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5岁男子确诊患帕金森,他的亲身经历,需要引以为戒

三秦的备忘录 2025-03-10 18:52:47

内容资料来源:

[1]冯薇,梁燕.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5,25(02):253-256.

[2]王安玲,王艳秋.帕金森病患者心理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心理月刊,2025,20(01):58-60+68

[3]张晓晴,王巧红,李琳波,等.帕金森病病人家庭抗逆力现状及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24,38(24):4349-4358.

2020年,65岁的郑华耀是一名来自浙江的退休老板。他的名下有多家工厂和店铺,生活富裕。可帅气多金的他也曾是个情场浪子,在外包养情人被老婆知道后就索性离了婚,一直在各种女人身上打转。如今年纪大了,孩子们从不来看他。独自居住的郑华耀也因此格外注意的身体,每年定期体检,家里摆满了各种补品营养品,就怕自己身体垮了无人照料。

2020年4月16日,安静的午后,郑华耀坐在椅子上悠哉地看书。正当他抬手准备翻页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手不知为何在微微颤抖。这种颤抖并不明显,像是轻微的震颤。于是他并没有理会,继续翻书。但原本轻飘飘的纸张似乎变得沉重起来,郑华耀费了不小的力气才成功翻页。正当他为此感到疑惑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原来是郑华耀的秘书来找他签一份紧急文件,他慢悠悠的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臂和腿部肌肉,缓缓坐到书桌前。

很快,郑华耀就发现自己的手似乎不受控制,笔尖的移动变得犹豫且颤抖。一想到秘书还在等自己,郑华耀紧皱眉头,咬紧牙关,努力地控制自己右手。可字迹仍然歪歪扭扭,字体大小不一。渐渐地,他的字迹越来越小,到最后几乎变成了细小的点。“唉,不服老不行啊……”郑华耀忍不住叹息道,把自己的异常全部归结于年纪大的缘故。一旁的秘书赶紧恭维了几句,随后就匆匆离开了。

郑华耀不知道的,震颤、动作缓慢、肌肉僵硬、写字过小等老年人常见的症状其实是帕金森病症的早期临床表现,这是由于帕金森患者大脑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化和多巴胺水平的下降所引发的。多巴胺的减少会使得大脑对肌肉张力的调控失衡,使得大脑难以有效地向肌肉发送运动指令,从而引发种种不适。

5月6日,这天郑华耀许久不见的前妻找上门来,原来是为两个孩子争取遗产而来。在交谈中,前妻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她注意到两人无论争执得多么激烈,郑华耀的脸上始终没有明显的表情变化,脸部肌肉绷得紧紧的,就像是戴上了一张让人捉摸不透心思的面具一般,看上去十分呆板。终于得到满意的答复后,前妻临走前不忘提醒道:“你还是去看看医生吧,不然你写遗书都来不及。”

前妻的话虽然难听,但一向谨慎的郑华耀还是听了进去,立马就预约了第二天的检查。医生首先根据郑华耀的主诉对他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查体发现他颈部活动受限,右侧上肢腱反射略活跃,但未发现典型的帕金森病症状——静止性震颤、慌张步态等。于是便怀疑是颈椎病,并开具了相应的检查。

可检查结果显示:椎管未见明显狭窄,颈髓未见明显受压征象。帕金森病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早期症状与与颈椎病的症状存在部分重叠,如肢体麻木、活动受限等,因此容易引发误诊。见各项检查结果均为正常,医生只好将病因归结为神经炎症。于是便给郑华耀开了甲钴胺等营养神经类药物,并叮嘱了相关注意事项。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疾病,由于早期症状通常较为轻微且不具特异性,因此容易被患者忽视。更重要的是,MRI、CT等影像学检查只能用于排除结构性病变,对帕金森病本身的诊断价值十分有限。再加上目前尚且没有特异性的血液或实验室指标可以用来确诊帕金森病。

回到家后的郑华耀一直严格遵照医嘱按时用药,可除了颈部僵硬和手指颤抖等不适稍有缓解以外,其余等症状无明显改善。于是郑华耀就干脆擅自把药给停了,并且在保姆的推荐下开始尝试针灸治疗,把希望寄托在中医上。

