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依据同名小说改拍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后大受好评,还接连拿了好几个大奖呢。
以前大家都不看好的作品,他是怎么拍成功的呢?
【对于原著来说】
马特尔的第三部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他卖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2002年的时候,拿过英国布克文学奖、德国图书奖等好多文学界很有分量的奖项呢。
一上市就在全球热卖了700多万本,还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待了长达一年的时间,国际文坛都被它惊艳到了。
这样一部看着像儿童历险记的作品咋就这么受欢迎呢?
特尔赋予了少年派深邃的思想,也让这个故事有了深刻的内涵,这小说可不像你看到封面上一人一虎一船那么简单。
在浩瀚动荡的汪洋大海里,孤立无援的时候,生存与死亡、对立与共存、人性与兽性、理性与感性的各种对立都被激化、放大了。
这是一个印度男孩的传奇故事,他叫墨利托·皮辛(后来改名为派),当时年仅16岁。
派的爸爸以前在印度有个很大的动物园,派的童年就在这个动物园里过的。那动物园里的日子就跟在天堂似的,给派带来不少欢乐。
可是后来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派全家为了活下去只能卖掉动物园,然后全家搬到加拿大去,就这样,他们跟动物们一块登上了开往加拿大的货轮。
没想到在太平洋上遭遇了船难,整船的人就派一个人活了下来,此外,还有一只没什么力气的红毛猩猩、一匹受了伤的斑马、一只饿着肚子的鬣狗和一只晕船的孟加拉虎。
他们一同开启了海上漂流的日子,最后,过了227天,就只剩派和老虎活了下来,漂到加拿大的海滩上被救了。
【李安翻拍的电影】
电影《少年派》的主题不像小说那样有很多种含义,这是一部有关成长、一个少年人生历程的电影。
宗教和信仰也掺和在里面,不过都变成了少年成长时的迷惑,还成了他寻找的东西,激励着少年长大。就像暴风雨里的引路灯一样,让他慢慢找回方向。
电影和小说都是讲故事的艺术,所以二者有着区别于理性的各种各样的联系和接近的方式。
不过光有故事可不行,电影是由原著改编的,但它不是把故事内容原封不动地复制、再现出来,更关键的是要体现导演对作品的理解。
电影是导演创作出来的作品,反映的是导演对原著的理解和解读。
电影大体上没怎么改故事的主要内容,不过把小说里生命、宗教、人性、存在这些特别艰涩的主题给换掉了。
影片主要围绕成长这个主题展开,成长是所有人都有过的经历,影片想借此探讨大众对生命和信仰的思考。
主人公派的人物性格、某些能推动电影主题的人物设定还有情景桥段都被改编了,这样电影的思想就能更容易传达给广大受众了。
电影时长有限,想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得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而一部长篇小说,洋洋洒洒几十万字,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
李安不想拍纪录片,他从众多主题里挑了一个当主要线索,用“成长”把派电影里的人生串起来。
【电影人物的塑造】
在电影里,人物就像是灵魂一样的存在。演员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呢,就好比是电影和观众之间传递精神的桥梁。在实际生活当中啊,观众常常是更容易把演员记住,而不是导演。
一是演员的形象比较好认,二呢,当然也是演员的演技让人印象深刻。
普通观众评价一部电影好不好,常常会看某个演员的表演就下结论,电影的商业票房更是这样,明星的影响力往往比导演大。
这么看来啊,在拍电影之前,导演对演员的挑选以及电影里人物形象的塑造可太重要了。哪怕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特别充分,可要是演员没选好,或者演员跟剧中人物不匹配,那这整部电影可就要遭受严重的打击了。
电影主角派,是个16岁的印度少年,他勇敢、坚毅,心灵纯净还信仰自由,可这样的少年上哪去找呢?
李安带着工作人员在印度的中学开启了漫长的选角之旅。
试镜一个接一个,表演也一场接一场,最后呢,17岁的苏拉·沙玛从3000多号人里被李安给看中了。
在电影里,苏拉·沙玛的表演特别出色,这大家都能看到。他差不多跟派合为一体了,在大海上的时候,感觉他就是派,就是那个很无助的少年呢。他靠着很棒的演技,把全世界的观众都征服了。
可谁能想到呢,苏拉在这之前压根儿就没有表演经验,电影拍摄就更不用说了,他连游泳都不会。他能把派这个形象塑造得那么完美,这和李安的指导以及前期的角色塑造是分不开的。
李安花了三个月训练苏拉,训练内容有学游泳、健身、读书还有情感培养。
苏拉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每场戏开拍之前,李安都会找他聊天。
一方面是想让他放松精神,另一方面是要让他融入情境,他都不用刻意去表演。李安的引导让他觉得当下就该这么做,照着自己内心的想法做就行。
李安在拍水里戏份的时候,甚至会跟着苏拉一起下到水里。这种专业电影人的精神也感染了苏拉和剧组里的每一个人。
《少年派》在做完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才正式开启艺术转换历程。
【电影的整体结构】
在对影片叙事结构作出调整的基础上,得勇于突破传统叙事的常规做法,有时候得把故事的一些元素重新构建一下。
电影在派少年时期的内容里花了不少时间为后面的情节打基础,像派名字是怎么来的、派信仰三种宗教的经过、和老虎的初次相遇、父母与家庭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有最初懵懂的初恋这些内容都是铺垫。
这些情节看上去和漂流没什么关系,好像拖慢了电影整体叙事的节奏。不过到后面观众就会明白,这都是导演故意不按常规来做的,这些段落全都是在塑造派强大的精神形象。
这部分李安用了拉长放大的叙事手法,通过许多细节上的刻画,让派的形象变得饱满起来,为之后海上漂流时派精神力量的胜利埋下了伏笔。
家庭、师长、爱情、信仰,这些都是派独自漂流时在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撑。有了这些,观众才会相信派创造的奇迹。
电影最后十几分钟,借作家的嘴把故事的玄机给点破了。在新的故事层面上,斑马、鬣狗、猩猩就分别变成了水手、厨子和母亲,而老虎是派兽性的象征。
整个故事这么叙事显然是矛盾的,要是这样能成立,那之前讲的故事就荒谬又不真实了。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样又是合理的。主要元素在逻辑关系上都能一一对应,动物的故事实际上就是人故事的精神投射,也是派对自身漂流经历的情感投射。
【结语】
大家以前都觉得《少年派》没法被改编成电影。
李安能成功是因为他电影功底深厚,在改编的时候,他对小说的叙事结构、场景、情节、人物都做了对应的改动。
要么删减融合,要么增加补充,在抓住作品精髓的同时,精准把握电影氛围,这样就能成功把电影搬上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