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开幕!张艺谋献礼中国奥运「百年要强」

视觉志 2024-07-26 18:39:37

巴黎奥运,开幕在即。

最近,1100架国产无人机点亮了巴黎夜空。

无人机与绽开在黑夜里的烟花,互相交织。一颗颗人造的繁星,缓缓在天空中绘出五环、火炬手、运动员……

图源:微博@央视网

这场视觉盛宴,绚烂至极,并且充分彰显了中国的科技实力。

可很多网友却说:“虽然很美,但中国人早已司空见惯。”

为什么?因为对于一个举办过“双奥”的奥运大国来说,视觉光影之美的阈值,早已被拉高到了next level。

图源:微博

中式光影美学,让世界瞩目

举办过双奥的中国,曾用视觉美学让世界瞩目,让所有人类叹服。

所有中国人,可能都忘不了2008年那个属于北京奥运的夏天。

夜空中绽开的29个大脚印,沿着中轴线,2秒一步结结实实迈进,“走”到了鸟巢上空——

“29个焰火脚印,象征着29届奥运会的历史足迹,也意味着中国追寻奥运之梦的百年跋涉,正在一步步走向梦想成真的时刻。”

听到电视里传来的这般动情的解说,无数人红了眼眶。

图源:网络

到了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鸟巢上空绽起的烟火“立春”和“迎客松”,更是将中式光影美学诠释到了完美。

倒计时从24秒开始,寓意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而2月4日“立春”的开幕,更是被刻意放在了最后一幕。

含蓄的中国人,讲究对称美、规律的重复:20:04开始的仪式,第24届冬奥会,24分上场的中国队……这便是恰到好处的中国美学意韵。

而烟花“迎客松”,更是在“北国风光”这一大主题下,展示出大国的热情与好客的同时,表现出了中国人“要强”的民族秉性——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图源:微博@人民日报

光影与视觉美学兼具,中式哲学意蕴与民族气节共融……这两次美到令人窒息、设计巧思高级拉满的烟花,均来自横扫全球各类国际艺术大奖的艺术家蔡国强之手。

相信很多人,都曾被他的《天梯》《海市蜃楼》等观赏性、美学性颇高的烟花艺术,所深深折服。

而这背后,其实还有来自于“双奥”张艺谋导演团队的要强与严苛。

导演与艺术家,两支深谙中式浪漫与国际审美的团队强强联合。他们不仅要让世界看到中式浪漫,更想要突破外在美学的框架,让全人类都能沉浸于光与影——美的世界。

一次已经十分不易,两次更是难上加难。

张艺谋曾对自己“双奥导演”的title发表过很实在的回应——

“历史上没有人能指导两次冬奥和夏奥的开幕式,因为间隔时间太长。隔了十几年,已经创下了奇迹,而这只有中国才能做到。”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几乎没有国家可以在十几年内同时申请成功夏季和冬季奥运会。

这一切,同样源自中国人的要强。

图源:抖音

美,源于背后的每一次突破与要强

“一次次超越,一次次重生

不朽的信念,在心中翻涌……”

在巴黎奥运会开幕之际,张艺谋导演团队携手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蒙牛,诚意满满献上了首支颇具艺术性的开幕主题片。

主题片开始,一条白色的幕布,跨越不同的地域,不断流动生长,宛如一条时间的长河。

它从草原流向了全世界,最终形成了一块最大的幕布,将全人类要强的光和影,全都汇聚于此。

一切的一切,都自此开幕。亦如每一个梦想的序幕,都始于“要强”。

要强的中国人一路走来的不易与艰辛,都被这块幕布记录了下来。

每每说到奥运,人们总想探寻那个“要强”的起点——1932年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短跑运动员刘长春,首个现身奥运的中国人。

可当人们不断往过去回溯,却在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里,翻出了更令人惊讶的一幕:

