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我,原创作品,定期更新!!!!
公元前256年,楚国沛县丰邑中阳里出生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
历来皇帝登基之后,都会多加渲染自己出生时候的奇观,以便于告诉百姓,他就是真命天子。刘邦也不例外,为了使自己的皇位让百姓心悦诚服。便让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他出生时候的异象是:刘邦的母亲刘媪曾经在大泽湖畔休息,梦中和神相遇;天色晦暗,雷电交加,父亲刘太公去寻找她,看见一条龙盘旋在刘媪身上;不久,刘媪怀孕了,便生下了刘邦。
虽然这个神话编造的有些拙劣,但是不妨碍这个故事当年在民间流行,老百姓们只要知道刘邦是真龙天子就足够了。
01刘邦的少年时代
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在乡镇上算得上是家境殷实、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为人豁达,睦邻乡里,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刘太公有四个儿子,刘邦排行第三。刘太公非常重视大儿子刘伯,他勤劳本分,可是英年早逝。刘太公又将刘家的希望寄托在二儿子刘仲身上。反而对刘邦,没有过分的关注。
刘邦自小读过一些书,就读于丰县的“马公书院”,发小卢绾就是同伴。但是刘邦最喜欢的还是和朋友在外面晃荡,相比较沉稳的大哥和本分的二哥,刘邦有些不务正业。
刘邦15岁时,他像许多普通少年一样,听着大人们传诵的英雄故事,于是有了人生中第一个偶像,他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
刘邦27岁时,他为了追求梦想,只身前往魏国去找信陵君,希望能成为他的门客。他老爹刘太公想着如果能出去断了他的念想也好,以后能回来安安生生的工作了,因此凑了盘缠给刘邦,促成了刘邦的这次出行。因为古代讯息传达不便的缘故,刘邦走到半路,得知信陵君已经去世了十几年,非常失望。
到了魏国后,刘邦在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信陵君的门客张耳,成为他的门客。
成为张耳的门客后,刘邦也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高谈阔论,广泛交友。但此时,秦始皇开始平定六国,统一天下,后来魏国被秦国灭,张耳作为信陵君的重要门客,成为重要的通缉罪犯,门下的门客不得已解散,此时刘邦只得返回沛县。
刘邦36岁时,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统一律法、统一度量衡,秦法已经推行到沛县。
在老爹刘太公的努力下,他成为沛县亭长。但是也有一种说法,是刘邦自己考上的,因为当时的秦王朝在每个行政区域都派出了主官,剩下的执行岗位,主要从本地选拔人才填补空缺,选拔设置了考试程序。
不管怎么样,已到而立之年的刘邦当上了沛县的亭长,算是有了正经的营生。
刘邦在担任亭长期间,广泛交友,人缘特别好,结识了不少沛县的高官,如萧何、曹参,夏侯婴等,这也为他后来起义奠定了基础。
02刘邦的初代追随者
刘邦在服徭役的时候,曾经见过秦始皇出巡,秦始皇当时出行的阵仗很大,随从很多。刘邦当时感叹道:大丈夫生当如此!
或许刘邦内心对高高在上的秦始皇是向往的,虽然那个时候他还没有想到自己也有可能登上那个至尊之位。乱世出英雄,在群雄争霸的那个时代,刘邦还是心向往之的。
刘邦虽然有些混混的特质,但是他的优点也很多,比如他为人豪迈,善于笼络人才。而他的好人缘和豪气也为他积攒了一批追随者。
有一次,刘邦作为亭长期间,奉命押送一批囚犯去骊山修建秦始皇陵,途中囚犯不断逃跑,那个时候因为秦王朝修建阿房宫和长城的缘故,尝尝征调百姓,苦不堪言。押送途中,刘邦一想,与其囚犯陆续逃跑,不如干脆让他们全跑了算了。于是,刘邦放了那些囚犯。
因为私自放了囚犯,刘邦自知做为主要责任人肯定混了下去了,所以也准备跑路。但是他没想到家中的老爹和妻子,却因他的逃跑入了狱。
出人意料的是,逃跑的人中有10多个人愿意跟随刘邦,还尊称他为“大哥”,就这样,刘邦有了自己的第一批追随者。
刘邦充分的体会到了迷信的力量,他编造出很多传说:说他身上有一种天子之气,还编出他斩白蛇的故事,而受尽秦王朝酷刑的老百姓,听到这样的传说,也就真的相信他是天选之子。
接下来的两年里,刘邦在芒砀山一带躲藏,这段时间里,他竟然吸引了几百人追随。
就这样,刘邦初步建立了追随自己的队伍,为起义做足了准备。
在这一期间,刘邦体现出的知人善用、强大的人员凝聚力,为后来成事奠定了基础。
03斩木为兵、揭竿而起
秦国本就刑法严酷,统一六国后仍实行暴政,使六国的老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秦始皇为了修建阿房宫和长城,加重了老百姓的赋税和徭役。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百姓苦不堪言。到了秦二世胡亥,因为胡亥不理朝政,朝政基本被赵高把控,沉重的徭役让百姓们怨声载道。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他们假冒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举行起义,各地纷纷响应。
随后以农民起义军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和以秦朝统一的六国的后人打着复国的旗号的各股势力纷纷起义。
后来,虽然陈胜吴广的起义虽然失败,但是也给了秦王朝重创,为后来刘邦和项羽攻克秦王朝打下了根基。
当时,各地的县都有起义的苗头,沛县的县长也打算参与起义,萧何和曹参向他提出建议,提议召回在外流亡的人以发动反抗。实际上,他们的目的正是希望刘邦能够回来。
沛县的县长同意后,刘邦率领数百士兵抵达沛县城下,县令察觉到异常,立即下令关门,并决定处死萧何与曹参。
两人迅速逃到刘邦那里,刘邦灵机一动,射出一封信进入城中。城里有个叫彭祖的人,率先打开了城门,于是刘邦顺利进城,取代了原来的县令,自称沛公,并正式起兵反叛。
公元前209年10月,48岁的刘邦在沛县揭竿而起,在沛县拉起了反秦之旗,开始了他辉煌的一生。
刘邦从平民到起义的过程,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当时秦二世的残暴统治,让百姓苦不堪言,各地的起义之势点燃。而刘邦通过自身的人缘和魅力加迷信手段,也组织起了能力较强的团队。
而刘邦接下来面对的,是更加残酷的考验:鸿门宴、楚汉之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