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超艺术托马森?是附着于土地或建筑,且被保存得很美的无用之物,也是日复一日的熟悉街道中埋藏的独特趣味。
本书为风靡日本、至今不衰的“路上观察学”“考现学”经典著作,目前依然常常杀入日本亚马逊社会学畅销榜前十。作者赤濑川原平在偶然散步于东京街头时,发现了一座不通往任何地方但被悉心保存的楼梯,至此开始了对整个都市的另类探索,掀起了一场观察街头和认识附近的运动,并于1986年与建筑家藤森照信、插画家南伸坊等人发起“路上观察学会”。作者诙谐、调侃、充满玩乐精神的文字背后,是对都市现代化进程的严肃思考以及对日常风景的探寻和解剖。在城市居民步行经验越来越少的当下,以散步为基础的路上观察旨在唤回人们对附近的亲切感,找回个人与外界的切身接触。
02
争分夺秒的时代,哪怕一刻的闲暇都令人感到蹉跎,朱赢椿却利用这些“蹉跎”,积攒下无数珍稀的非必要时刻。他在工作室附近五十米的地上、树上、墙上,观察虫生百态,感受四季流变。他为撞窗的苍蝇举行葬礼,为迷路的屎壳郎张罗大餐,为出走的甲虫张贴启事……在他的笔下,西瓜虫撞了尺 蠖会肇事逃逸,朝生暮死的蜉蝣永远活在当下,善于伪装的竹节虫懂得以静制动……这不是一本关于昆虫科学研究的书,也不讨论所谓益虫害虫的问题,它讲述的是虫与虫、人与虫之间经常被忽视的生命瞬间。生活是如此无常,我们和虫子并没有两样。
03
一张凌乱的床和一头浸泡在甲醛溶液里的鲨鱼是艺术品吗?
《美术馆全知道》里有参考答案。
这本书讲述了美术馆的历史、艺术品的展陈、美术馆的所有服务,美术馆里的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工作内容,以及举办一次展览的全过程……读完这本书,你的艺术“细胞”将会突破性地增长,当你拥有了艺术欣赏力,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美和生命力。
04
没有运动细胞的我,
参加球赛往往第一场就输得惨兮兮,
在健身房跳爵士舞节奏也完全跟不上拍子……
天天一个人在家工作,想休息就休息,
啊不行不行啦,还是要多多运动流汗才行!
平常只有赶不上电车才会开始跑步的我,
有一天看见转播东京马拉松,一时兴起,我也要来跑跑看……
而且一定要到夏威夷跑一次(喔呼) 全程42.195公里!!
我从5公里、10公里、20公里开始练习……还请了教练来指导。
虽然一样迷糊,跑著跑著竟然迷路了,啊咧?到底是往左还是往右?
可是发现自己变勤劳了,以前没有注意的风景变得好有趣,
跑完之后喝起啤酒好满足!!跑不下去时,沿路的应援声听起来好响亮!!
一起跑步的伙伴好可爱!!想到这些,我不想半途而废,我想到终点。
我可以完成最后的目标吗?
05
亚马逊推荐一生必读的100本书,全球畅销150万册,改变数十万人的生活方式,改编电影将由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马修·麦康纳担任主演。《福布斯》《华盛顿邮报》年度图书,《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ELLE》一致推荐。
每天清晨,羚羊都知道,它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快;狮子知道,它必须跑得比最慢的羚羊快。不管是狮子还是羚羊,太阳升起时,都要开始奔跑。地球上的其他哺乳动物都在自由奔跑,难道只有人类是例外?
