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的情感树洞。点击上方“关注”,你的故事,你说,我听
禾田飞歌 | 原创文章
1、
相比较现在的90后、00后,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尽管在物质生活上好过多子女家庭,但我还是觉得多子女家庭是很幸福的,有姐姐爱有哥哥疼,一家人和和乐乐的。
各自长大成家之后,兄弟姐妹之间还会彼此牵挂、相互走动、相互帮助,我们是比陌生人更亲的亲人,是最亲密的亲戚,即使父母不在了,“我还有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的温暖感觉,会让内心里很踏实。
当然不得不说,在多子女家庭中,年龄大一些的孩子总是会承担多一些的家庭责任。
就拿我们家来说,姐姐是老大,从小到大,她就比我这个老小多做很多家务。爸妈忙的时候,她要照顾哥哥和我,要帮妈妈做饭洗衣服,有时会被受父母娇惯的我欺负。但姐姐还是很疼我和哥哥的。我穿过的第一条漂亮的连衣裙,就是姐姐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的,让我在同学中臭屁了好久,到现在我还能记起那条裙子的款式和颜色。
不过,父母对子女的疼爱是不分大小的,并不会因为姐姐是老大,就一直要求她要对弟弟妹妹照顾有加,要对弟弟妹妹承担责任。而我对于来自哥哥姐姐的关心和帮助,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照单全收,不懂回报,而是相互的给予与付出。
因为我们懂得,在大家庭中,我们是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但对于各自的小家庭,我们又是相互独立的两家人,都有着对各自小家庭的责任与义务。
尊重各自的小家,照顾好自己的小家,才会顾好这个大家。如果小家顾不好,就得连累大家。
我要是过得不好,哥哥姐姐不会坐视不管,但我也不会心安理得地接受他们的好意,不会接受他们为了关心我而顾不好自己的家庭。
我的意思是说,家人之间的爱,是需要有界限的。
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因为道理大家都明白,可事到临头却往往被这种爱所捆绑。因为不是每一个家庭,每一对父母都能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一个子女,也不是每一个子女都能够明白,长大成家后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究竟应该以哪个家庭为重,有时往往分不清主次。
对家人的爱,如果不能在适合的事情上、适合的情境中、适合的时间点释放的话,这份所谓的爱就会成为伤害自己婚姻的一件凶器。
2、
邵敏(化名)最近有点烦。本来她与老公的生活平静异常,但最近好像突然一下,事情全都涌到她面前,而且还是都比较糟心的事,她也因为一时的心软和独断,让自己走进了死胡同。
邵敏结婚快十年了。从生了孩子后,邵敏就没再上过班,一直在家带孩子,料理家务,把老公和孩子照顾得好好的。
老公董一鸣(化名)在一家企业里干销售,因为舍得卖力气,业绩突出,渐渐得以升职加薪,他们的生活也越过越好,渐渐地有了些存款。这些钱,老公放心地交给了邵敏。
邵敏把这些钱买了部分理财产品,她知道孩子在一天天长大,需要用钱的地方会越来越多,而自己没有工作,让钱生钱,不论多少,哪怕只能挣个一年的菜钱,也想减轻一下董一鸣的负担。
如果日子这样平静地过,她与老公之间也不会有什么婚姻危机,可是日子不就是这样吗?平静地过头了,它就会给你来点曲折。
不过说句实话,不管是小曲折也好,惊涛骇浪也罢,只要夫妻同心,一起去面对,终究是会圆满解决的。
怕就怕夫妻各有各的想法,不在一起好好沟通,而是独断专行,这对婚姻可是不好的习惯。
邵敏有个弟弟,从小不好好学习,最后是父母掏钱,读了一所民办大学。这样的学历想找一份体面的、收入高的工作,本身就不太容易,弟弟还有些眼高手低,这个工作瞧不上那个又看不起,将近30岁的人,没个正经工作,媳妇当然也不好找。
邵敏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托人给邵敏弟弟介绍了好几个对象,人家都嫌弃弟弟没收入没婚房,处不下去。于是父母就寻思着是不是先给儿子买套房子,增加一下婚恋的成功率,但家里没有多少钱,于是就把主意打到邵敏身上。
这几年,女婿升职加薪,他们是看在眼里的,估摸着女儿家里会有些钱,于是父母上门了。
“女儿呀,你现在是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对你很放心。但我们也有一块心病,就是你弟弟。你看他现在这个样子,要是我们不帮他一下,他这一辈子也别想娶到媳妇。谈了那么多个,都是因为没有房子就吹了。你得帮他一下呀!算父母求你了,买房的钱,算我们借的,以后慢慢还,你看行不?”
架不住父母的苦苦哀求,邵敏思来想去:家里存款大概有100多万,孩子现在才刚刚上小学,花钱的地方不算多;双方父母虽然上点年纪,但身体还算健康;家里房子车子都有,暂时没有能用到钱的地方。要不要跟董一鸣商量一下呢?可要是商量的话,估计董一鸣不会那么痛快地同意;而这些年,董一鸣也很少过问钱的事,要不就先瞒下来,先用了再慢慢攒,反正父母说的是借,他们也会还一部分,家里的账也不会太难看。
就这样,邵敏花了100多万为弟弟全款买了一套婚房。弟弟女朋友也不再闹事,婚事很快就定了下来。
3、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可能这句话在这里用,不太恰当,但就是这个意思。
不好的事接二连三地来了:董一鸣妹妹上门来借钱买房子。
邵敏的头一下子就大了,卡里几乎是空的,哪里还有钱借给她呀?
