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开始和朝鲜建立关系是处于高丽王朝末期。
在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曾派遣使者携带玺书前往高丽告知当时明朝建立的消息,在这道玺书中,朱元璋表示希望可以效仿之前半岛的政权模式,即对明朝表示归顺,而自己也会和之前的君王一样照顾高丽。
在洪武二年的时候,高丽国派遣使者前往明朝,表示了对于朱元璋登基的祝贺之意,而且意思也承认了明朝的正统,同时也表现出了以明朝为尊的姿态。
在双方初步接触之后,洪武二年,明朝再次对高丽派遣使者,册封了高丽国王。朱元璋表示愿意和高丽双方在彼此的地界和平相处,且表示不会轻易侵犯边界疆土。而且也对高丽承认明朝正统和恭贺自己登基的做法表示嘉奖,有言称:当四方之既平,尝专使而往极,即陈表贡,备悉衷诚,良由素习于文风,斯克勤修于文职,允宜嘉尚,是用褒崇。今遣使赍印仍封为高丽国王,仪制服用许从本。
自此,高丽也正式纳入明朝封贡体系,成为明朝在朝鲜半岛第一个藩属国。
然而,事与愿违,明朝和高丽的关系并没有朝着朱元璋想的那样去发展。起因全是在元灭亡之后,有一部分残余势力在漠北任然有自己的势力,而高丽国对于明朝和这部分势力都是“墙头草”的态度,并且接受了那部分残余势力的册封,这个行为让朱元璋认为高丽国存心不良,故拒绝其朝奉。
当然这个时候也只是朱元璋单纯的觉得高丽国不好,双方矛盾加剧于辽东铁岭卫的设置。铁岭位于朝鲜咸静道与江原道之间的分界岭,且这个地方距离高丽王京只有三百里,之前辽,金,元三朝也都是以此作为与高丽的国界线。但是高丽国当时可能觉得明朝刚刚建立,觉得不会发生冲突了,就觉得这块地方是高丽的。
但是没想到,朱元璋直接让当时的礼部告诉高丽,这块地方从始至终都是我们王朝的土地,但是你今天却说这块地方是你的,你这是在挑衅明朝吗?由此可见,朱元璋对的辽东疆土的站位,也是站立在大统一的思想。
但是当时高丽狂妄自大,不仅不听劝告,还派遣军队渡过鸭绿江。然自身孱弱,再加上出军导致国内空虚,导致李成桂对于当时的高丽的三位君王先后进行废黜杀害,这一举行为不仅为双方的关系画上了句号,也为当时高丽的政权正统蒙上了阴影。
即使李成桂事后表示一切以朱元璋为首,也抹不去朱元璋认为其是乱臣贼子的想法。同时认为李成桂这一行为是在对于自己的权威的挑战,这也是李成桂一直没有接受到册封的重要原因。
再起波澜:朝鲜对于疆土关系疯狂挑衅以及对应方针李朝建立之后,李成桂先后七次出使明朝,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两国的卦象却并不能因为其的态度从而顺利进行,反而波澜迭起,连续发生了“表笺之祸”。
李氏朝鲜在取代王氏政权的同时,也继承了很多政策,以及很多官员都是之前的旧臣,这些旧臣都有深厚的汉文修养。再加上李成桂最初主要也是在朝鲜半岛北部边境的统帅,也熟悉辽东情况。因此在洪武三年,高丽趁着元明在辽东交战之际,派李成桂进攻了辽东宁府。
在洪武二十一年的时候,高丽再次派遣李成桂渡过鸭绿江对辽东进行进攻,虽然最后以威化岛撤军结束了这一次事件。但是先后几次事情,也引起了明朝的高度重视,派人守护辽东,严加看守。
李成桂见不可以再次入侵,又将注意放在的之前铁岭卫统辖的领土之上。洪武二十六年,辽东指挥使上奏:朝鲜国近遣其守边千户,招诱女直五百余人,潜渡鸭绿江,欲寇辽东。
朱元璋知道之后震怒,先是说李成桂无尊卑之分,又说明将百战之师降临朝鲜,区区弹丸之地何足挂齿。但是在震怒之余,朱元璋仍表示如若愿意交出那些侵犯之人且有侵犯之意的人,愿意既往不咎。
其实不难看出,朱元璋的克制,出军既要站在正义之方,也要有名正言顺的理由,而且还需要考虑周边小国的情绪。再次就可以看出明朝君主的站位之高,同时也是站在弱小国地位考虑。