墨西哥的铜峡谷,隐居着史上最强的长跑族群塔拉乌马拉人。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穿越峡谷,决心一睹这支与世隔绝的部族的真面貌,探得跑步真谛。此间,他学习塔拉乌马拉人的跑法,脚伤不治自愈。原本一跑步就腿疼的他,最终可以流畅轻盈地无间断跑完80公里山路。
06
咖啡馆是一个时间流速很慢的地方,这里比日常生活更慢。
继《我在京都居酒屋》后,“京都新职人”系列第二本。
作者库索在京都生活七年,从被一包浅煎咖啡豆打动开始,她踏入了无数载满故事的咖啡馆。为了深入了解京都的咖啡馆生态,库索专程拜访了当下京都咖啡业最具代表的16位店主,与他们进行了长谈,用文字展现了京都咖啡馆特有的历史脉络和文化氛围,以及咖啡职人的生活工作状态:对于咖啡,他们是专业的。这不是一件光靠情怀和满腔热情就能实现的事情。
在这本书里,最年轻的咖啡馆只有两岁,最年老的咖啡馆已经七十岁。再过些日子,咖啡馆也会成为新的百年老店,缓慢地流淌在古都的街道上,而这些营造缓慢时光的店主,我们称他们为“咖啡职人”。
07
《手工咖啡:咖啡爱好者的完美冲煮指南》是一本全面而系统讲解咖啡知识的实用指南。作者杰茜卡·伊斯托有着近十年的在家冲煮咖啡的经验,她以咖啡爱好者的身份,在专业咖啡师安德烈亚斯·威尔霍夫的指导下,从基础术语、冲煮器具、原产地、购买咖啡、品鉴风味及冲煮方法六个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你能想到的所有关于咖啡的实用知识,一切从杯中的美好味道出发——咖啡里有酸、甜、苦、咸、鲜五种基本味道,冲煮效果可以通过控制粉量、粉水比、研磨度、时间等因素来调整,高品质的咖啡豆包装上会有明确的烘焙日期和产地信息,等等。
《手工咖啡》为初学者和普通消费者提供了所有他们需要的信息,帮助他们判断喜欢一杯精品咖啡中的哪些因素。无论他们预算多少、技术水平或热情程度如何,都可以读懂这本书,从中找到乐趣,并自己动手在家制作一杯美味的咖啡。
08
《开一家有故事的咖啡馆》以咖啡馆开店的时间进度为线索,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介绍如何确定方向并守住初心,以及愿景对咖啡馆的未来发展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第二章,介绍在市场调研中,如何看待竞争对手,取长补短,确定竞争策略。第三章,分享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咖啡馆的亮点和卖点;介绍装修风格定位的思路和注意事项。第四章,如何快速估算一家咖啡馆的投资额、收入和费用,并做出评估。第五章,谈到了开咖啡馆最关键的步骤:选址。第六章谈到了营销,特别是微信营销对当今咖啡馆的口碑影响。第七章介绍采购,包括采购渠道和几十种需要特别留意的设备、器具和物料。第八章谈到了咖啡制作全过程。第九章,作者谈到了人力资源管理和领袖的作用。
全书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作者原创,堪称国内第一本纪实类咖啡馆开店书籍,兼具可操作性、真实性和可读性。
09
以人类初始的第一口,开启生命之旅。人类是哺乳动物,也就是“吃奶的生物”,就跟所有哺乳动物一样,第一口吃下的食物就是乳。乳是母亲从自己丰富多样、复杂有趣的饮食中所提炼出来的精华,一口便可以吞下。
你知道吗?
——要打出绵密的奶泡,该选用低脂乳还是高脂乳?
——浓稠的蛋清和稀薄的蛋清,哪种比较新鲜?
——又香又浓郁的油鱼是低脂鱼种还是高脂鱼种?
——微波加热究竟会不会有辐射残留在食物上?
