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秦基伟绰号“秦大刀”,一路“玩”出名堂,88年晋升上将

观景说史 2023-08-05 20:57:16

在革命战争时期,我军的许多高级将领都有个响亮的绰号,例如开国上将韩先楚人送外号“旋风司令”;开国上将王平被人称为“飞毛腿”;开国上将许世友的绰号“许和尚”;开国上将杨成武绰号“白袍小将”等,而今天我们要说的主人公秦基伟也不例外,他被人称为“秦大刀”。

1914年11月16日,秦基伟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秦罗庄,8岁丧父,没多久母亲也去世了,10岁时又失去了与他相依为命的哥哥,他成了孤儿。尽管早年命运如此波折,但他并没有就此颓废,而是发奋图强,立志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秦基伟自幼就喜欢习武,特别是对伯父送给他的那把大刀爱不释手,他总是利用空闲时间悄悄跑到村口的大榕树下练刀。年长日久,秦基伟的刀法是越来越好,一刀就能将柴劈为两半。

年少的他,想要养活自己,他不得不去打短工、挖野菜、放牛、砍柴卖,虽然吃了很多苦,却也造就了他刚毅、勇敢的性格,为之后他参加革命后的成长打下了基础。

1927年,13岁的秦基伟加入义勇队,参加了黄麻起义,被父老乡亲们誉为“红色少年”。两年后,秦基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开始了他光辉的革命生涯。

由于秦基伟作战勇敢,在近战中与敌人进行搏斗时,他手握大刀所向披靡,他那娴熟的刀法让敌人胆寒,很快便由一名红军战士成长为排长、连长。

1931年11月,红军攻打黄安城时,刚刚担任红四方面军总部警卫团手枪营二连连长的秦基伟,看到红军其他部队与敌人打得热火朝天,而他的连队却整天就守着总部,于是就踹开了营长的门,要求带连队上战场。

警卫团是保护总部的力量,轻易是不会派上前线的。营长看了一下他说:“想打仗可以,连队留下,枪也留下。”

营长本来是想让秦基伟知难而退,没想到他竟然真的提着大刀就冲上去了,而且还用大刀解决了好几个敌人。事后,营长拍着秦基伟的肩膀说:“真不错,以后就封你为秦大刀!”从此,在红军中就有了“秦大刀”的赫赫威名。

1933年秋,秦基伟已经成为了红四方面军总部警卫团团长,全面负责总部的保卫工作,身上的担子更加重了。

这一天吃过早饭,几位战士扯了一根线来到他住的屋子里,然后很是神秘地让他放在耳朵旁边听。

秦基伟把那玩意儿放在耳朵边,却被吓了一跳,因为里面突然传出来了声音:“秦团长吗?”

秦基伟以为战士在戏弄他,正想要对几位进行训斥时,扯线的战士连忙解释道:“团长,这是电话。郑部长在里面要跟你说话。”

电话里的总部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让秦基伟到某个地方去执行任务,但秦基伟在电话里领了任务后却信不过电话这玩意儿,就策马跑到30里外找郑部长重新领任务。

当秦基伟把情况汇报给郑部长时,郑义斋把眼泪都笑了出来,他对秦基伟说:“那不是玩意儿,叫电话,现在有条件了,团长都要安装一部电话,这样方便联系,你要习惯。”

这次闹出了笑话,自己一个红军团长,竟然连电话都不知道,秦基伟开始反思自己。他暗下决心,要适应新的职责,掌握新的指挥技术,要不断加强学习,避免出现贻误战机的事发生。

此后,秦基伟还发现不光是他一个人如此,部队里的大多数人都差不多跟他的情况一样,对新鲜事物的认知不够,于是他对战场上任何新鲜的事物都会特别关注,成为了一个“爱玩”的人。

后来人们对15军军长秦基伟进行总结出“爱玩”,但他却一路“玩”出了名堂,这跟他当团长时闹笑话是有很大关系的。

他当红军,玩命;当支队长,玩炮;当军分区司令员,玩照相机;当纵队司令员,玩汽车;当军长,玩无线电;在指挥上甘岭战役时,玩喀秋莎。

朝鲜战争结束后,秦基伟被中央调到云南军区任副司令员,镇守祖国的西南大门,后来云南军区改成昆明军区后任副司令员、司令员兼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

1955年大授衔时,秦基伟被授予中将军衔;1981年,秦基伟受命组织了著名的华北实兵实弹战役大演习;1984年,秦基伟担任35周年国庆大阅兵总指挥。

1988年,秦基伟担任国防部长,被授予为上将军衔。

1997年2月2日,秦基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参考资料:《秦基伟回忆录》、《人民网》2013年1月17日版、《中国新闻网》2010年4月8日版、《党史博览》2006年第8期

1 阅读: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