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5国少集训队,2010年龄段球员,欧洲拉练踢友谊赛,竟然引动了归属话题,董路更是把众多球员归属到他举办的2034杯上,说实话,这是明显的软饭硬吃行为。

首先声明一点:先不管这个赛事是否属于公益赛事,2034杯都是一个好的平台,给了众多小朋友比赛体验,不在中青赛举办范围的12岁年龄段的比赛,给普及基础足球增加了一个渠道,也给不能参加官方举办的低年龄段比赛,如贝贝杯,莱利杯,北京晚报杯,地区足协杯的孩子们一个展现对足球热爱的舞台。

在董路发的博文里,他特意标出了参加过这个杯赛的球员名字,对于笔者来说,就几个名字比较熟悉,绝大部分是不认识的。
15名球员参加过2034杯,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校园足球开始发酵了,通过校园足球走向职业俱乐部梯队或者业余梯队的越来越多。
众所周知的,在2013-2022年属于金元足球时代,在2017年更是达到了顶峰,而校园足球的普及概念也是在那个时间段施行,才有了7年220亿的校园足球专项,有了重点城市足球专项,有了足球特色学校专项,众多的资金投向业余足球俱乐部和校园足球。而这一批球员出生于2010年,2018年就是开启足球启蒙的时期,金元足球和校园足球的受益者!
建更多的校园足球场,请更专业的基层教练,组织校园比赛,职业俱乐部也着眼于跟学校合作共建球队,这才是2034杯能够成功的基础。
而董路先生的理念:校园足球改变不了中国足球,只有精英教育才是出来,金元足球一无是处!这一回又是大笔一挥,有15名小球员踢过2034杯,那么流量就应该归董路的感觉就来了!

从这一期的集训名单中出现那么多踢校园足球转向专业足球俱乐部的球员,也就说明校园足球的理念是有用的,7年220亿并没有全部消失掉,还是有一部分落实到了实处。
未来如果想要有更多更广的选材空间,校园足球的推动必不可少,更多资金的投入,建更多的校园球场,请更专业的基层教练,让他们有更多的比赛,形成一个低年龄段足球运动的体系才是中国足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