奶、蛋、肉、鱼是大自然与厨房的奇妙相遇,为我们带来成长、满足,以及生命的无穷魅力。从人类生命初始的第一口食物谈起,畅谈乳与乳制品、蛋类、肉类、海鲜等荤食,以及烹调方法及相关器具的使用、四种基本的食物分子。
奶——现代人可以充分享用人类千年来的美妙乳制品文化,啜饮牛奶或是舀一匙冰淇淋,可以表现普鲁斯特式的年轻纯真与活力,而品尝一口上好的乳酪,可感受到成熟、满足,以及生命的丰富。
蛋——蛋是大自然以及厨房的惊奇之一。它简单而平静的外表下,蕴藏着日常生活里的奇迹:集合多种营养素,转变成活生生、会呼吸且精力旺盛的生物。蛋已成为一种象征,诉说着动物、人类、神祇、地球,甚至整个宇宙谜一般的起源。
肉——在所有食物中,最受人类推崇的莫过于肉类,与绝大多数的植物性食品相比,动物的肌肉与多脂的骨髓能提供更丰富的能量以及建构肌肉组织所需的蛋白质,且长久以来,人类只要狩猎成功,便会满溢骄傲和感恩之情,大肆庆祝一番。
鱼——海洋浩瀚且古老,是孕育所有生物的“原始汤”,启发人类对万物生灭、形变与重生理论的无尽想象。自古以来,人类取鱼、贝、虾、蟹滋养自身,也仰赖鱼、贝、虾、蟹壮大繁衍:地球海岸沿线堆满着大量的牡蛎与贻贝壳,是无数飨宴的见证。
10
《茶,汤和好天气》是一本由很多篇名家写就的关于美食的散 文合集。关于美食的文集,一份很小很小的食物, 带来很多很多的安慰。
《极简的阅读》系列全套四册,包括《祝,一切安好》《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茶,汤和好天气》《到山中去》,甄选名家名篇,字字珠玑,匠心独具。本套丛书装帧精良,清新婉约。请你慢下来,用一些时间,阅读一些极好的文字。
11
扶霞是我的好友,也是我认识的所有外国人中,非常了解中国烹饪的一位。这本屡获殊荣的《鱼翅与花椒》无疑是很多外国人写中国食物的书籍里极为鲜活有趣和精准的 。——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
这里是中国,一个奇妙的饮食大国。
这是关于中国菜的故事,也是一个英国女孩的中国历险记。
扶霞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国长住。打从一开始她就发誓不论人家请她吃什么,不管那食物有多么古怪,她一律来者不拒:第一次与四川料理相遇时的神魂颠倒、亲眼目睹鸡鸭被宰杀时的惊吓、体验千变万化的刀 工、对养生饮食的叹服、品尝珍稀野味时内心的道德两难……
透过扶霞的眼睛,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角度来了解熟悉的中国菜。不同地方的食物拥有其独一无二的气质:川菜的辣带着一丝丝甜,就像悠闲的四川人,总是带着甜甜的体贴;湘菜直接又毫无妥协余地,就跟那里培养出来的领袖人物一样;扬州菜则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温暖而抚慰人心。
从四川热闹的市场到甘肃北部荒僻的风景,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古城,书中呈现了中式料理让人难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描绘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且兼具人文观察与幽默趣味。
12
《酒吧圣经》——不只是调酒师室典……这本书已经成为了解和研究酒类饮料知识的基础读物。他讲述了关于酒和饮料的一切。世界最顶级的餐厅和酒吧的调酒师与中国的读者分享他们成功的秘诀,从最古典到最现代的500多个鸡尾酒配方;风靡于世界豪华场所教会您如何品味感受世界上最好的酒吧的氛围。周游鸡尾酒的世界如何建立家庭酒吧,教你制作最好的鸡尾酒,学习和运用侍酒的艺术,感受酒吧文化之美。对于喜欢喝酒的人,还有那些被葡萄酒、烈酒和鸡尾酒的魅力所惑染的人来说,《酒吧圣经》同样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一份精美的礼物。
13
这本书是一篇在植物学与酒的婚礼之上朗诵的充满激情的祝酒词——
