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8月,网红刘雯在视频平台上目睹了大量关于外卖平台对外卖员“阴阳订单”和时间压榨的现象。这些外卖员辛勤工作却遭受平台的层层剥削,无能为力。作为拥有四百万粉丝的网红,刘雯决定为这些外卖员发声。
然而,未曾料到的是,这次公开发声竟给自己招致了诉讼,不仅要面对50万元的赔偿和公开道歉。对此,刘雯并未进行任何辩驳或质疑,而是立刻开始了她的“道歉”。但奇怪的是,这道歉听起来怎么越听越让人觉得“舒心”呢?
“阴阳订单”这一词汇本身就带有欺诈之感,正是刘雯感到愤怒的源头。所谓“阴阳订单”,简而言之,就是外卖平台向外卖员展示的订单信息与实际订单内容存在显著差异。
外卖骑手们带着期待接受订单,心中预期能获得相应的回报。然而,实际配送过程中,他们发现实际配送路程远超预期,而获得的配送费用却微乎其微。这种公然的不正当行为,不仅严重耗费了外卖员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对他们辛勤工作的尊重显得极其匮乏。刘雯目睹此情此景,心中怒火难以遏制。
刘雯对除了阴阳订单之外的外卖员所遭受的不公待遇感到愤慨。为了遵守平台对订单送达时间的严格要求,这些外卖骑手们不得不在繁忙的街道上争分夺秒,有时甚至不得不冒着违反交通规则的风险,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红灯冲闯、逆向行驶、超速驾驶……
这些危及生命的行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平台对配送时间的非理性设定。他们的生命安全正遭受持续的威胁,然而,这种状况却长久以来被公众所忽视。
刘雯明白,作为一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主播,若对不公平现象置若罔闻,那将是对自身良知的背叛。因此,她坚定地选择运用自己的平台,为外卖骑手和商家们争取公正。
经过周密准备,刘雯发布了一则视频。在这段视频中,她颠覆了过往的温婉形象,用尖锐的言辞曝光了外卖服务领域存在的一系列不公正规定。她坦诚地批评,某些平台的规则制定,明显是将送餐员推向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为了满足订单要求,他们不得不冒着触犯交通法规的风险,一旦被交通警察发现,他们将面临罚款甚至车辆被扣的严厉后果。这些规定并未为外卖员提供应有的职业保障,反而将他们的生命安全推向了极其危险的境地。
刘雯揭露了美团平台上的消费欺诈问题。她以一个具体的订单为例,一个价值54.4元的外卖订单,在平台层层抽成后,商家实际获得的金额仅为9.42元。
这样高的抽成比率极大地压缩了商家的利润空间,导致许多小型商家陷入经营困境,甚至面临破产的威胁。
此外,刘雯也注意到了美团为配送员购买的保险所存在的重大问题。据悉,配送员每日会被扣除一部分费用以支付保险费用,但当他们在遭遇意外并需要保险赔偿时,却常常遇到一系列障碍。
视频发布后,立刻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如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仅仅数小时之内,观看次数便轻松突破百万,点赞和评论数也如同海浪般接连不断。
众多网友在评论区纷纷留言,表达了对刘雯的坚定支持以及对外卖平台的强烈抗议。他们分享了个人或周围人遭遇的类似情况,一时间,对外卖平台的批评声在整个网络中此起彼伏。
然而,刘雯未曾料到,她的这一正义行为,竟然给她带来了一场空前的巨大困扰。
在2024年12月30日,刘雯如往常般投身于工作,却意外地收到了一份突发的法院判决书,令她惊讶的是,自己竟然被莫名其妙地列为被告,并且法院还作出了缺席判决。
根据判决书记载,刘雯在视频中的表述被认定为构成诽谤。据此,法院裁定她需在网络上连续30日发布道歉声明。此外,她还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刊登道歉信,且报纸版面的大小需严格遵守法院的严格规定,包括不得使用中缝。
另外,刘雯被判决需向原告支付高达50万元的巨额赔偿金。面对这一判决结果,刘雯感到既愤慨又无奈。她声称自己未曾收到过起诉书,也未曾接到过要求出庭应诉的通知。
针对法院送达传票的方法,她表达出了极大的疑虑。法院方面解释称,传票是根据她身份证上的住址邮寄的,由于无人签收,因此采用了“公告通知”的形式。
但在电子传票已广泛应用的当下,这种送达方式显得尤为不寻常。刘雯作为一位公众人物,日常中与众多商家及合作伙伴保持着紧密联系,对方都能轻易地找到她,为何法院却无法与她取得联系?这一疑问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
刘雯在提及传票送达的问题之外,还强调判决书中内容存在重大失误。她明确表示,自己在视频中的表述应为“某平台声称自己并未强制要求骑手6+1”,但判决书中却将“没有”二字删除,导致其表述被曲解为“强制骑手6+1”。基于这一错误解读,判决书认定刘雯的行为构成诽谤,对企业声誉造成了损害。
刘雯对于关键信息的篡改深感冤枉,她确信自己的言辞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绝无诽谤之意。
随着刘雯的道歉视频发布,事件迅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注意。作为一位资深主持人,她在视频中以真挚的姿态向公众详细说明了事件的原委,并重申了自己为弱势群体发声的初心。
尽管如此,网友们对于此事的讨论异常激烈。其中,有一部分网友坚定地支持刘雯,将刘雯视为正义的象征,认为她是为捍卫社会公平正义而勇敢发声的勇士。他们在评论区留言称:“刘雯所言皆为真相,我们周围的外卖骑手和商家也常遭遇不公,她不过是勇敢地表达了我们不敢言说的内容。法院的判决过于草率,仿佛是在压制正义的声音。”
事件持续发酵,即便是官方媒体也难以保持沉默。《春城晚报》首度表态,直接向北京互联网法院及美团抛出了一系列直击要害的问题,诸如传票递送为何显得异常、诽谤罪的判定依据是什么、刘雯所述事件的真实性如何等问题。
这些问题直指事件本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在我看来,刘雯的举动无疑展现了勇气,值得高度赞扬。在这样一个物质欲望泛滥的社会中,敢于挺身而出为弱势群体发声的人愈发罕见。
她的视频内容并非无端指责,而是源自众多外卖骑手及商家真实遭遇的汇总。她并非意图制造混乱,而是旨在唤起社会对这类不公平现象的关注,进而推动问题的妥善解决。
尽管事件尚未画上句号,刘雯今日通过视频宣布已决定提起上诉。众多网友持续关注此事的发展,期盼早日见证一个公正且合理的裁决。
大家对此有何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