一直到2021年8月20日,这天郑华耀正躺院子里晒太阳。突然,他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就像是有一股电流穿过她的手指。郑华耀诧异地活动了一下手指,没想到手指的颤抖很快就有所减轻。可一旦郑华耀停下手上的动作,他的手指又开始不断地颤动着,就像是被按下了开关键似的停不下来。

郑华耀顿时心中大惊,连忙呼唤保姆。可一直过了许久,也不见半个人影。没办法,他只好自己起身去医院。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的肌肉变得异常僵硬,稍微活动一下,就会感到一种明显的阻力,就像是肌肉被冻结了一样。郑华耀拼命地站起身来,脸庞也因为用力过度而满脸通红。可下一秒,他就因为身体失去平衡而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直到二十分钟后,保姆才发现倒在地上不能动弹的郑华耀,慌乱中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在查阅了郑华耀过往的病例报告后,医生很快对他进行了全面且详细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右侧上肢可见4-5Hz的细微震颤,动作时减轻;右侧上肢及下肢肌张力增高,呈齿轮样僵硬;头颅MRI:未见明显脑萎缩或其他结构性病变;多巴胺转运体显像:提示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符合帕金森病改变。最终诊断为帕金森病。

躺在病床上的郑华耀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脸上瞬间失去了血色,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惊和 疑惑瞬间淹没了他的内心。一时间,郑华耀的思绪无比的混乱,他根本无法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不可能……一定是假的……”

直到医生进来查房后,他泪眼婆娑,颤抖着双手拉着医生的袖子问道:“医生,你们是不是搞错了啊?我家里从来没有帕金森的家族史,平时也十分重视身体健康,补品从来没断过,年年体检都没查出什么大问题。就算是平时有点小毛病,我的私人医生也会立马处理好,我无缘无故为什么会得帕金森啊?”

医生接过郑华耀的秘书递过来的所有体检报告,上面确实显示的各项指标正常。医生顿时感到一头雾水,帕金森的发病通常与遗传、环境毒物有关,可郑华耀明显不符合这些因素。若真如他所说,那他没道理会变成这样啊。于是医生又仔细询问了郑华耀近段时间以来的所有生活细节,经过一番分析后,终于找到了真正原因。

然而当医生把这个原因告诉郑华耀时,他立马瞪大了双眼,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嘴里喃喃地念叨着:“怎么会这样?都怪我太糊涂啊,要是能多留个心眼注意到这件事,也不会变成这样啊……”

原来是因为他长期滥用某些保健品,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加速神经元的退化,成为帕金森病的潜在诱因。

一:过量补铁,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维持血红蛋白合成、能量代谢至关重要。然而,铁在大脑中并非单纯的营养物质,过量积累可能会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加速神经元损伤。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的黑质区域往往存在异常的铁沉积,这可能与自由基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长期摄入高剂量补铁剂,可能会导致铁元素在大脑中过量堆积,从而加速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影响多巴胺的正常分泌和利用。一些人即使体内铁水平正常或偏高,仍然盲目补充铁剂,可能无意间为神经系统埋下隐患。

二: 抗氧化剂并非“多多益善”

许多人将辅酶Q10、维生素E、大剂量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视为预防衰老的“黄金营养素”。然而,抗氧化剂的作用具有双向性,适量摄入有助于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但长期高剂量补充,可能会打破机体的氧化还原平衡,干扰细胞正常信号传导,甚至影响神经递质的稳定性。

三:长期滥用褪黑素,或影响神经递质平衡

褪黑素是一种调节睡眠节律的激素,被广泛用于改善失眠、倒时差等问题。然而,长期依赖外源性褪黑素补充,可能会影响大脑内源性神经递质的合成和调控。帕金森病的核心病理特征是多巴胺神经元的减少,而多巴胺与褪黑素的合成途径存在一定的交叉调节机制。部分研究指出,长期高剂量补充褪黑素可能干扰多巴胺系统的正常功能,影响神经元活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帕金森病的发生并非完全由年龄或遗传决定,不当的营养补充、过度依赖保健品,也可能成为影响神经健康的关键因素。人们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往往误以为“补充营养越多越好”,但实际上,过量摄入某些微量元素、抗氧化剂或激素类物质,可能会干扰神经系统的稳定性,甚至诱发潜在的疾病。盲目补充并不等于健康,合理均衡的营养摄入,才是保护神经系统、降低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的关键。

(注:《2020年,65岁男子确诊患帕金森,他的亲身经历,需要引以为戒》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