清酒始于米粒,苏格兰威士忌源于大麦,特基拉来自龙舌兰,朗姆酒酿自甘蔗,而波本酒出自玉米。你已经渴了吗?在《醉酒的植物学家》这本书中,艾米·斯图尔特考察了许多能让人晕眩的花草、树木、果实和真菌,几千年来,人类用他们的才智和激情,不顾一切地把这些植物转化成酒精。
在所有被发酵和蒸馏的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植物中,有些是危险的,有些极为古怪,还有一种和恐龙一样古老——但是每一种植物都为全球的饮酒传统和人类历史做出了独特的文化贡献。
这部融生物学、化学、历史、词源和调酒术于一体的迷人著作——其中还有50多种调酒配方和可供园艺爱好者参考的种植诀窍——会让你在任何一场鸡尾酒宴会上都成为最受欢迎的嘉宾。
14
在布考斯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酒,一直带给他无限的灵感,是他的缪斯和燃料,令他魂牵梦绕,是他的创作之源。《边喝边写》正是他关于这个主题的精选作品集。
本书收录了诸多布考斯基的“酒鬼杰作”,通过一篇篇深邃、幽默、令人难忘的作品,为读者呈现出这位始终与烈酒为伴、自称“脏老头”的诗人起起伏伏的人生。布考斯基与酒存有一种复杂矛盾的关系,酒既把他送入生命中的至暗时刻,又给了他最欢乐、最耀眼的时光。通过饮酒,布考斯基得以独处,也是借助喝酒,布考斯基才能去与人们为伴,去做一个诗人,去做一个恋人,以及成为他人的朋友——尽管,这总是让他付出巨大的代价。
15
在东日本大地震后,川濑敏郎从2011年6月开始的一年,用古老、质朴、布满历史痕迹的器皿当做花器,依据时节到山野里找最当令的花叶,融入花器中,并持续在网上连载“一日一花”专栏,广受好评后汇编成这一册精美的图鉴。
366个作品野趣中充满了宁静和雅致,在“空”和“寂”中给人一种生命的启示。在《一日一花》中, 川濑敏郎着力于诠释“最高的技巧即没有技巧”,在不着痕迹中传达“素”之花极致的自然姿态。
《一日一花》中的图鉴也收到国内众多设计师、文化爱好者、以及设计类图片类网站的喜爱。而诸如@设计目录、@知日、@VOICERme 等都曾在其平台上转载过,深受网友和读者喜爱。
作品最后,附带了425种植物的索引和解说,对所有对美敏感、欣赏花道,和所有植物爱好者来说不可多得的一本书。
16
投身香水创作这一行将近五十年,爱马仕专属调香师让-克罗德·艾列纳不只是位记忆精湛的匠人,更是位艺术家。从各种气味中物色新的面貌,让他得以沉迷在实验与 新发现的趣味之中。
艾列纳说:“我要用寻常气味让人惊叹不已。”他把日常生活的所见所思诉诸笔端:漫步花园、市集,在工作室实验,欣赏爵士乐、浮世绘、中国书画,等待蓝色鸢尾花开,参与香水发布会……用一整年的日记,记录一场关乎嗅觉的旅程,揭露唯有调香师才能破解的密码。
艾列纳简洁的文字,记录了他在日常生活与旅行过程中获得的触动与思考,也分享了他运用符号唤起气味,用故事来铺陈延展香水,创造不同的气味幻想之独家法门。这本日记集结了他别具观点的嗅觉经验的结晶,同时领我们进入充满想象的气味宇宙,窥见大师级的创意心灵。
书中收录二十余种自然气味配方摘要,供读者自行赏玩。
17
这是一本记述津端夫妇田园生活的随笔。为了一圆妻子英子多年的田园梦,津端修一老先生在退休后带着英子远离都市的喧嚣,归隐乡间,用几十年时间悉心打理着自家的木屋和菜园,调配泥土,种植蔬菜,研究食谱,腌制食物……任窗外风景随四季更迭,有彼此陪伴的每一天都是好天气。他们在身体力行中向人们展示了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道出了几十年幸福婚姻的秘诀。
18
人人都知道树长什么样子,对吗?但你真的观察过红花槭上精巧的花朵吗?或是鹅掌楸正在萌发的嫩叶?水青冈的枝条?当你仔细观察一棵树时,一个被形状和细节填充的新世界会向你敞开大门——你将看见你不曾知晓的美,你将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欣赏树木。当你能够从一棵树的生长轨迹中感受生命的四季,你会真正领略自然那激励人心的力量与美妙。
《怎样观察一棵树》邀你将细致敏锐的目光投向身边常见的树木,并关注一些罕见却易于观察的树木特征。作者将定期细致观察树木的收获娓娓道来,清晰地列举了改进观察方法的策略,图文并茂地呈现了树木微妙而常被忽略的细节构造。对美国白栎、荷花玉兰、北美乔松、北美鹅掌楸等10种常见树木的深入描摹会让你感受到许多小小的震动,重新发现身边的自然奇迹。
19
