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朱熹在漳州当知府,听说陈北溪擅长丹青,就想去见见他。一天,北溪先生进城,晚上住宿在东桥亭佛祖庙内,朱熹就步行前去看望他。说话之间,朱熹就请他给画一幅月亮图。北溪先生答应了,说过几天画好了给送来。朱熹等了几天没见北溪先生送画来,就差人去他家中取画。那天,天上的月儿才是一弯蛾眉。北溪先生说时候还未到,要他再过些日子来取。又过了四五天,朱熹又着人来取画。北溪先生还是说时候未到,又把来人打发了回去。朱熹很是纳闷:陈北溪一向谦逊诚恳,决非傲慢之人,怎么三番五次总拿不到画?难道画一幅月亮图也得画半个月、一个月吗?又过了两犬,朱熹迫不及待地又派人去取画。陈北溪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还未圆,就对来人说,再过两天吧。来人哭丧着脸,苦苦哀求说;“陈先生,您就可怜可怜我吧。三天两头地跑,腿都跑断了。今天无论如何请您发发善心,随便挥几笔让我好歹回去交差吧。”北溪先生看来人可怜.也体会朱熹的心情,知道等不到十五月圆时了,就把一大张宣纸铺在方桌上,仰头看了一会天上的月亮,然后就从地上拾起一撮甘蔗渣,饱蘸了墨汁,在宣纸上一抡、一钩、一抹,最后又一泼,就交给差人带回去。差人自认晦气:北溪先生脾气太大,催急了,就这么把墨水一泼,弄得满纸乌七八糟,画的什么月亮?这张画要是带回去,知府大人准不满意,定会叫我退回去再画一张;不如到书坊另买一张月亮图回去交差吧。主意打定,便把北溪先生的画叠好揣在怀里,自己掏钱买了一张花好月圆的图回去。朱熹一看这幅花好月圆图俗里俗气的,一点神韵也没有,就骂差人;“你是怎么搞的,是得罪了北溪先生,还是把北溪先生的画偷藏起来了,拿这幅假画来骗我?”差人见知府大人变了脸。战战兢兢地从怀里掏出那幅原画,说:“这张乌七八糟的画,小人不敢呈上所以去书坊买了一幅好画来,免得大人看了生气。”朱熹听了道:“你懂什么是好画,什么是坏画了”然后把北溪先生画的月亮图挂在墙上。这是一幅乌云月图。朱熹看后,十分高兴,连声称赞:“好画,好画!”差人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朱熹看了一会儿,叫人把屋里灯熄了,只见画上的那轮月亮突然亮起来了,照得满屋亮堂堂的。月亮边还有几朵乌云在飘动,月亮也一会儿明,一会儿暗。朱熹看了一会叹息说:“可惜,可惜,月尚未圆,真是时候未到,催得太急了啊!”陈北溪,名淳,字安卿,宋代理学家。家住漳州九龙江九十九道湾的北溪蓬洲,世人称之为“北溪先生”。陈北溪不仅融会贯通程朱理学,也是朱熹在漳州的得意门生。他还擅长丹青,有“神笔陈北溪”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