这些年,董一鸣的妹妹从来没有开口向哥哥借过钱。
妹妹在一家公司任文员,一个月有5、6千块工资,而妹夫呢,是公务员,收入虽然不高,福利待遇倒还不错。
结婚两年多,还没有要孩子,日子过得很潇洒,经常出去旅旅游,吃吃喝喝,这样下来,一个月也剩不了几个钱了。
原先两人住在公婆家里,因为不想受公婆管束,就到外面租房子住。也许是这些年玩也玩够了,年龄也大了,准备要孩子,所以开始考虑得多了些,就想先买套房子,学区房的那种。
一家人盘点了下手头的钱,首付大概还差个15万左右,这就想到哥哥董一鸣了。
董一鸣一听,满口答应,回家就问邵敏要钱。
邵敏哪里还能拿出钱来,但她也不准备明说,干脆直接当恶人,就说自己不同意借钱给妹妹。
董一鸣说:“都是一家人,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我这些年给你的钱都上百万了,区区15万,你还这么抠。再说我妹他们现在也不那么贪玩了,这15万要不了两年,他们就能还回来了。你是嫂子,大方一点。”
邵敏支支吾吾,一直拖着。后来董一鸣急了,让邵敏交出存款卡。邵敏这才被迫说了实话。
董一鸣一听就来气,把卡往地上使劲一掼,连连冷笑说:“你做得真好、真对!我就说你怎么不借,原来早就被你败光了。邵敏,这是夫妻共同财产,说句不好听的,你天天在家不干活,这钱是我辛苦挣来的,你有什么权利给你弟弟买房?去给我拿回来,这钱你要是拿不回来,我们就离婚。”
邵敏听了,心里也很委屈:“凭什么这钱借给你妹就是应该的,借给我弟弟买房就是败家,我家又不是不还,又不是要昧下你这笔钱。同样都有困难,不都得要帮吗?谁让你妹说得晚呢?你心里只有你们家的人。你要离婚?离就离,谁怕谁呀!”
说完,摔门就走了。
4、
其实要我说,邵敏还真不能这么强硬。这件事,本来她就不占理。要是真把董一鸣惹急了,坚决要离婚,她邵敏就会马上背上50多万的债务,对于一个没有工作的女人来说,要还上这50多万,真是有些费劲。
还不如硬话软说,好好顺顺董一鸣的气,商量一下这件事如何解决,才是正理。
兄弟姐妹遇到难事,能帮的是应该帮,但这个帮也是有限度的。
什么限度?那就是要遵循“救急不救穷”的原则。
像邵敏弟弟这种,说实话,你帮他,其实是在害他也害己。弟弟没有工作能力,也就没有偿还能力,不要说让他还钱,就是让他独立支撑以后的家庭,恐怕都成问题。
必须让他在生活中栽几个跟头,必须让他明白,自己的生活是自己努力在过,而不是依靠父母姐姐。家里人的帮助,相反是在斩断了弟弟的独立性。
而像董一鸣妹妹的困难,倒是可以帮一帮,毕竟他们自己有工作,有收入,借给他们,自己的钱是能收回来的。而且对于妹妹妹夫来说,有还钱的压力,才会让他们更加约束自己的花销,去开源节流。
对夫妻二人来说,经营好自己的小家要排在帮助兄弟姐妹之前,要不要帮,如何帮,应该是夫妻两人沟通后达成的共识,而不是一方的独断专行,它体现的是在婚姻生活中夫妻是否相互尊重、信任、坦诚与扶持。
婚姻是要过一辈子的,什么事都不沟通,什么事都自己做主,在家庭关系中主次轻重不分,就会降低对方的存在感和对婚姻生活的参与度,增加自己婚姻的危险系数。
你真的愿意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让婚姻陷入僵局吗?未必吧。
因此,一定要记住,要先经营好自己的小家,真心地尊重与自己相伴一生的人,在过好自己日子的前提下,再去帮助自己的亲人,否则,你会后悔的。
图|《都挺好》剧照
END
今日互动话题:
你认可邵敏花100多万为弟弟买房的行为吗?如果你是邵敏,你会怎么做?
请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给你弟买房掏空家底还不跟老公商议,这女的不要也罢
这个债是100万,这是瞒着男方用出去的钱,关键还是给娘家,男方毒点都可以说女方是转移共有财产了。
生活中有这样的事吗?一百万不是钱?
天呀,要是一二十万,还可以理解,这一百多万,谁不生气
就想知道夫妻共同财产,她一个人怎么弄那么多钱出来的,一百万啊!多少人要努力一辈子了啊!
我怎么就没见过几个让老婆管钱的,夫妻俩谁靠谱谁管钱
然后呢,编,接着编
这社会有这样的女人不是很正常的事
为什么姐姐呃呃弟弟,永远都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能不能换个剧本!
真不会编,借一百万买房不可能不和老公商量的
又是一个扶弟魔
小編你有沒有離婚,要回來錢嗎。
伏地魔 真的好贱!
我就想知道最后离婚了没
小编的事,对不
说不好听点,这是非法转移夫妻共同财产了吧!离婚后这女人可以说玩完了
倾其所有给弟弟买房,就是不知道假如那一百多万要是不够的话会不会把自己住的房子也卖了去给弟弟买房子!
这男人该死,自己的钱自己不会管理吗,该给扶弟魔机会。
告女方恶性转移财产让小舅子卖房还钱。看他还结个屁婚?
真有这种弟弟,我就想问一句,他拿什么还?
都是小编编的,整天编有意思么?现在零零后结婚的还少,那些结婚几年的大都是90后,开放二胎才几年?哪来那么多弟弟可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