能力。

在亲密关系中,常常会出现自恋性的竞争,即一方的自恋满足需要以对方自恋受损为代价,所以这样的关系最终可能会走向破裂。

自恋者的另一个特征是没有长久的朋友。自恋者无法与任何人建立亲密关系,他们总是把别人看作是物品,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会想到别人可能也有自己的需求。

3.爱情和亲密关系

在夫妻关系中,一方自恋,另一方必受其害。

因为不管伴侣表现得多么好,伴侣的行为都没有办法改变自恋者扭曲的感知。这种扭曲的感知一方面来自于对自身缺点的忽视,另一方面是放大了伴侣细微的缺点。

如果自恋者陷入这种感知状态,不仅对伴侣的缺点吹毛求疵,还会联想出一些缺点,并为此感到愤怒。在自恋者看来,伴侣应该和自己一样完美。面对这样的挑剔和缺点聚焦,任何人都无计可施。

亲密关系到最后,很有可能千疮百孔。

六、正确应对“自恋”

1.理解自恋

解决自恋最好的办法是学会接受并安慰内心的过去,首先你要对自己的情况有足够的理解。

不要尝试跟自己的缺点做斗争,而是要接受。当你接受了当下状态的你,才会有更进一步的成长。

2.转移自恋

自恋作为一种保护策略会消耗你大量的能量,还会导致你的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充满矛盾和冲突。

这时你要学会转移。

当你能够知道自己当下的状态,可以尝试把自恋的方向转移,转移到合理的、社会赞许的方面。比如去努力争取好的成绩,让自己看起来更得体,这需要巨大的力量和投入。但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收获更多。

3.建立新的关系

获得人格成长的唯一途径,就是去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

如果你无法在生活中获得一段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尝试进行心理咨询,一次正规的心理咨询就是一次长程的人际交往过程,在咨询的过程中,你会了解自恋的特性,并可以尝试让其为你所用。

良性自恋的人往往会不断努力超越自己,充满自信,人际关系也相对和谐。其身上有很大能量,能够做很多事情。

每个人身上都有这份力量,前提是你了解并知道如何使用。

希望我们都可以获得健康的自恋,并可以使用它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丁俊贵

2024年9月10日

0 阅读:0

紫易觉悟兴时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