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亲美的下场?周边大国无人救亚美尼亚,12万亚族人连夜逃离了

初相见 2023-10-02 02:50:52

阿塞拜疆军队对纳卡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深知,这一次不会再有任何外力前来解救。

为求生存,成群结队的亚美尼亚人决定放弃纳卡,向邻国亚美尼亚逃难。

沿途苦难重重,前途坎坷不定,但在阿塞拜疆人的铁蹄践踏下,这似乎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亚美尼亚人开始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旅程,他们要做的,就是生存下去。

01

纳卡地区战火再起

纳卡地区位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交界处,两国对该地区的主权争议可以追溯到苏联时期。

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宣称对该地区拥有主权。1994年,两国爆发了为期三年的纳卡内战,战火蔓延,造成两国上万人伤亡。

当时,亚美尼亚获得了俄罗斯的军事支援,而阿塞拜疆则得到土耳其的支持。最终在俄罗斯的调停下,双方签署停火协议,但主权争议仍未解决。

这次冲突发生在一个敏感的时刻。亚美尼亚政府刚刚进行内阁改组,新上任的总理帕西尼扬积极推动亚美尼亚摆脱俄罗斯的影响,加强与西方国家的联系。

他上任仅仅一个月,就迎来了这场危机。而在俄罗斯,普京正忙于应对乌克兰战争,无心关注远在高加索地区的旧盟友。

9月27日清晨5点左右,阿塞拜疆国防部发言人称,亚美尼亚军队对阿塞拜疆实施了大规模挑衅,导致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接壤的边境线爆发激烈交火。

亚美尼亚总理帕西尼扬立即宣布国家进入战时状态,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请求俄方提供援助。但俄罗斯方面仅给予了有限的外交支持,没有像过去那样提供军事介入。

分析认为,阿塞拜疆此次袭击做好了充分准备,它判断出亚美尼亚警惕性降低,俄罗斯不会提供援助,国际社会也不会及时干预。

当时亚美尼亚军队正与美国主导的北约中心联合进行代号为“稳固决心”的军演,误判阿塞不敢进攻,而俄罗斯正忙于乌克兰战争,不会理会亚美尼亚,各国领导人正在纽约联合国开会,暂时无暇他顾。

亚美尼亚认为,阿塞这次进攻是想要重演2020年的“四日战争”,改变战场现状。2020年冲突导致两国约有6000人死亡,阿塞获得部分领土控制权。

如今,在俄罗斯不下场的情况下,阿塞拜疆想要进一步打击亚美尼亚,夺取更多领土。

这场冲突再次凸显了纳卡地区主权争端的复杂性。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必须通过谈判解决分歧,避免冲突升级,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关键是需要国际社会的调解与斡旋,不能放任争端持续恶化导致人员伤亡。目前紧张局势仍在持续,民众担心会重演上世纪90年代的惨烈内战。

02

美国的口头支持难救亚美尼亚

9月27日,阿塞拜疆军队突然袭击亚美尼亚控制的纳卡地区,纳卡冲突再起。

这场冲突持续不到24小时便宣告结束,亚美尼亚宣布投降。随后,大量亚美尼亚平民纷纷弃家逃亡,成为这场冲突中的最大受害者。

这场冲突的时间点颇为敏感,就在19号阿塞拜疆开战的前两天,美国最精锐的101空降师刚刚结束了在亚美尼亚的联合军事演习。

101空降师素有“扫帚部队”之称,曾参与过诺曼底登陆、湾湾战争等诸多重大战役。

美国派出这样一支王牌部队,无疑是对亚美尼亚支持的一个强有力信号。但是,阿塞拜疆丝毫不给美国面子,选择了在军演结束后立即出手。

整场冲突中,美国始终沉默以对,坚决拒绝介入。亚美尼亚周边的国家,如俄罗斯、伊朗等也无一愿意为其说话。

两国为争夺纳卡地区的领土问题积怨已深,1994年在俄罗斯的斡旋下,双方达成停火协议,但根本矛盾并未解决。

当时的俄罗斯偏袒亚美尼亚,在自己国内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还对亚美尼亚提供大量军事援助,这无疑伤害了阿塞拜疆的心。