刘长春,并非首个出现在奥运的中国人名字。

100年前,也就是1924年,有四名中国人的名字曾经出现在了当年巴黎奥运会网球比赛的选手参赛名单中。

他们分别是当年小有名气的网球选手、中国留学生:邱飞海、吴仕章、吴仕光和韦荣洛。

尽管由于种种因缘际会,他们都未曾参赛。但足以证明,中国人在参加奥运这件事上的要强之心。

因为彼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国家没有余力支持运动健儿的奥运梦。

虽然这几位普通的中国人没有登场,可他们却在这条要强的白色幕布上,留下了自己的光与影。

“无生于有,有生于无。”就像《道德经》中,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一般。

这条白色幕布,如同中国画中的“留白”艺术,让曾经报名奥运、无奈缺席的遗憾,成为成就后来中国健儿要强的奥运梦坚固的基石。

就像是炸开在夜空中的烟花,虽然短暂,但足以绚丽到照亮后人的影子。

于是我们看到了刘长春,看到了一批批要强的健儿奋勇争先。

要强,不惧山高、无畏路远。只问来路与初心,从来都无问西东。

一百年前,中国队仅有姓名亮相巴黎。一百年后,716位要强的健儿代表中国亮相巴黎。

致敬中国队,一百年在场,一百年要强。

中国人的要强,犹如一股从东方来的风,承载着所有中国人要强的梦想,流淌过内蒙古草原,一直流淌到了塞纳河上。

致敬中国,更致敬世界每一份要强

从以往,“双奥”中暗藏的种种“玄机”而言。

这次张艺谋导演团队,在这支「开幕」主题片中,肯定也埋下了太多太多隐藏的深层含义。

一如纯熟中国光影美学的“双奥”导演张艺谋,在花絮中提到的一样:

这条白色幕布上,不仅有光影的浪漫。它的寓意是一条“运动长廊”,很唯美且非常全球化,代表着前进的方向,更汇聚了全人类运动员的身影。

这条白色幕布自草原始,流经东南西北,四面八方。

山川、沙漠、海洋、道路……流经万物,却不干涉,包容、宏远。

要强,不问国界。要强,不止胜负。

当然,除了意象中那古老的中国哲学意味。这支主题片背景音,那震颤心魂、富有民族性的呼麦,更是古老、神秘而恢弘。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这呼麦代表着中国,这座世界人眼中神秘的东方古国,超乎想象的内涵与宏大叙事。

前期的低沉,是为了而后的昂扬铺路——

果然,当画面在进入巴黎后,背景音乐也逐渐从低沉走向高昂,甚至加入了女生的吟唱。

当呼麦糅合了巴黎的优雅与浪漫,前卫、现代,古今交融,我们的民族音乐有了世界性,有了全新的诠释与解读。

一如在“双奥”中,曾经两次亮相世界舞台的中国开幕式一样。

2008年的北京奥运,张艺谋导演团队代表中国人,讲述的是“我”的故事。

是在开幕式第一幕《击缶而歌》,声乐专家、红樱束打击乐团团长周立和他的团队,极尽所有能力,也要重现“缶”这一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绝唱之音的“要强”。

那时候,中国渴望被世界看到,这个5000年文明的古国的要强,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图源:网络

到了2022年北京冬奥,张艺谋导演团队代表中国人讲述的,是“我们”的故事。

是用创意与科技,在鸟巢实现饱满的视觉效果,用“空灵、浪漫、现代、科技”等,传达全人类共有的精神和理念,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时候的中国,已经拥有了文化自信,搭乘着那条河流般的白色幕布,和世界一起,“我们”共同向着远方和未来奔去。

要强,不分32项。要强,不止奥运赛场。

如今,2024巴黎奥运的幕布拉开。百年奥运史中,全世界所有要强者的信念,此时也汇聚于此。

100年前,四位中国健儿未能完成的巴黎奥运梦,今日被众多中国健儿们得以实现。

同时,更有张艺谋、蔡国强等导演、艺术家,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让更多人了解、见识来自中国的要强。

就像“用牛奶营养世界每一份要强的梦想”的蒙牛一般,致敬每一个要强的中国健儿、每一个中国人的奥运之梦,更致敬全世界所有的要强者和他们每一份要强的梦想——

“要强的梦不会熄

要强的心永跳动

崭新序幕,书写你的光荣

整个世界,为你响起掌声……”

代代传承、不眠不休,誓要让这世界,看见每一位中国人的要强!

0 阅读:258

视觉志

简介:你陪着我的时候,我没羡慕过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