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7日)9时5分,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北纬28.50度,东经87.45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截至7日10时,共记录多次余震,其中最大余震为4.4级。
截至15时,定日县6.8级地震已造成95人遇难,130人受伤。1月7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针对西藏定日6.8级地震灾害,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
系震中周边200公里内 近5年最大地震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4259米。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塘仁村、雪珠村、嘎热果吉村、美朵村、查吉、拉仓、康穷,20公里内的乡镇有措果乡、曲洛乡。
震中距定结县34公里、距定日县36公里、距拉孜县67公里、距萨迦县71公里、距昂仁县92公里、距日喀则市164公里、距拉萨市379公里。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29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举行会商,研判最新形势。专家表示,从构造上来看,此次地震发生在喜马拉雅构造带,5级或5级多的地震还有可能发生,但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织专家对此次地震进行研究分析,定日6.8级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的拉萨地块内部,距离地震最近的断层为登么错断裂,距离约11公里,震源机制为拉张型破裂。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造成的青藏高原隆升、地壳缩短增厚和广泛的高原变形,是控制中国大陆西部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学机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同时受到南北向挤压和东西向拉张应力作用,高原内部发育有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的两种典型断裂。在这种强烈地壳形变作用下,拉萨地块及周缘断裂带活动尤为强烈。1950年以来,拉萨地块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21次,最大为2017年西藏米林6.9级地震。因此,此次地震属于拉萨地块的一次能量释放。
一般来讲,一次较大地震发生后,在其震源区及邻近区域会观测到余震活动,这些余震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强度和次数上逐渐减弱,过程中也会存在起伏活动。因此,原震区及附近地区近几日仍存在发生有感地震的可能。
此前,“中国地震台网”全国微信预警小程序向震中周边2137位用户推送了预警信息,其中强提醒198人,推送平均用时501毫秒。
提前设置好地震预警,可以防患于未然。一起来了解↓
如何设置地震预警?用户在微信内搜索“中国地震台网”或“地震预警”:
进入“中国地震台网”小程序;
点击“开启地震预警”并允许“地震预警通知”与“获取位置”;
成功添加关注地后即可开启地震预警服务。
地震发生后,地震预警可以给人们带来几秒甚至几十秒的紧急避险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该怎么做?
如果预警等级较低,本地预估烈度较小,不必过分慌张,注意远离可能发生高处坠物的地方即可;若预警等级较高,本地预估烈度较大,这时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必须立即避险。
地震来临四个动作需牢记1.就近躲避:剧烈地震时,应立即就近躲避,寻找坚固家具或墙壁作掩护,减少被掉落物砸伤的风险。
2.扶稳抓牢:若找到相对安全的避难所,如桌子下面,一定要抓住桌腿或其他坚固的物体,避免因移动造成二次伤害。
3.单手遮挡:向空旷地带逃生时,可使用书本、背包等作为遮挡物保护头部、后颈等重要部位;需要注意的是单手遮挡可以更好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倒或受伤。
4.小步快走:从人员密集场所撤离时,千万不要乱跑,尽量小步快走,防止引发混乱,造成踩踏事故。
被困狭小空间怎么办? 视频来源:南宁消防消防员到达时会敲击地面喊话,被困者若听见可用石块钢筋等敲击墙壁回应;
若没被消防员发现时,尽量保持安静,躺好不要动,避免因活动破坏暂时稳定的结构,同时保持平稳呼吸,最大限度保持体力,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提前开启手机地震预警
地震来临时不要惊慌
应就近躲避
震后快速撤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