此后20多年里,阿塞拜疆专心发展经济,逐步增强自身军事力量,一直在蓄势待发,准备复仇雪耻,而亚美尼亚的军事建设则停滞不前,各种主战武器装备均严重落后于阿塞拜疆。

更重要的是,亚美尼亚不再信任曾经救自己一命的俄罗斯老大哥,转而想依靠遥远的美国。

这次,阿塞拜疆不仅得到了俄罗斯的默认,还享受着土耳其的全力支持。亚美尼亚本可以通过老大哥俄罗斯获得及时有力的援手,但其一味亲美的外交路线已与俄罗斯断绝了往来。

美国的口头支持也毫无作用,再次证明一个小国选择紧紧抱住美国大腿是注定悲剧的失败之举。

03

亚美尼亚两头讨不到好:美国冷漠,俄罗斯冷眼

亚美尼亚人曾抱有幻想,认为自己可以左右逢源,既亲近“老朋友”俄罗斯,又拉拢“新大哥”美国,两者都会给予支持。但这场冲突充分暴露了亚美尼亚的脆弱和天真。

俄罗斯近年来对亚美尼亚亲西方、亲美的态度感到不安,这场冲突中采取了旁观的立场。

美国也无意为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或土耳其翻脸。亚美尼亚人指责美国出卖了自己,批评俄罗斯不作为。但俄罗斯和美国都没有理由为一个战略价值并不高的小国发生直接冲突。

亚美尼亚的局面已成定局,其脆弱的处境也暴露无遗。这是对亚美尼亚不自知轻重、错误供强拒弱策略的惩罚。

这场冲突突显了亚美尼亚在地缘战略上的脆弱性。亚美尼亚是个只有300万人口,2022年GDP仅195亿美元的小国,处于强国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夹缝中。

这场冲突中,俄罗斯态度冷淡,提出的停火方案亚美尼亚视为屈辱。

同时,亚美尼亚期待美国会提供坚定支持,但这种想法过于幼稚。美国正处于战略收缩期,无意卷入外高加索的纷争,更不会为亚美尼亚同土耳其翻脸。

就在冲突发生时,美军正在亚美尼亚进行小规模演习,但最终美国只是旁观,未对阿塞拜疆采取任何制裁。美国的态度无异于放弃了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政府和民众对美国寄予厚望,结果落得凄凉收场。亚美尼亚反对派已号召推翻亲美的帕希尼扬政府。

但亚美尼亚的处境已难以逆转,必须认清自己的局限,谨慎处理同各强国的关系,否则只会白白自找苦吃。

04

牺牲品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围绕纳卡地区的领土争端由来已久。2020年9月,双方在此地区爆发了持续44天的冲突,造成数千人死亡,数十万人流离失所。

11月,在俄罗斯斡旋下,两国同意停火。然而,停火协议未能阻止敌对行动。

阿塞拜疆方面认为,亚美尼亚背弃承诺,不仅未从纳卡地区撤军,反而加强了驻军。

为收复失地,阿塞拜疆发动所谓“反恐行动”,大举轰炸该地,对平民区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阿塞拜疆坚称正行使自卫权,清除威胁国家安全的“恐怖分子”。

亚美尼亚强烈抨击阿塞拜疆违反停火协议,试图改变现状。他们声称将同当地的“阿尔扎赫共和国”一起抵抗阿塞拜疆的进攻,捍卫纳卡的民族自决权。

亚美尼亚呼吁国际社会施压阿塞拜疆,停止军事行动,回到谈判桌前。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此前被视为亚美尼亚保护伞的85名美军代表团,在冲突爆发时匆忙撤离。

仅过几天,亚美尼亚宣布全面投降,引发外界震惊。这一突发事件对该地区产生重大影响。

亚美尼亚的决定似乎标志着其与传统盟友俄罗斯关系的变化。有评论认为,亚美尼亚试图通过拉拢美国来抗衡俄罗斯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但这一设想在短时间内落空。

这次事件凸显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困境。亚美尼亚希望利用美国力量保护自身利益,但最终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惨痛代价。

同时,它也警示国际社会,外来势力不宜擅自干预本地事务,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加剧紧张局势,危及地区安全。

在这一事件之后,亚美尼亚的外交政策可能需要重新定位。美国或将重新评估其南高加索地区战略。俄罗斯、土耳其等国也会关注事态发展。

阿塞拜疆抓住时机发动攻势,收复争议领土,但冲突有可能再起。邻国及整个南高加索地区都可能被卷入。各方当下需要保持克制,避免事态继续升级。

当前,国际社会需采取建设性外交,促使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对话非军事手段解决分歧。

各国对于是否以及如何介入这一地区局势都需要谨慎考量,确保自己的举措不会火上浇油,推动局势朝积极方向发展。

尽管地缘政治复杂多变,但只要各方保持理性和善意,这一争端还有望迎来最终的和平解决。

5 阅读:1480
评论列表
  • 2023-10-04 20:46

    一打战就逃,活该

  • 2023-10-05 05:22

    胡言乱语,睁眼讲瞎话,亚美尼亚一直在谁的保护伞下?哪天亲美的?

  • 2023-10-04 21:18

    亲美了还让俄罗斯下场

  • 2023-10-05 13:46

    国力弱小只能任人拿捏

初相见

简介:下雨天了怎么办我好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