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S去世一个多月后,才迎来了下葬仪式。
这段时间,媒体对汪小菲的关注和报道,却远超具俊晔。

甚至在大S追悼活动上,媒体还对汪小菲进行了多次重点报道。
面对媒体这种过度干预、过度炒作的行为时。
公众对名人私生活究竟有多知情权?或许在这一问题上,公众应该认真猜想一下。
毕竟媒体并不是名人的家属,他们对名人私生活的知情权,是建立在舆论炒作上的知情权。

这就导致了,媒体在报道时,往往带有个人偏见,甚至会选择性剔除某些内容,以迎合公众情感。
只言片语就会造成舆论偏向,公众自然会对明星家庭发表看法。
比如汪小菲和大S离婚时,台媒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
汪小菲在回应离婚时发文称:“结婚十年,离婚五年,一家人还是一家人。”

虽然汪小菲此番回应,没有点名任何媒体,但从汪小菲用“家人”一词,就可以看出,他是针对某家媒体在发声。
当时该媒体不仅报道了汪小菲离婚的细节,还对汪小菲母亲马艳丽进行了重点采访。
马艳丽在采访中表示,大S离婚是因为有新欢,而汪小菲离婚只是为了保护自己。

该媒体还认为,大S和汪小菲离婚,是因为双方家庭矛盾无法调和,大S找到了新欢才离开的。
面对该媒体的不断放大离婚细节,以及对其母亲的采访。
汪小菲回应该媒体:“有些人真是喜欢添油加醋的闹剧。”

他也表示:“我和我的家人,从来没有和大S谈过任何索要钱财的问题。”
而该媒体之所以频繁提及汪小菲,也是因为大S的离婚言论,以及汪小菲发文反击所引发的舆论风波。
如今大S去世,汪小菲没有展现出什么积极态度,也没有像其他家属一样,对大S进行追悼。

反而在媒体不断提及汪小菲的情况下,让人不禁猜想,究竟是媒体在借助此次事件来炒作,还是说汪小菲真的如此“受宠”?
具俊晔为何不被重点提及与汪小菲形成鲜对比的是,台媒在追悼现场,对具俊晔进行了详细报道。
具俊晔作为大S的现任丈夫,在大S去世后,自然要扮演好丈夫角色。

毕竟大众不仅好奇大S生前过得好不好,也好奇具俊晔会如何对待逝去的妻子。
台媒在追悼现场拍到具俊晔手捧花圈,缓步走入灵堂,并将花圈放在灵堂中。
具俊晔也成为追悼活动的焦点,一举一动都受到媒体关注。
但是,台媒在重点关注具俊晩的却忽略了具俊晔母亲的缺席。

据悉,大S去世后,她的骨灰暂放在“慈母灵塔”中。
而具俊晔作为丈夫,自然要陪伴在妻子骨灰身边,以表示自己作为丈夫的责任与担当。
具俊晔不仅负责照顾暂放灵塔的骨灰盒,还会定期为大S更换鲜花。
同时也会在骨灰坛前焚香祈福、诚心诚意地向妻子倾诉心中思念之情。

可谓是一名合格又称职的丈夫,与当年大S嫁给汪小菲时,形象截然不同。
当年汪小菲和大S结婚时,大S不仅过着豪门太太般的生活,还经营着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可惜的是,两人的婚姻生活并不如外界想象般美好,而是充满了争吵与矛盾。

两人离婚时,汪小菲表示自己是受害者,而大S则是施害者,一副控诉妻子的模样。
可如今具俊晔照顾妻子的模样,却令人为之动容,不禁感叹,当年错失良缘的或许是汪小菲,而不是大S。
如今具俊晔不仅照顾好妻子的骨灰,还照顾好妻子生前的儿子,这种责任感令人称赞。

可为何台媒不拿这样的画面来与汪小菲做对比,而是将焦点放在汪小菲身上?
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台媒与汪小菲之间有过深厚恩怨,而具俊晔并未与台媒有交集,自然不会成为重点提及对象。
别具一格的小S虽然汪小菲成为追悼活动上的焦点,但并不代表其他家属毫无反应。

比如作为妹妹的大S,在大S下葬后首次现身,她接受采访时,用“圆满”一词形容此次安葬仪式,引发网友质疑。
毕竟“圆满”一词多用于喜事,比如婚礼、孩子满月等。
而在丧事中使用“圆满”一词,不免让人觉得不妥,是对逝者的不尊重,是对丧事的不尊重。
小S使用“圆满”一词时,也解释了此次用词背后的原因。

她表示,这次哥哥、嫂子和父亲一起将大姐下葬,很有仪式感,也很圆满,所以她才使用“圆满”一词来形容此次下葬仪式。
可即便如此解释,也无法改变网友对她的质疑,从而引发了一场争议战,小S不得不频繁出面澄清回应,以平息舆论风波。

而舆论争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媒体存在偏见,同时具有选择性报道,让公众对事件产生误解和偏见。
比如此次,台媒不仅将焦点放在汪小菲身上,还选择性剔除具俊晔母亲缺席这一细节,让公众自然会对其产生不满情绪。
此外,台媒在详细报道下葬当天细节时,却选择性剔除小S对下葬仪式的描述,让公众会觉得小S不尊重逝者,从而产生不满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