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俄乌冲突中,无人机和制导炸弹可谓是大出风头。
在战前,很多人都认为现代战争会出现导弹满天飞的情况,但俄乌冲突一打,大家才发现无人机和制导炸弹比导弹要好用多了。
俄乌冲突中的士兵
无人机的优势无人机之所以在俄乌冲突中有很高的存在感,核心原因就是人类当前还做不到“低成本防空”,但无人机的成本却很低。
现代不管是一枚防空导弹还是一枚巡航导弹,亦或者一枚弹道导弹都很贵。美国一枚战斧导弹的采购价起步都是100万美元,一枚标准-6导弹或爱国者防空系统的导弹,采购价则是起步400万美元。
由此可以看出现代导弹的昂贵,在战争中大量使用导弹就是在烧钱。
战斧巡航导弹
相对比之下,无人机的成本就低了很多。一架专业的军用自杀式无人机(巡飞弹)采购价格也就几万美元,比如说俄罗斯的柳叶刀无人机采购价格在300万卢布一枚,合计3万美元左右。
美国一枚战斧导弹的价格,可以买几十枚柳叶刀无人机。
更不要提柳叶刀无人机还是专业的军用自杀式无人机,本身性能指标和成本都比较高。
现在俄乌战场上有非常多用民用无人机改装出来的自杀式无人机,这玩意的成本更低,单机成本能压到1万美元以下,甚至是几千人民币都有可能。
这样对比起来,那无人机的成本优势就太强了。
柳叶刀自杀式无人机
并且就算无人机的性能指标没有巡航导弹那么强,那么在战场上它也能为巡航导弹做掩护,消耗敌人的防空导弹。
当前俄乌战场上一种比较流行的战术,就是一次性放出大量自杀式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将这些飞行器混在一起。
自杀式无人机虽然性能差,但你不去拦截它,它的杀伤力依旧可观,这就逼迫防空系统必须去拦截自杀式无人机。
防空系统拦截自杀式无人机,就会消耗防空导弹。当防空系统的导弹消耗得差不多了,后面的巡航导弹就可以上了,对防空系统进行冲击。
防空系统
可以说无人机在当前战场上已经成为了一种威胁性极大,具有极高性价比的武器。在“低成本防空系统”诞生之前,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存在感会越来越高。
当前中国也面临着地缘危机,比如说台湾问题就是一个影响很大,随时可能爆发的危机。
在此背景下,我国也需要储存大量无人机,以备不时之需。
精准炸弹的作用至于精准炸弹,则和打击费效比有关。
要论打击效果,那自然是匕首这种高超音速的机载导弹更好用。
匕首导弹
毕竟这种导弹速度快,基本没防空系统能拦住,且它的射程还很远,可以在敌人的防区外发射。
但问题是匕首导弹太贵了,机载导弹的价格本身就比航弹贵很多倍,更不要说高超音速导弹。
在费效比上,普通的铁炸弹(无任何制导系统的航弹)自然是性价比最高的,能保证价格足够低的同时打击效果更好。
但问题是铁炸弹往往炸不准。因为没有制导系统,它们的精准度极低。
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为了提升航弹的命中率,派遣大量以苏-34为首的战斗轰炸机以低空飞行的姿态执行轰炸任务。
苏-34战斗轰炸机
结果乌克兰那边有大量单兵防空导弹,对这些低空飞行的飞行器有巨大威胁。俄罗斯的苏-35、苏-25等战斗轰炸机被乌克兰击落不少。
从俄罗斯的经历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想压低轰炸任务的成本,就得多用航弹。
要想提升轰炸精度还不想战机被对面打下来,就得多用带制导系统的航弹。
当前航弹使用的制导系统主要有激光制导、惯性制导、雷达制导、光学图像制导,以及由多种制导方式组合起来的复合制导。
制导航弹
依成本和战场需求的不同,各国对于不同制导航弹的需求也不一样。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制导航电比导弹会便宜很多,可以大量生产和储备。
中国依旧需要储备大量导弹不过无人机和制导炸弹要大量储备,各种导弹其实对中国来说也需要大量储备。
因为中国未来可能面临的战争和俄乌冲突不同,中国可能面临的战争在战争节奏上会非常快。
如果中国大陆方面决定武统,那么不管美国是否军事介入,解放军这边都需要以非常快的速度控制台岛。
解放军跨海登陆军演
如果美军不介入,解放军这边需要对台岛“快刀斩乱麻”。
解放军以更快的速度控制台岛,就能减少对台岛的破坏,降低台岛方面的伤亡。这对后续北京方面治理台岛会更有利。
若是美军介入,那解放军更需要“快刀斩乱麻”了。美军都介入台海了,那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军事冲突说不定会升级。
一场规模越来越大的军事冲突演变成什么样子都不奇怪,所以解放军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以更快的速度控制台岛,否则迟则生变。
要想以更快的速度控制台岛,那么就得有投送速度非常快的火力,那就只有导弹。
解放军跨海登陆军演
无人机是很便宜,但它的速度非常慢,一般只有每小时800公里甚至是更低的速度。这个速度通常不到0.7马赫,对比之下,我国东风-15导弹速度5马赫以上,东风-17导弹速度在10马赫上下。
只有用大量导弹对台岛军事目标进行打击,解放军才能以足够快的速度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并对台岛进行登陆。
火箭军的导弹
所以要想武统台岛,解放军不单单要储备大量的无人机和制导炸弹,还需要储备大量导弹。
其实真的打起来一颗核弹都不见得能毁灭一个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