为了更全面地展示中国鸟类多样性,《中国鸟类观察手册》收录了2020年10月以前在中国境内的鸟类物种,共1489种鸟类。还收录了有可能在中国出现但尚未有确切记录的鸟类,比如书中将有可能出现于南海的鸟类纳入进来。此外,没有被记录到但未来可能出现邻国的鸟类也都囊括在书中,以及被引入国内作为笼养鸟,后来逃逸在野外建立种群的鸟类,例如一些鹦鹉等,因此实际收录鸟种的数量要超过1500种。之所以不断更新鸟类种类,是因为鸟类分布状况呈动态变化,随着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改变而变化。此外,一些鸟类的分类地位也会随着人类对其认知的改变而产生改变,例如很多雀形目的鸟类一开始被认为是近似种的亚种,但通过后来形态、行为和DNA的研究发现,这种鸟类是单独的物种而非亚种。
手册邀请画师手绘鸟类图案。选择手绘是因为摄影图片会受到角度和光线的影响,无法展示鸟类标准的形态和羽毛颜色等,还有些鸟类因为出现次数过少,相应摄影图片也缺乏。但是绘画不会因此受到局限,绘画者可以选择能够展示鸟类细节的角度。同时,与摄影比较而言,手绘考验的不是对精彩瞬间的捕捉能力,而是绘画者的观察能力和对鸟类形态细节的把控能力。受邀为《中国鸟类观察手册》进行手绘的十几位画师,大多数具有观鸟的经验。手绘鸟类还可以将一种鸟类的不同亚种、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个体全部表现出来。
本书使用场景包括:观鸟前的准备,观鸟时的确认,观鸟后的核对和记录,闲暇时的欣赏。为了平衡信息量与书籍体积的关系,编辑团队决定,首先用一张地图去描绘鸟类的分布情况,用地图的方式标明鸟类分布状况,简单明了,更方面观鸟者查找。其次,抛弃传统的形态文字描述,使用在鸟种绘图上拉线的方法,在线上引出鸟种识别的关键信息文字。如此一来,即体现了鸟种识别信息,又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最终成书仅用了600多页,就将1500余种鸟类囊括其中。除了栩栩如生的图画和尽量压缩的体量,读者还可以从这本书中“听”到鸟叫,只需要用手机扫描不同鸟类旁边的二维码就能实现。
封面为震旦鸦雀,是中国的珍稀鸟种,被誉为“鸟中大熊猫”。而且,古印度就称华夏大地为“震旦”,所以它的名字可谓中国的代表。
作者刘阳希望,“不仅是观鸟和爱鸟人士购买这本书,更希望热爱旅行或自然爱好者们都可以关注这本书,还有自然保护区的相关人员把它作为工具书,希望这本书能够促进中国鸟类多样性的保护和公民科学的活动”。
20
21
22
“我们失去了与大自然的联系,这是相当愚蠢的,因为我们是它的一部分,而不是置身其外。疫情迟早会结束,然后呢?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呢?……生活中唯一真实的东西就是食物和爱,就是按照这个顺序的,就跟我们的小狗鲁比一样……艺术的源泉是爱。我热爱生活。”
——大卫•霍克尼
年届80之际,大卫•霍克尼第一次寻求宁静的村居生活,寻求一处可以观看日出和季节变换之地,一处可以抵挡世界的疯狂之地。因此当新冠病毒和封锁袭来时,在“大花园”的生活变化甚微,一年以前,霍克尼在诺曼底历史悠久的农舍中建起了自己的工作室,以便描绘春至之景。事实上,他从强制性的隔离中获得了乐趣,将其当作让自己加倍投身于艺术的良机。
《春天终将来临》是一篇令人振奋的宣言,它证实了艺术转移注意与鼓舞人心的能力。本书基于霍克尼和艺术批评家马丁•盖福德之间大量的全新对谈与通信,盖福德是霍克尼长期的友伴及合作者。与他们的交流相配的,是一系列霍克尼在诺曼底所画下的iPad素描和油画,均为未发表过的全新之作,以及凡•高、莫奈、勃鲁盖尔等人的巨作。
我们可以看到霍克尼是如何被他那富于感染力的热情和惊奇感一直驱动前行。他背道而驰的一生,受公众瞩目60年之久,同时却在批评家的视野和历史之中缺席。他完全被法国北部的四英亩土地吸引了,同样吸引他的还有数十年来让他着迷的那些主题:光线、色彩、空间、感知、水流、树木。他有很多可以教给我们的事情,不光是关于如何观看……亦是关于如何生活。
23
◆超人气漫画家拟泥nini首部作品集结,温暖来袭!刷屏微博、公众号、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全网阅读量超500万+!
