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个月时间,因为疫情原因,我所在的城市已经静默半个月了。而大多数人不是在放假,就是在居家上班,感觉日子如白开水一样寡淡。
倘若是以前的我,一定会感觉到惶恐不安,而现在,除了刚开始的几天略微不习惯,这几天已经适应。
疫情三年,我们都或多或少地被现实束缚着,困扰着,总觉得必须要拼命地努力,在出其不意的事情发生时,大家才能够淡定从容。
可是以前那样生活,现在看来好累啊。上班的时候忙工作,下班回到家多刷一会儿手机便觉得这一天荒废了,内心会有满满的负罪感。
为了不荒废时间,逼着自己熬夜码字,有时候过了晚上十二点,这一夜便再难入睡。
我以为失眠是我多年以来难以改变的毛病,可最近发现,已经有好多年没有过如今这般松弛的日子。
即便晚上熬得晚了一些,偶尔依旧也会做梦,但似乎真的可以睡着了。我在想,以前是不是把自己逼得太紧了。
那种马不停蹄不给自己任何喘息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或许不是吧。
每个人都需要偶尔的放松,没有工作,也不为赚钱把自己当成机器人,哪怕只是把时间荒废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哪怕只是那么一刻,我们不再为生活这个课题而绞尽脑汁。
今天看到很久以前的一个同事过三十岁生日,他给自己写了很长很长的一篇文章,我从头看到尾,感慨颇多。
比起祝福,更多的是羡慕,鲜少有人能真正地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而他们夫妻俩,从大学到工作,再到去陌生的城市闯荡,算起来已经快小十年。
他们没有如很多寻常夫妻一样,在小城市安于现状,而是不停地奔波在路上,只因为喜欢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
这些年,他们从一无所有到拼下三套房,从北方到南方,从国内到国外,看过了世界,也走遍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他们,我觉得应该是:抓紧彼此的手,一起吃过苦,也见过了世面。
感情一如既往,两个人并没有在生活的鸡毛蒜皮里消耗彼此,反而越来越懂,越来越默契。
曾经总以为,好的感情应该是旗鼓相当,三观一致,而在他们身上,那种灵魂的契合才是感情始终如一的秘诀。
也许别人做选择,是为了生存,而他们一路走来所有做过的选择,我觉得是真的有在用心生活,并感受生活带给他们的各种滋味。
身边也有很多家境不错,日子幸福的人,可从他们每一次发出的动态,能让人感受到他们是真正的快乐。因为彼此而快乐,因为当下所走的每一步而快乐。
幸福的人,不一定快乐,而快乐的人,一定懂得如何创造幸福。
从他们的生活哲学,我突然间明白一个道理:想要活得快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接受自己当下的每一个选择。
许多人在玩的时候容易焦虑自己没有努力,在做点什么的时候,又很容易羡慕别人在旅行或者打游戏。和年纪小的谈恋爱,担心对方没责任感,和年纪大的谈恋爱,又觉得对方不够浪漫或者不够坦率。
成年人总是这样,许多事情,其实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给自己找了无数个“不可以”的理由。
为什么现在的人,大多数都不怎么快乐呢?做什么都不会太开心。因为我们总是在给人生设限。
其实这样就是典型的拥有什么都只能看得到自己还没得到的,所以怎么样都不会满意。
虽然我们常常在自我灌输鸡汤,总是安慰自己要学着自我调整,选择了什么,就看到当下这个选择好的一面,单身的时候就好好享受一个人的自由自在,恋爱了就体会一些两个人之间独有的感受,忙的时候多赚钱,闲了就多陪陪父母还有朋友,在每一个选择里,得到一些快乐。
可事实上,好像正能量的话总是可以脱口而出,但想要活得积极向上又乐观,又很难。
就比如我之前,虽然每天都拼命码字,可是结果未必尽如人意。不坚持的话,内心便惶恐不安,总觉得这一天荒废了什么。
而这半个月,我都没有熬夜码字,也试着放下那种负罪感,想写的时候便随意写点什么,不想写的时候干脆断更。
如今看来,也没什么,不再逼着自己拼命,生活反而能喘口气。反正终其一生,哪怕我们拼尽全力也只是普通人,那便在普普通通的路上,顺便看看风景吧。
活在当下其实是能够让自己更幸福的能力,熬夜或者打游戏,看书或者努力,做什么的时候就好好享受在做的事情吧。
真实的生活,也没那么糟糕。只是很多时候,你都还没学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又总是在失去后懊悔不已。
诚然,作出选择非常痛苦,因为我们总是想着要在每一个选项的背后,只接受它好的一面不接受它坏的一面,但所有的选项都是有两面的。
大部分人惯性地只看得到自己没有的东西,很难注意或者想不到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
细细想来,其实这也是一种精神内耗,既然做了选择,那就去看当下选择的这件事好的一面,要刻意培养自己发现美好的视角,让自己在每个选择里都快乐一些。
特别是在疫情这几年,感悟最深的就是过好每一天,珍惜每一天,身体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真的足矣。
愿我们都能勇于接受不完美的选择,眼下即最好,把握现在的一切是最珍贵的,回首过去,每一个幸福瞬间都值得被记录被收藏,但脚下的路更为重要。
越长大,越明白,好好爱自己,就是当下最简单的快乐。
end
晚荐:文风多变,喜好单一,对的缘分,会晚点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