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最漂亮气派的“大融城”经营不下去了,去年底就基本人走楼空。就好比当年西郊的商业大厦一样,成为昔日辉煌,甚至面临化为废墟的危险。
有人分析说:大融城经营不下去的原因,是由于电商冲击和消费模式的转变造成,也与周边商业圈的竞争激烈以及大融城品牌运营策略不到位、缺乏吸引力的原因使然,并归咎于管理层缺乏创新而造成如此的结果。
不过,在重庆观音桥商圈的大融城,2024年却经营状况良好,甚至成为当地商业标杆。
重庆·大融城
而郑州的大融城,段位极佳,条件得天独厚,宽阔的广场和内部结构具有比二七商业圈、郑百大厦商业圈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现实却与百货大楼对面丹尼斯之“大卫城”繁华热闹车水马龙的景象相差千里。看来,段位虽佳,商品定位不准的话,也是死路一条。
大融城属于上海光大嘉宝集团和光大安石集团旗下大型商厦,曾在全国9个重点城市布局了20座大融城,总管理规模300万平方米。曾计划2020年在全国推广复制25-30个大融城项目,管理商业资产项目达到500亿元。然而,疫情三年导致经济全面下滑,郑州大融城或因经营不好与资金链的压力,趋于“死亡”状态。
人走楼空的郑州大融城
在大融城之前,名唤“百盛”,是由金狮集团创立的百货连锁商场,百盛之前,此楼名“汇龙城”,于2002年开业。但汇龙2006年退出,改叫“百盛”购物广场。百盛坚持12年,2017年由上海城市地产控股接手。改名“大融城”。大融城初期经营一时人山人海,2020年经不住三年疫情和电商冲击,黯然停业。
大融城内部场面
个人认为,在郑州市区所有商业圈内,商厦过于集中,品牌销售雷同,大多都无自己特色定位的商厦以及加上电商的崛起,是造成商厦类购物实体经济面临全面衰颓的主因。
上世纪90年代初,圆梦哥因拉业务需要,曾给当时的七大商厦公关定位:
西郊的商业大厦,定位为食品行业:“食在商业大厦”;
商城大厦,定位为高端产品:“世界钟表,准在商城”。
紫荆山大厦,定位为服装业:“要讲穿,上紫荆山”。
天然商厦定位为珠宝业:“天下珠宝,来自天然”。
华联商场,定位为家用电器类:“摩托世界,灯的海洋”。
亚细亚商场定位为品牌形象类:“星期天到哪里去·亚细亚”。
百货大楼定位为品牌类:“郑百大厦,全国十佳”。
由此促使了闻名全国的“郑州商战”全面开启。
如今的大融城,也不知谁来接手,更不知他们能否创立自己独有的商品经营特色,若还是沿用旧式商场购物模式,势必还会走向暮落。有人建议炸掉大融城重建,这个主意是一个盲流般的“馊主意”。这么好的大厦,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只要定位准确,经营到位,就能让她焕发出持久的金色光芒。圆梦哥不才,也有对大融城定位的设想,即一个金点子,也许就能令一个企业重现黎明曙光。
如果你有钱,如何能让大融城按照你的意愿来经营,来振兴,让她“起死回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