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积电宣布将在2025年停止为新加坡的PowerAIR公司代工芯片。表面上看,这只是芯片代工市场的一次业务调整,但深挖一下背后缘由,这个决定其实牵扯着台积电在中美科技战中的被动角色。巧合的是,这与台积电之前断供中国SOPHGO芯片的事件有几分相似——核心原因,依旧是美国的施压。事情一出,网上议论纷纷,有人感叹科技战如一张无形的网,将每家科技公司都困在了“选边站队”的夹缝中。这也让人不禁发问:台积电真的还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吗?
早在2019年,台积电就曾因美国的限制政策停止为华为代工麒麟芯片。那次断供被认为是中美科技战的一次重要信号,也直接开启了华为在供应链重组上的漫长征程。从那时起,台积电就开始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一个全球领先的代工厂商,却因地缘政治的压力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客户结构。台积电看似是在维护企业安全,但实际上,这种频繁的断供行为,也在一步步削弱它在全球市场中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回看当年华为被断供后,尽管他们立马采取措施,通过自研芯片、与其他供应商合作等方式进行补救,但这种调整无疑是“饮鸩止渴”。供应链被迫重组,研发成本暴涨,产业发展脚步放缓,科技战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可是,台积电的角色同样令人唏嘘。作为一家依赖全球市场的公司,它的选择余地真的很小——一边是占据全球芯片市场份额的中国客户,另一边是技术授权、市场准入完全依赖美国的现实。鱼和熊掌,显然不能兼得。
台积电的被动不仅仅来自个别企业的订单,而是源自美国整体对华科技限制的加剧。近年来,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的AI芯片出口实施了越来越多的限制政策。比如,英伟达被迫调整了H100芯片的性能参数,只为规避出口限制。美方的目的很明显:在“卡脖子”的同时,也要通过重建本土芯片制造能力,进一步压缩中国在高端科技领域的生存空间。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美国不仅拉拢台积电和三星在亚利桑那州建厂,还通过“芯片法案”等政策提供补贴,试图打造本土的半导体生态链。台积电虽然是半推半就地答应了建厂要求,但实际操作中的困难远比想象中更多。亚利桑那州工厂面临技术转移、人才缺失等多重挑战,而最令人担忧的是,一旦核心技术向美国倾斜,台积电会否逐步丧失自己的技术优势?
当然,台积电的断供和美国的限制并没有彻底压垮中方企业。相反,这些制裁和打压更像是催化剂,让中国的科技公司加速了技术自给自足的步伐。以华为为例,2023年发布的Mate 60系列手机,搭载了自主研发的7nm芯片,成为全球焦点。这颗芯片虽然仍存在一些技术上的局限,但却标志着华为在自主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以说,这种“以压力促发展”的方式,反而激发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潜能。
不仅如此,中国企业还在积极寻求区域性合作以减少对单一供应链的依赖。例如,在存储芯片、显示器芯片领域,中国与日韩企业展开了更多合作,同时加速本土化生产的布局。这些举措不仅缓解了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也逐渐构建出一个多元化的芯片产业链。
然而,从更大的视角来看,芯片产业的全球化正在被中美科技战一步步撕裂。台积电的频繁断供,只是表明这种撕裂在产业链上逐渐显现。对于台积电而言,它的角色在这场博弈中尤为尴尬。一方面,它离不开美国的技术授权和市场支持;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又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之一。鱼与熊掌如何兼得,这几乎是无解的难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全球芯片产业链的多元化正在加速。美国虽然试图通过封锁政策限制中国的发展,但中国企业正在寻找更多新的突破口,而非美地区的企业,也在不断权衡自身利益,避免完全倒向某一方。比如,荷兰的ASML在受到美方压力后,虽然对中方限制出口先进光刻机,但仍在尝试通过调整策略,与中国维持一定的合作关系。
台积电作为全球芯片代工巨头,未来的路显然不会一帆风顺。断供、建厂、技术保护——这些关键词几乎构成了它在科技战中的全部写照。只不过,像这样“选边站队”的策略,真的能为台积电赢得一个更稳定的未来吗?答案或许并不乐观。
与此同时,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要想摆脱被卡脖子的命运,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供应链的独立是唯一的出路。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用一句话总结:科技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拉锯战,而台积电,只是夹在其中最无奈的一环罢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