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特种兵”的秘密,就藏在这五个小众料里!

文化拾贝滩 2025-03-19 16:01:25

和田玉市场一直是很多人关注的热点,一提起它,大家的眼里好像都闪着光。

但是,最近我发现身边的很多人都掉进了假货的坑里。

特别是在网上和直播间买的和田玉,真假难辨,让人头疼不已。

于是,我决定今天聊聊和田玉市场里几个特别容易被忽略的小众料,希望能为那些热爱和田玉的人提供一些不一样的视角。

青海野牛沟料:传说中濒临消失的小众和田玉

前几天在一个玉石论坛上看到一位老玩家晒出了他的和田玉收藏,里面有一块“青海野牛沟料”,这可是稀有品种啊!

据说这种料子五六年前就已经濒临消失,现在市面上居然还能买到?

果然没多久就有网友指出,那不过是普通青海料挂着野牛沟的名头忽悠人的。

青海野牛沟料最大的优点在于料性柔和细腻不透,经典的桂花糕色在玉石市场上非常有辨识度。

但是现在,大家要特别注意了,很多所谓的野牛沟料其实是普通青海料,色彩丰富,但透光性强、水线多,佩戴一段时间还容易返灰。

挑选的时候,一定要多长点心眼。

七号坑碧玉:俄碧中的“翡翠绿”

如果你问哪种碧玉最名贵,很多老玩家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七号坑碧玉。

七号坑是俄罗斯碧玉中名气最大的老坑,玉色明艳,玉质细腻温润,黑点极少,石纹和白棉也不常见,非常适合作为饰品。

但是,市场上七号坑碧玉的仿品也不少。

很多其他坑出来的俄碧,尤其是乌兰海料和乌兰乌德料,经常被冒充七号坑。

乌兰海料黑点多,乌兰乌德色调杂,品质远不及七号坑。

因此,选购时多看看,多比比,别被眼前的“翡翠绿”色所迷惑哦。

95于田料:冰羊脂白玉的传奇故事

曾几何时,95于田料是玉石圈子里的传奇。

94年底出产的一批白玉山料,总产量8000公斤,其中4000公斤卖给了工美,剩下的早已被资深玩家瓜分干净。

谁家要是有一块95于田料,那都是值得炫耀的事。

95于田料的特殊之处在于白度极高,细密度表现良好,光感明亮,被称为“冰羊脂”。

然而现在市场上,95于田料的名头常被滥用,很多普通的于田料也跟风打着95的标签。

其实,于田白玉虽然正白细润,但跟真正的95于田料相比,那是天壤之别,购买时千万要慎重。

黑山料白玉:原生矿与假货的难辨之谜

黑山料白玉一直被视为和田籽料的上游原生矿,其玉质基础和油性表现都非常出色。

黑山料整体偏向暖白,有类似点墨青花的石墨点,上手盘玩时比普通山料油润许多。

市场上用俄黑皮料冒充黑山料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俄黑皮料和黑山料从名称上看很相似,再加上打磨抛光之后的黑皮料确实有一种假油的感觉,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真正的黑山料。

因此,当你看到自称黑山料的白玉时,不妨多留个心眼,仔细辨别。

且末米达料:被网红带火的珍贵白玉

谈到网红玉种,最近火爆的非米达料莫属。

这种料子原本是且末料中一种非常少见的优质白玉,但现在因为直播带货,变得越来越常见,甚至有点“烂大街”的感觉。

米达料以脂白色为主,玉质沉厚,细度和糯性都极好,很多都可以过灯,被称为无结构料。

不过,要注意了,米达料有一个“近亲”——罗甸玉。

这种料子近年来刚刚转正,料性较闷,透光性极差,虽然细糯却没有和田玉应有的灵动感。

很多商家会拿罗甸玉冒充米达料来销售,你舍得花大价钱买下来的,可能是一块“肥皂”呢。

无论是青海野牛沟料、七号坑碧玉还是95于田料,还是黑山料白玉和且末米达料,都有它们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希望大家在选购和田玉时,能多一些辨别真假的能力,不要被市场上的假货所骗,买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和田玉。

和田玉市场水深,了解得越多,才能在其中游刃有余。

愿每一块心爱的玉石,都能带给你美好的收藏体验和佩戴享受。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