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办婚姻大多没有太好的结局,尤其是在封建时代到近现代时期,有很多先进的革命分子,更是为了反抗家里的包办婚姻,宁愿长期不归家。
当然在很多包办婚姻当中也存在有一些特别的例子,比如我国著名的革命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先生,他的妻子就是在16岁那一年,嫁给他,也是家里的包办婚姻。
他们两个人的婚姻是非常圆满的,和大家想象的包办婚姻不同,李大钊先生对自己的妻子也一直都尊敬有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c99f1251bdaa9d5c634a6e753f363d9.jpg)
在《觉醒年代》这部影视作品当中,除了呈现了很多中国革命人士在那个红色年代里所做出的努力和奉献之外,也通过很多生活化碎片化的细节呈现这些革命人士的生活情感状态。
在这其中李大钊先生和妻子赵纫兰女士两个人的情感线虽然非常少,但依然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多数人都知道李大钊先生,他为国家发展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发展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绝对是当之无愧的优秀革命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876626bd197cbeb8ea6030d274a6651.jpg)
而李大钊先生的妻子赵纫兰女士,同样也是因为品德高尚,拥有非常伟大品行的理性,也为中国的革命做出过突出的贡献。
赵女士出生于1884年,比李大钊先生大了6岁,她和李大钊先生两个人结婚的时候,李大钊先生才只有10岁。
赵女士家庭环境不错,她在河北乐亭县也是富户人家出身,和李大钊先生是同村人氏,在家中排行老三,还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5770da3d8c3a05bc958c42a9751849f.jpg)
赵纫兰
赵女士的父亲非常擅长诗词歌赋一类的,所以给她起名的时候也是采取了离骚当中的纫秋兰以为佩这句话。
虽然家中条件不错,但赵女士作为女性在那个年代多少是有些受限的,她其实并没有读过太多书,也只是简单的认识几个字。
和李大钊先生结为夫妻时,这两个人严格意义上来说都还是未成年人。那个时候赵女士嫁过去,更多的是为了帮助李大钊先生整理家里面的家务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ecdad6a8f4e9c6ae2fea7738c0fbdd0.jpg)
因为年龄比李大钊先生大6岁,而且也是比较勤快温和的性格,所以赵女士嫁到李家之后,李大钊先生没有了后顾之忧,在学业上有了更多的突破。
1907年赵女士生下了第1个孩子,但这个孩子生下之后没多久就夭折了,这对赵女士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但是她却并没有因此而沮丧。
小产之后没过多久又起来继续操持家里家外,并且非常支持李大钊先生去更大的地方求学上进,于是在妻子的支持之下,李大钊去了天津上学,家里面的费用开始越变越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6ed29a08f66be185b976465ba560801.jpg)
赵女士没有埋怨,而是千方百计的帮李大钊筹措学杂费用,又过了两年左右的时间,此后几年,李大钊就很努力的在自己的学业上埋头奋进,在这期间和赵女士陆续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1913年赵女士生下女儿之后没过多久,李大钊回家告诉赵女士他要去日本留学。赵女士听到之后并没有太过惊讶,也没有阻拦丈夫继续求学上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b116acc7a4d5cbd6641281ff8a522d1.jpg)
赵纫兰自己没有办法跟随丈夫一起去日本,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任何埋怨,只是问丈夫李大钊去日本求学要多少费用。
之后李大钊去了日本,继续深造学习,然而在李大钊走了之后的第1年,当时还不满一岁的小儿子就被病魔夺走了生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d4663026f1e7d78f6ba5a516d6d2008.jpg)
那时候赵女士一边忍着丧子之痛,一边照顾另外两个孩子,与此同时还要为李大钊先生筹措学费。
一直到三年以后,李大钊从日本学成归来,但当时忙于革命和妻子也没有太多相聚,1916年和妻子孩子短暂相聚了几天,李大钊又马不停蹄的去北京继续革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674982de5dacc264c3d3055185fbfee.jpg)
一直到1918年,当时赵女士身体状况也不好,李大钊先生计划把家搬到北京,一家人才正式有了相聚的时光。
之后几年,李大钊先生忙于革命,赵女士一直在背后默默的支持李大钊先生的革命运动。在这期间遭遇过很多危险,但她从来没有害怕过。
李大钊先生在英勇就义之后,赵女士便一病不起,在丈夫去世之后一个月的时间,也追随丈夫而去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f66aa9cc552e83a601ea0e2055501aa.png)
赵纫兰同志
结语赵女士生前并不是共产党党员,但他也是为国家为革命作出过贡献的,如果不是他的支持,李大钊先生不会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前线奔波,中共河北省委,在1936年将其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对赵女士来说,离开之后唯一放心不下的或许是几个孩子,然而对于李大钊先生,两人后来是合葬在一起的,也算是完成了生前的愿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1f3282cd29f107f13e0f5c06ee02c20.jpg)
李大钊和妻子赵纫兰
信息来源:
[1]李大钊同志的妻子赵纫兰,职业:革命者 中国军网
[2]董宝瑞.纫秋兰以为佩——李大钊夫人赵纫兰的一生[J]党史纵横,2004(12),第22-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