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你是世界,世界也成了你

心学之知行合一 2024-01-04 10:30:43

说起王阳明,想起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他一生真实写照。

一直以来对王阳明先生都不怎么了解,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感觉谜一样的存在。怀着深深的敬意听樊登老师解读。也只能粗略的了解一点关于王阳明先生悟道的传奇人生。

在许多人心里有个概念,王阳明先生所讲的的心学与佛家学说类似。我曾经也这么认为,听完老师讲解感觉心学与佛学之间区别在于厚薄之分。

在《大学》里边有一句话,叫“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就是人和人之间是有一个薄厚的关系。

比如我们对父母就比对别人要好一些。对孩子的感情也比对其他孩子感情深。这种与生俱来的本性,是我们自身所具备的。不需要别人教化,人人皆懂,血浓于水。

而佛家所倡导的就是无分别心。没有分别心,这个没有分别心是一种大慈悲包容一切的意思。然而我们生于红尘,一介凡夫俗子。极少有人做到无分别心,能够做到从不评判好坏对错的人少之又少。

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里,没有人能逃离这样一个大环境,一个时代的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左右着人们的思想。

比如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人们以名利为导向,名利就成了衡量成功的标准。不管你承不承认,事实都摆在那里。所以就有了分别心。也迷失了自己。

王阳明先生觉得有分别心也无妨。但自己心中有把尺,自己去衡量那个度,纵使世事复杂,我们都可以选择做个光明磊落之人。

每个人都是向善向好的。也是知善恶的。比如一个小偷被人骂做贼,他也是不想听的。说明他心里知道偷东西不好。他能明辨是非,就看自己如何选择了。

经常听佛家讲放下“我执”就没有烦恼痛苦。这个我执是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我们是不是可以放下一切不管不顾,只图自己洒脱呢?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也就没什么可不可以。但是有些事你必须要拿起来,才是解决之道。

但作为一个人来说,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我们有选择更好的能力。那就是活着的意义。爱自己同时也要扛起责任。毕竟你的衣食住行也是别人赋予。春耕夏锄秋收的辛苦,才有了你的饱暖你可知?

我想拿得起,放得下,是勇于承担无惧风雨的勇敢。并非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看过弘一法师的生平我们都知道,弘一法师李叔同才华横溢,人生巅峰时期都抛妻弃子,遁入空门。妻子哭昏在寺门外,他也无动于衷。给我的感觉是如此的无情。毕竟那是他深爱过的人。他怎么可以如此绝情?

当然站在他的角度,他之所以选择自有他的道理,我们无须过多的评说。

我想说的是,为了那个解脱,为了一心向佛,可以舍弃父母妻儿。谁说这不是另一个我执呢?

王阳明在修禅时,有一天突然想念起自己的父亲,他在问自己 修炼这么久怎么还会挂念自己的父亲?但转念一想,如果修得连想父母的念头都断掉了,那修来修去修的是什么呢?是不是丢失了本心。也没有了良知。

阳明先生一生坎坷,但无论走到哪里都想着能为别人做点什么,人生境界之高,做到心中无我,却又成为了那个自己真正想成为的那个人。而不是许多人眼中活出一个自私的自己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境地,都要勇于面对,突破那个卡点,去寻找更多方法。活出一个发光体。你是世界,世界也成了你。

在人生低谷时,不困于其中,拿得起放得下,超然物外,远离小我。生死无惧,心向光明。

14 阅读: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