尽管最初的时候,朱元璋拒绝册封李成桂的朝奉,但是并不妨碍他用封贡的体系来对李成桂进行惩戒,其中最为突出就是混乱宗系,同时也将明朝周边十五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赋予其后,朝鲜则高居榜首。
同时发文表示,明朝有百战之师,但是我并不会干扰你们的各国内政;但是如有挑衅,那明朝必定出兵征伐;如朝鲜不挑衅,那也会有依照朝贡的惩罚来处置。
面对明朝的发问与质询,朝鲜也运用封贡体系的伦理规则进行应对。李成桂对于以混乱宗系为理由而拒绝册封的做法,心里不忿,但是也不得不受着。可是,李成桂的表面妥协的时候,内心十分明白朱元璋的心里逻辑。在朝鲜尚未举兵侵犯之前,明朝也不会挥兵来朝鲜,并不会造成实质危害。
柳暗花明:明朝和朝鲜政局的变动朱元璋于洪武三十一年逝世之后,燕王朱棣于翌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最终成功夺取政权。
在此同时,朝鲜国内静安君李芳远也发动“两次王子之乱”,李成桂被迫退位。李芳远与朱棣都顺利登上王位,且双方的方式都是以非正常手段取得成功,故此双方可能双方惺惺相惜,双方建立起来的关系也不仅仅只是因为政治侧面的关系。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对其子大量册封藩王,并决定以诸王夹辅王室。同时,他认为“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随后将其二十四子全部分封到边境重地。
北方诸王中,燕王朱棣深得朱元璋信任,称其“清沙漠者,燕王也。朕无北顾之忧矣”。朱元璋在临死之前将大量人才分封于燕王,毫不客气的说当时其已经是最大的藩王,也正是建文帝的心腹大患。
从洪武三十一年开始,朱允炆先后废黜周、齐、代、岷等诸王,也开始对燕王进行削藩准备。建文元年,朱棣则以“清君侧之恶,扶国家于既坏,安宗社于垂亡”的名义起兵“靖难”,经过三年,终成功夺取帝位。
在“靖难之役”时,朝鲜也连续爆发“两次王子之乱”。李成桂即位之后,先是立幼子李芳硕为世子,其余皆为大君。但兵权却主要掌握于年长诸子手中。开国大臣支持幼子,主张削弱诸长子势力。于是李芳远同样以“清君侧”为由,罢黜李芳硕,由李芳果为世子,此为“第一次王子之乱”。
这次不久之后,李成桂被迫退位,李芳果即位,但其无子嗣,大臣认为李芳远有开国之功,主张其为世子,但其弟李芳幹不满,起兵攻打李芳远,失败,这次称为“第二次王子之乱”。这次政变之后李芳远成为世子,在建文二年十一月接受李芳果禅位,成为李朝太宗。
“靖难之役”之后朱允炆册封李芳远为朝鲜王国,利用封贡体系稳住朝鲜,并拉拢朝鲜王朝。李芳远则欺瞒君主态度暧昧,从政事来看,李芳远满足朱允炆的心里预期,又给自己留了足够的转圜之地。这也未尝不是对朱棣的另一种变相支持。
“靖难之役”结束之后,朱棣和李芳远重新建立朝贡关系,开启双方新的建交。通过重建封贡关系,两位“太宗”也是互相承认双方,并确认双方政权的合法性。
总结来说,明朝与朝鲜之间形成的封贡关系,也是当时东亚世界伦理规则的运用。继承王氏高丽的李氏朝鲜,在前期有着边疆不稳,政权合法化等棘手问题。
反观朱元璋、虽然也通过封贡关系对李成桂进行了相应的惩处,但是又不能超出封贡规则。李成桂也清晰的认识到了相应逻辑问题,如果国家更替自己没有相应的实力,那就只能自欺欺人。
同样李芳远的另立获取政权的手法,朱允炆并没有追究,反而册封,也正是为了稳住当时的朝鲜。两位太宗之后的建交,也正是当时发展的必要成果,双方需要来承认合法性,同时为自己提供了有利的外部依靠,更为当时周边各国重新构建封贡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