◆当你脆弱的时候,就看拟泥nini吧!用糖果色的漫画诠释现实世界的烦恼与丧,给正在经历着阴雨天的大人,一个安慰的拥抱。卸下所有的面具和重担,把脆弱的权利还给大人。
◆有时候,上一秒还是小孩,下一秒就已经是大人了。当我们发现有天在世界面前,只能礼貌地笑着,不能哭也不能发脾气的时候,才明白这种打了镇定剂一般的感觉,是被叫做“成为大人”。
◆太奇怪也没关系,不够完美也值得被爱!在循环往复的混沌和疲劳之中,不要忘了生活本身的意义,做一个闪光的人,去守护你所爱的人与事。
◆人生很难,祝你快乐!累的时候睡一觉,心情不好吃甜的,脆弱的时候就去看看花。所谓的大人,都是披着坚硬外壳的柔软牡蛎。Nini的漫画就像是贴在伤口上的OK绷。是你自己的人生,按你喜欢的方式去选择吧!
◆我们和时间一起做的事情,时间也会尊重它。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允许脆弱,更需要耐心和勇气!给总是隐藏情绪、被迫长大的大人们一丝勇气,脱掉坚硬的外壳,短暂“逃离现实”,回到我们出发的原点。
24
“恐龙疗法”是一套治愈系绘本读物,通过小恐龙的对话关注与心理健康问题的斗争,在英国上市后立刻登顶畅销榜榜首,随后风靡全球!
《恐龙疗法1:做自己就好》从成长、抑郁、快乐、人际关系、压力、过度思考与焦虑、成功与失败等多个维度,剖析现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困境。生活有时令人迷茫、挫败,但有小恐龙陪你一同面对,偶尔逃避、偶尔发疯,睡个小觉做回自己!
每年都有更多的人面临心理健康问题。作者希望以坦率和开放的方式谈论孤独、抑郁、焦虑等现代人的心理问题,帮助我们建立与他人的正向关系,学会松弛地享受当下、享受生活,寻找生活的积极意义。
25
玛格丽特·米不仅是一位享誉全球的植物学画家,更是一位勇敢的亚马孙雨林探险者、 一位传奇的女性。
1956年至1988年,玛格丽特·米一直对神秘、瑰丽的亚马孙森林所魂牵梦绕,15次深入雨林,进行了动人而危险的探险。
在《森林之花》中,她真实地记录这一次次的探险历程,讲 述 了她作为植物学画家的工作:如何在原始森林艰难寻觅美丽的“森林之花”,创作了大量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具的植物学画作,同时对沿途遇见的花卉、树木、鸟类、动物、原住民做了诗意而细致的描述,生动再现热带雨林瑰丽的面貌、迷人的魅力与原始的风土人情。
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她在目睹急剧消失的热带雨林后,多次发表见解、表达自己的忧思,并因此闻名于世。
书中还收录了玛格丽特·米160幅精美的植物手绘、素描以及相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