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高调下水。无论是全电磁弹射系统,还是巨大吨位,都让这艘航母成为当时的焦点。然而,800多天过去了,关于第四艘航母的消息却仍然静悄悄。这不禁让人疑惑:中国的第四艘航母到底怎么了?为何迟迟没有现身?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技术改进的挑战、航母服役节奏的规划,以及海军人才的储备问题。
不少人期待中国的第四艘航母能够成为核动力航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个目标暂时还有些远。第四艘航母 极有可能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甚至可以说,它更像是福建舰的“改良版”。
为何依然选择常规动力?这背后有两大原因:
首先,中国海军的主要任务范围目前还集中在第一、第二岛链,这些区域内,常规动力航母的续航能力已经足够使用,核动力并非必须。其次, 中国当前对航母的需求是“数量优先于质量”。相比美国现役的11艘航母,中国只有3艘,数量上的差距明显。常规动力航母建造周期较短、技术成熟,是填补数量缺口的最佳选择。
但即便是常规动力,第四艘航母也不会只是“复制粘贴”福建舰。中国军工一向采取“小步快跑”的发展策略,即每一代装备都在前一代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福建舰最初设计为蒸汽弹射航母,后来因电磁弹射技术的突破,改为全电磁弹射。这种调整提升了性能,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升降机位置对舰载机出入效率的影响。第四艘航母很可能在这些细节上进行调整,使之更加成熟、高效。
美国的航母发展史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冷战时期,美国在建造4艘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后,才进入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时代。中国如今选择以福建舰为蓝本,批量建造几艘常规动力航母,不仅是务实之举,也是为后续发展核动力航母积累经验。
航母建造并不是一场“造船竞赛”,更需要考虑服役周期的平衡。如果建造过快, 未来将可能面临一次性集中退役的问题,这不仅会削弱战斗力,还会让造船产业陷入任务荒。
假设一艘航母的服役时间为50年,如果中国每隔5年建造一艘,那么到辽宁舰退役时,中国的航母数量可以平稳增长到10艘。而如果短时间内集中下水多艘航母,那么50年后,它们也会集中退役。这种“退役潮”不仅会让战斗力出现空窗期,还会让造船团队无事可做,甚至可能导致研发能力倒退。
观察辽宁舰(2012年)、山东舰(2017年)和福建舰(2022年)的下水时间,中国每隔5年下水一艘航母的节奏已经非常清晰。如果这一规律持续,第四艘航母的亮相时间可能就在2027年。福建舰尚需时间完成测试与实战化,造一艘更为完善的航母,也需要更充足的准备。
这看似“慢条斯理”,其实是一种稳中求进的策略。通过这种节奏,既能保证研发和建造团队有序运转,又能让每一艘新航母吸收前一艘的经验教训,性能一步步优化。
相比技术和建造速度,人才短缺可能是制约中国航母发展的最大“软肋”。近年来,中国造舰速度全球领先,但相应的海军人才却未能跟上步伐。“船等人”的现象已经成为中国海军现代化道路上的一大挑战。
福建舰
以2019年为例,中国一年下水了9艘驱逐舰,总吨位高达7万吨,相当于一艘中型航母。然而,这些军舰下水后,真正能够操控它们的专业人员却严重不足。现代航母的运作极为复杂,从舰载机起降,到编队指挥、导弹打击,都需要高度专业化的团队。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才,即便航母下水了,也只能“空转”。
此外,中国海军的现代化起步较晚,老兵资源相对稀缺。过去,中国的主力舰艇以排水量较小的护卫舰和驱逐舰为主,而如今,仅福建舰一艘航母的满载排水量就超过8万吨。新兵想要从“零基础”成长为熟练操作航母的老手,往往需要多年经验积累。缺乏“老带新”的传承机制,进一步拉长了航母人才的培养周期。
从这个角度看,第四艘航母推迟下水的原因之一,可能正是为了给人才培养争取时间。无论是舰载机飞行员,还是航母的指挥官和操控团队,只有人手跟得上,航母下水后才能真正投入实战化使用。
第四艘航母的“缺席”并不是落后,而是中国航母发展中一个精心谋划的环节。这种节奏虽然不如“下饺子”那样让人眼前一亮,但却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航母力量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与其急于见到第四艘航母,不如期待一个更强大的中国海军。
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