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生长后期时,落果裂果问题多,保果防裂新技术,保障果实产量
在很多农村的田园或者自留地里,都能看到花椒树的身影。花椒这东西,可不像小麦、水稻那么温和,它浑身长满尖刺,就像一个小战士。花椒树的果实小小的,但是作用可大了,是咱做菜、做调料必不可少的东西。特别是在四川、重庆等地,那热辣辣的火锅里要是没了花椒,就好比没了灵魂一样。
我就听说过这么一个事儿,我有个朋友阿强,他老家在四川的一个小山村。那村子四周都是山,地形就是那种小块小块的梯田,典型的西南山区地貌。阿强家里种了不少花椒,以前到了花椒生长后期的时候,那真是让他头疼得不行。花椒树上挂着的果子,没几天就开始落果,有些熟了的果子还裂了口。他每天都要去地里看好多遍,眼睁睁看着那些掉在地上的果子,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在华北的一些地区,比如河北的部分农村,也有很多农户种植花椒。那里的地形大多是广阔的平原,还有不少沙地。有个昌平的王师傅,是种花椒的老手了。他发现花椒生长后期这落果裂果的问题,不是一家两家的情况。他就和村里的老人们交流,又在网上看了好多网友分享的经验。他发现不同品种的花椒好像在这方面的表现也不太一样。
就像花椒树有藤椒这个品种,藤椒果实比较细长,味道特别麻。还有大红袍花椒,果实粒大肉厚,颜色红得很鲜艳。还有一种比较冷门的花椒品种叫米椒,米椒果实小小的,但是麻味特别浓烈。另外,在山东有些地方种植一种叫汉源花椒的,汉源花椒有独特的香气。最后是保宁花椒,它的果粒圆润,色泽丹红。这几个品种在生长后期,面临落果裂果风险的概率和表现都有差异。
像藤椒这个品种,在花椒生长后期,如果遇到连续3天的降雨,然后又突然转晴,它就很容易出现裂果的情况。而米椒相对来说,稍微抗裂一点,但要是7天内土壤的水分变化太大,比如前几天很干旱,突然大量浇水,也会导致落果。大红袍花椒比较皮实一些,但是在一个月内,如果没有足够的肥料供应,它的果实也会生长不良,出现落果的现象。
对于阿强来说,他家的梯田很陡,而且灌溉不太方便。花椒生长后期,一旦遇到干旱的天气,他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果子受影响。有一年,他看到村里有个老人家采用了很特别的方法。这个老人家在花椒树的根部周围,用那些切碎的秸秆铺了一层厚厚的东西。阿强好奇地问老人在做什么,老人说他这叫给花椒树盖“被子”。老人还告诉他,这样可以让土壤的湿度保持得更稳定一些。阿强按照老人的方法,在一部分花椒树根部做了尝试。到了收获的时候,他发现做了处理的那些树,落果和裂果的情况明显比没做的要好很多。
在河北昌平,王师傅那边是平原地区,灌溉很方便。他就琢磨着怎么从肥料和浇水的时间上做文章。他发现,如果在花椒生长后期的15天之前,就减少氮肥的使用量,增加一些磷钾肥,然后再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每7天浇适量的水。他这样试了之后,果实的饱满度增加了不少,落果裂果的问题也减少了很多。
其实啊,花椒树在生长后期出现落果裂果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刚才说的灌溉和施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天气。如果遇到长时间的低温天气,或者是突然的高温,花椒树都会受到影响的。就像在广东的山区,虽然气温相对较高,但是一旦出现那种早晚温差特别大的情况,花椒树的果子就容易出现问题。
从树体本身的健康状况来讲,如果花椒树在生长前期遭到了病虫害的侵袭,树体营养积累不足,到了后期,果子也很难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我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分享,他说他家的花椒树在前期的时候被蚜虫咬得不成样子,到了生长后期,果子就特别小,还很容易落果裂果。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来改善这种情况呢?其实除了刚才说的像铺秸秆这种土办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小妙招。比如说,可以在花椒树的周围种一些其他的小植物来改善土壤的环境。就像在山东种植汉源花椒的地方,有些果农会在花椒树的行间种上三叶草。三叶草的生长可以让土壤变得更加疏松,而且它的根系还能和花椒树的根系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关系,让土壤里的养分分布更加合理。
还有一种比较冷门的方法,就是在花椒树的主干上绑上一些东西。像在四川一些山区,有果农用旧报纸或者麻绳把花椒树的主干缠起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护树干,减少因为风吹或者其他碰撞对树体造成的损伤。果体的健康得到了保证,落果裂果的风险也会降低。
所以说啊,要想解决花椒生长后期落果裂果的问题,就得综合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从土壤、天气,到品种特性,再到树体的健康管理,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每个地区的果农们都像是一群守护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在这片土地上努力让花椒树健康成长。
但是呢,还有一个问题让人深思。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现有的这些办法是不是还能完全满足花椒种植的需求呢?这些问题是不是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的地方呢?希望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