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霸凌,南非选择硬碰硬,小国该如何跟大国说“不”

玛超说 2025-03-21 10:06:42

今天我们来说说最近发生在南非和美国之间的事,这个事情可以说改写了国际法。当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宣布驱逐南非大使拉苏尔时,他可能没想到,这场看似普通的外交风波,正在撕开大国博弈的遮羞布。

最近,美国国务院官网的声明引发轩然大波:南非大使因“散布反美言论”被限期离境。不过这个事情真正的导火索,藏在一份被冻结的1.2亿美元援助协议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在国际法框架下的丛林法则——当大国说“我要”,小国该如何说“不”?

美国国务院的声明显示,驱逐理由是南非大使拉苏尔在智库会议上说“特朗普政府是白人至上主义推手”,并且称南非政府在“歧视白人”。但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9条,美方要想驱逐他国外交官,必须提供书面证据,否则无权这么做。然而南非外交部官网显示,美国仅口头指控,未履行公约程序。

先简单说说这起风波的原由吧。南非2024年通过一个《土地改革修正法案》,其中第3条规定,允许征收连续五年荒废的农场。按理说,重视耕地面积注重国家粮食安全,是很多国家的基本国策,无可厚非。但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南非2024年被征收的237块荒废农场中,68%为白人所有。麻烦就此找上门来,牵扯上美国利益,你再有理也变成“没理”了。

就因为这个,就要驱逐人家的大使吗?其实美方这次更像是借机发难,背后还藏着更深的矛盾。根据联合国会议记录显示,南非在2024年签署《谴责以色列定居点》决议,并在安理会称“以色列是种族隔离国家”。更致命的是G20峰会,南非拒绝签署“支持乌克兰”条款,私下指责美国在俄乌问题上“虚伪”。这些耿直的做法直接触碰了美国的三大红线:巴以立场、俄乌站队、以及对非政策。

除此之外,南非对待中国的立场,也让美国忍无可忍。3月5日,南非外交部官网更新机构列表,将原来的“台北联络代表处”更名为“台北商务办事处”。法律依据是1998年《中南建交联合公报》第3条,明确遵循“一个中国”原则。根据台湾外事部门的公告显示,南非要求其迁出比勒陀利亚使馆区,新址位于约翰内斯堡商业区。这种操作符合联合国2758号决议惯例,与2023年尼加拉瓜更名案如出一辙。更值得关注的是,更名后该机构无权参与外交活动,严格遵守“三不"承诺——这与美国近期对台军售形成鲜明对比。

南非作为欠发达国家,一次次触碰美国的逆鳞,美方如果不展示世界霸权的手段,其他国家效仿南非做法将无所顾虑。于是特朗普上台后,直接冻结了承诺给南非的1.2亿美元援助,这笔钱占南非2025年卫生预算3.2%,直接影响200万儿童疫苗接种。从特朗普的商人思维来看,是想以此为筹码,逼迫南非和美国做一笔交易,从此改变立场。

但南非在全球南方国家里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连续两年拒绝加入西方主导的“反俄联盟”,加速转向金砖国家,可见其眼光之长远。面对美国的霸凌,南非的态度异常强硬,其2024年《土地法案》已获得非洲联盟支持,至于美国冻结援助,俄罗斯已经承诺提供替代性援助了,直接让美国的经济制裁效果大打折扣。只要南非能顺利抗住压力,将给与其等量级的国家趟出一条光明大道。

而如果南非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这场外交风波将超越双边纠纷,成为检验国际法权威的试金石。我们看到的不仅是1.2亿美元的援助博弈,更是小国对大国霸凌的集体觉醒。特别是在历史上吃过美国亏的国家已经不再沉默,今天的驱逐事件可能会加速国际秩序重构。坦率地说,南非在国际事务中的很多立场和中国高度重合,但比起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小国对美国说“不”要困难得多,他们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为国家未来谋出路,更加考验领导层的智慧。南非,加油!

0 阅读:2

玛超说

简介: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心胸得宽广,格局要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