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174亿元全资转让,歼20母公司被收购
最近有一条新闻揭示,中航电测计划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成飞100%的股份,交易金额约为174亿元人民币。简单来说,就是中航电测用174亿元收购了成飞。大家纷纷问道,成飞作为我国众多先进战机的制造商,光是歼-20的价值就远超过174亿元人民币,中航电测怎么能以这么低的价格收购成飞呢?
那么成飞到底是何方神圣呢?成飞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特大型飞机制造企业,从事科研、设计、生产、试飞等多项业务。它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飞机制造商之一,市值被保守估计为2000亿元人民币。成飞也是我国最大的军用飞机制造商之一。同时,它还是我国第一家研制出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军工企业,也就是歼-20的制造商。单架歼-20的价格被估计为1亿美元以上。
目前歼-20已经实现批量生产,并且根据最近曝光的图片,换装涡扇-15的最新状态的歼-20已经开始服役。成飞还开启了多条生产线,预计歼-20的年产量将达到120架以上。
也就是说,仅仅是歼-20每年的订单额就超过700亿元人民币。再加上枭龙、J-10C等其他战机的销售额,成飞每年的订单总额有望轻松突破千亿元。歼-20是成飞的核心产品之一。中航电测的市值只有60亿元,这次以174亿元收购成飞,确实有点让人难以置信。
但实际上,这次收购并不简单。业内人士普遍猜测,这实际上是成飞借壳上市。成飞的股份成份、实际控股人、下属单位的持股比例都要么不变,要么上升,直接从53.80%上升到了89.80%。这就是典型的借壳上市行为。中国的军工企业和美国不同,在日常的军事装备采购中,利润空间有限。因为军队也属于国家,国家向军工企业采购武器装备就相当于自家买东西,这在严格意义上并非单纯的市场行为。
虽然像成飞这样的军工企业得到国家的支持,但利润率并不高。许多军品项目还要看国家是否提供资金支持。有些项目在得不到国家支持的情况下只能自筹资金研制,导致资金紧张甚至不足。比如枭龙战机,成飞通过与巴基斯坦合作,得到了巴方的资金支持才得以成功研制,最初还闯出了枭龙这一国外畅销军品。
沈飞也是类似情况。早些年在国家第五代隐身战机招标项目中失败后,沈飞通过自筹资金研制了FC-31“鹘鹰”第五代中型隐身战机,最终获得国家认可和资金支持,发展成现如今的歼-35第五代中型隐身战机,还成为国内唯一的第五代舰载机。
成飞虽然获得庞大的政府采购订单,但利润空间有限,资金往往不足。在现有体制下,无法进行上市融资。因此,中航电测以174亿元收购成飞股份,明显是借壳上市的举动。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收购大型公司的情况也就不奇怪了。以歼-20为例,尽管它是国家重点的第五代战机采购项目,但对成飞来说,歼-20更像是一个科研项目。他们从各个角度入手研究开发歼-20的各种功能,如无人僚机、无人机控制机、隐身预警战斗机等不同种类和用途的型号。
这些型号对国家来说并不是当前所需,甚至有些理念过于超前、先进,不适合当前的国防需求。国家会从全国角度出发考虑,并不会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这些当前用不着甚至未来也用不着的科研项目中。但对成飞来说,开发出先进军品并不容易。他们希望尽可能挖掘歼-20的潜力,否则这些超前的研究甚至走弯路的研究就变成了白白浪费,而且只有这样才能锻炼队伍、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为研制更新一代战机提供技术储备。
正是这两种理念的不同造成了成飞的资金困难。而成飞上市,可以通过股票市场向社会募集资金,以满足科研项目的资金需求。这将大大加速我国国防科研领域的进步,同时也积累丰富的技术经验。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成飞试飞机场上出现许多造型怪异甚至科幻的军品。
类似的例子在国外并不少见,比如美军。美军之所以强大,除了综合国力和科研实力强大以外,其技术底蕴也异常丰富。这与美军的广泛研究项目和丰富多彩的种类是分不开的。
军工企业需要大胆地开展研究,而这背后需要资金支持。因此,这次成飞的上市,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中国军工从追随开始转向并肩甚至超越。
都是中航自己的,人家优质资源整合而已。
要上市,赚股民的钱😌
只能说这个飞机可能就是过时的水货,没有价值[笑着哭][笑着哭]
不转来转去怎么坑钱呢?
左手转右手而已![呲牙笑]
是不是有猫腻哦,中国第一军工竟然不值豆腐价
中航电测是全部国资吗?不会象中国空间站一样,让外国人进入吧?歼20可是我们目前的杀手锏啊!
注入更多的资金让成飞更上一层楼,加油吧!
但凡有一点常识也知道这是成飞借中航电测的壳上市。
是摘桃子还是想搞挎顶尖军工企业呢?
都是国企,左手换右手
全部都由资本家操控,那有不倒之理。
沈飞出钱建设的成飞!上市是不也应该是沈飞名头!
上市了,西方资本进入了怎么办?
只要是国企对国企只能说是整合,不存在收购之说。
发行股份,不就是拿股民的钱套出一个战略公司吗?
市盈率已100多倍了!
军工企不应该用股权参与,危险啊,落入境外资本,国防安全完了
这可是国防,国家有军费,为什么又要介入资本,象美国花大钱,办小事的方向发展,不可取。
只要上市,那么被外资渗透掌控就是迟早的事情。想想看华为为什么不上市?
买吧,买入 盈利非常好
174亿,歼2 0,一架按照1亿美元算,一百七十四架,这全世界让哪个人能够相信这是真正的估值,最少得加十个零,因为国防技术是无价的
只要是上市公司就应该防范资本大鳄,防范里勾外连,残害公司,欺诈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