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还会有春天吗?建筑行业仍有望迎来春天,以下是一些积极因素:
一、政策支持
国内需求推动:我国住房“双轨制”有望推动保障房需求提升,同时,中央加速部署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政策持续加码,如假设本轮改造周期为10年,通过对全国19个超大/特大城市存量城中村改造的潜在建安市场规模测算,在保守情况和灵活情况下每年可以拉动的建安投资分别为4700亿元、7700亿元。
海外市场拓展:“一带一路”倡议为建筑企业提供了海外市场拓展的机会,2023年1-10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856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完成营业额占比82.0%。

二、技术创新
建筑工业化推进:预制建筑和模块化建筑的推广,提高了建筑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成本和施工时间。
数字化转型加速:建筑信息模型(BIM)、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方式,提高了项目的可视化、协同性和可控性。

三、市场需求
绿色建筑发展:在“双碳”目标下,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是必然要求,国家在《“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了明确的改造目标,相关企业将迎来亿万级的市场新蓝海。
新兴领域崛起: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充电桩需求,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促使停车场、马路传感器、功能照明等基础设施扩建升级;乡村振兴投入加大,新修水利、农田改造、乡村休闲旅游等建设项目增多;老龄化社会促使康养医疗、养老社区等建设需求增加。

四、行业变革
住房城乡建设部推出包括农民工转型、实名制管理、技能提升等一系列振兴建筑产业工人的新政,有助于提升行业人力素质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