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东:花鸟画家的艺术人生

零点资讯 2021-01-11 11:29:02

记忆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曾经红遍大江南北,这首歌是上个世纪1963年上映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主题曲。民革贵州省委中山画院副院长、广东岭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张贵东出生在这一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之所以成为花鸟画家,就是小时候这首摇篮曲和自己结下不解之缘,因为艺术是有生命力的。”

生命力之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童年时光里,邻家小伙伴是在大院里摸爬滚打,我是在家里临摹小人书连环画。”也许是天资聪颖,幼年的张贵东“一不小心”爱上绘画这门艺术。1978年,贵阳市龙井路小学开办绘画培训班,15岁的张贵东第一个报名参加,当时的指导老师是贵州当代著名画家尹光中、董克俊。“溯本起源,衷心感谢两位恩师!”回忆起两位启蒙老师,张贵东总是动情的说。

1980年,张贵东师承贵州当代著名画家黎培基,专门学习花鸟画。

“如果当初学习画画是兴趣爱好,而后选择的绘画之路,在世人眼里看来是‘不务正业’,也就是说‘艺术家一半是天才,一半是疯子’的缘故吧。”1980年,张贵东高中毕业后,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进入贵阳市政府秘书处工作。“别人的‘不忘初心’是干好本质工作奋发上进,我的‘不忘初心’是学习绘画写生。”上班不到两年时间,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张贵东辞去公职,跑到四川美术学院进修绘画艺术去了。

“矢志不渝!”从四川美术学院进修一年后,张贵东回到贵阳,他先是去了贵阳一家装修公司,从事装潢设计。但他的心里总是离不开他的“‘花鸟’人生梦”。不久,他又辞职回家专门潜心画画。

命运总是青睐于有志者。1983年,贵州当代著名画家方小石慧眼识才,尤是喜欢张贵东的画风。在大师的指点下,张贵东的画技取得阶段性的突破发展。

“宝剑锋从磨砺出。”1985年,张贵东的画获得西南三省美术展览会金奖。

那一年,张贵东22岁。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他在心底暗下决心:“走过这一路,画过这一生……”

“绘画永远在路上!”在张贵东随后的人生历程中,无论是在奔波在谋生的生计路上,还是叱咤在商海的浮沉里,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形影不离。”他回忆起有一年冬天,去北京出差,忘带绘画宣纸。天还没亮,他冒着凛冽刺骨的寒风,从北京一环跑步去三环文具店购买绘画宣纸,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对艺术生命的尊重。”回想起当年绘画写生的酸甜苦辣,这位在部队大院长大的黔中汉子,目光坚韧。

生命力之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在张贵东的绘画艺术世界里,推陈出新、标新立异是他一生中孜孜不倦的追求。“绘画不是沿袭复古,而是延伸创新。”三十多年的绘画艺术生涯中,张贵东绘画创作“离经叛道”的最大感触体会是“破”和“立”。一段时间里,他临摹著名画家吴昌硕、八大山人的画作,学习花鸟笔法技巧;一段时间里,他观摩学习著名画家潘天寿的画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为了寻找绘画艺术的生命真谛,张贵东早年去了甘肃敦煌石窟,观摩学习敦煌壁画,从壁画中汲取雕刻的精髓养料,博采众长,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枯笔重墨画风。

“入木三分。”这是画界同行对张贵东花鸟画作的一致评价。张贵东的作品气势磅礴、奔逸苍郁,笔墨适兴随意,看似无形则有形,看似有形则无形。酣畅淋漓,触处无穷。其花鸟画风,枯笔重墨,浑厚中透出清新,拙作中透出俊逸,严谨中见豪放,精雅中见个性。其笔下的飞鸟类,往往能化繁为简,简尽其秒。可谓笔墨生动,得心应手,形神俱佳,妙趣横生。

“艺术的生命力永远年轻。”在张贵东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不拘一格,他并没有拘泥于旧文人画作的思路,而是在自己钟爱的题材方面,不断开拓与时代相谐的现代意蕴。

“画道即人道。”欣赏张贵东的花鸟作品,笔墨圆活肯定,线条洗练而简洁,画面布置明快虚灵,删繁就简,而不失流连涵咏的韵味,每每使人生尺幅千里之想。和元代的倪瓒相比,同样是崇尚简约的审美取向,张贵东的画多用短线皴点,似乎更具备中和温婉的情调,与倪瓒以折带作石、多为侧锋而写出的荒寒空寂、不食人间烟火气的景象不同。已臻“少少许胜多多许”之境,是为知言。宋人梅圣俞有云: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虽是说诗歌,道理是一样的。先哲所谓“大道至简”也该有此意吧。鸿篇巨制、细腻入微是一种美,而简洁干练、以少胜多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呢?而后者恰恰更能见创作者的性灵和心境,也更契合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精神。张贵东心性高洁,文质中蕴,为人坦荡热情,似敦敦儒者,颇见名士的气度风范。画作简淡而耐寻味,颇饶文气禅意,乃其胸襟修为之自然流于笔端,非故为简陋寒碜所能至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画品即人品”。

“境由心来。“张贵东闲居理气,时书室文房或晤对山川,品茶饮酒披图目览之际,万趣融起神思。以理绘形,以意取神,兴酣之际,造化无形,融于我心。看似随意中蕴含着朴拙之气,返璞归真,雄健苍劲,笔墨挥洒已至笔简意繁之境,真以心性写飞鸟之形也。无论横墨数尺抑或盈方,张贵东意迹境俱得,而观者亦尽得廓然之情貌。从心所欲不逾矩,则知天下妙理,必求其高趣,分布众采,映带而成,生意真态,无一不具,非造妙自然莫能至此。

生命力之赞:“独上西楼,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梅花香自苦寒来。”近年来,张贵东的作品先后在台湾、新竹、高雄、嘉义等地巡回展出,参加了德国慕尼黑沙龙画展、中法艺术交流展览会、广州第十二届国际艺术博览会。同时,在上海、广州等地成功举办了一方水土的个人画展,在国内外引起了空前的轰动效应。

“全球艺术‘金爵奖’、富士山国际艺术奖、亚洲文化艺术奖……”2020年12月20日,第五届中国诗词春节联欢晚会在广西贺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录制,张贵东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并且被授予第五届中国诗词春节联欢晚会“十大书画家”的荣誉称号。

“艺术是有生命力的!艺术创造的终极旨归是表现个体的人的精神与生命状态,效颦式的趋同与缘木求鱼式的求异都是与艺术的本体精神相左的。所谓流派风格往往都是强行贴上的标签,甚至无关作品之弘旨,标榜创新有时也是装神弄鬼、拔苗助长的遁词。就当下而言,文化精神的传承尤为紧迫而现实。能将真实的生命体验诉诸笔墨,顺其自然地、坚实稳健地走在不断升高的艺术途路中,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荣誉,张贵东总是淡淡的说。(曾安邦)

0 阅读:394

零点资讯

简介:记录城市发展,弘扬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