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朝何能享国三百多年,强元却只享国97年

听南动漫 2023-03-11 10:58:48

时间的长河冲刷着已经故去的往事,悠长的历史书写着消失的文明,自夏朝起始,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有二十四个朝代,五百多位帝王。

春秋战国,番邦割据,五代十国,动乱不堪,是一个又一个天选之人用他们的心血、胆识、谋略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盛世,而饱暖思淫欲,那些英明的开国皇帝用一生心血建立的王朝终究是毁在了儿孙后辈的昏庸之下。

但其中也不乏让人感到奇怪的现象,两宋孱弱而统治长达319年,而一时风头无两的元帝国为何只有短短97年便消逝了?

大宋——五代十国动乱的终结者

唐朝末年,动乱加剧,诸多势力揭竿而起,中华大地彻底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南征北伐,战争频发,民不聊生。

宋太祖赵匡胤原本是跟随后周世宗皇帝征讨南唐北汉,世宗病逝后,恭帝上位,但奈何年幼难成大事,后周内忧外患之下,便催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

公元960年1月31日,赵匡胤接旨急速北上御敌,行至陈桥驿,众将突然停滞不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黄袍,给赵匡胤穿上,拥立他为皇帝。

赵匡胤震惊之余,也明白后周命不久矣,如果他不接受,便没人能挽救后周时局,于是欣然接受,带兵回城,然城门大开,守城二将毫不抵抗,众将领拥簇着赵匡胤,不费吹灰之力,便逼迫了恭帝让位,建国号为宋,开启了结束动乱的大业。这也就是黄袍加身典故的由来。

且说宋太祖赵匡胤采纳群臣意见,自南向北,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等国家,结束了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统一。

他也汲取了唐代后期节度使拥兵自重、权利过大的失败经验,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让有能力的武将都卸甲归田,罢免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改革官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是这样也就产生了弊端,宋朝的重文抑武,偏重于防臣子而不讨外的局面由此展开,也为后来的积贫积弱做出了很不好的铺垫。

金人入境,退守南部

宋太祖死后北宋也延续了167年,但是由于过于削弱武将权力,导致无人可用,在与辽、西夏、金的战争中频频失利,节节退败。

终于在公元1126年,金发动靖康之难,东西两路包抄,直指汴京,宋徽宗见时局不稳,急速禅让皇位于太子赵桓,也就是宋钦宗,

次年金人兵临汴梁城下,逼迫大宋议和,割地赔款,北宋一再退让,但在同年八月又再次进攻北宋,本就飘零的时局显得更加动荡。

公元1127年11月,金人大举进攻东京城,宋钦宗前去谈判被扣押,宋朝部分皇室宗族被俘虏,

至此,强盛一时的北宋政权彻底覆灭,而部分皇室南下避难,皇室宗亲赵构带领剩余大臣以及皇室中人建立了南宋政权,定都应天府。

北宋灭亡后,南宋皇帝赵构痛定思痛,决心收复失地与城池,

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为战争的后援提供保证,任用大将岳飞,北上抗金,但主和派奸臣秦桧独占宰相职位18年,签订绍兴和议,谋害岳飞残害忠良,一度使得朝堂不稳。

1162年孝宗登基,他励精图治,吸取教训,在用人方面极为谨慎,延续赵构思想北上抗金,惜败后不气馁,大力发展内政,开创了南宋一大盛世,史称“乾淳之治”。

自此之后,南宋一度繁华,对外战事捷报频传,公元1233年理宗亲政,前期重用贤臣,积极讨蒙,而中后期则重用奸臣,扰乱时局,直到度宗继位,但度宗本人荒淫无道,专注享乐不理政事,导致朝政颓废,一众贤臣,束手无策。

与此同时,一匹北方的孤狼正悄悄崛起,由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政权几经周折传位忽必烈。

在忽必烈的带领下,南下攻打摇摇欲坠的南宋,1276年,攻入临安,逼退南宋皇室流亡漂泊,宋朝众贤臣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国破家亡。

而忽必烈占领临安后,率军乘胜追击,1729年崖山海战败的大宋彻底灭亡,幼帝跳海,宋朝彻底成为历史。

于1271年建国的元朝短短几年之内覆灭一个延续三百余年的大宋,其战斗力之强悍与领导者的能力毋庸置疑。

灿若新星,转瞬即逝

元朝灭亡南宋政权,彻底结束了中华大地分割的局面,之后不断地扩张领土,也为后来的版图做出了奠基,但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

也许是因为北方边境苦寒,一朝翻身希望拥有更多好的资源,也许是野心膨胀,元朝的建立和大宋的灭亡,以及大一统的局面并不能满足统治者以及元朝大臣的内心。

他们迫切的向外发动战争,版图越来越大,之后大举进攻日本、缅甸、越南、爪哇等国,但均失败告终。

在不断地发动战争的同时,元朝内乱也在持续加剧,皇位争夺,臣民政变,导致经济发展止步不前,而且在与汉族的民族融合中矛盾日益加重,加之后期朝廷腐败,权臣干政,阶级矛盾也逐渐明显。

据悉元朝时期汉人地位低下,他们认为,汉人是蒙古人和色目人之外的第三种人。

为了维护蒙古贵族利益,大力推行民族隔离歧视政策,甚至汉人在科举选官需要排在末等备选,永无出头之日甚至蒙古贵族不需要任何代价即可拥有汉人全部资产甚至生杀大权。

普通汉人甚至没有姓名权,汉族女子若想出嫁,必须送至保长家住几日,因此汉族女子常常失贞,性情刚烈的有的当场打死,有的事后寻短见,百姓苦不堪言。

在长期的压迫和动乱下,汉人不再逆来顺受,奋起反抗,虽然多起农民起义被镇压,但他们镇压不住那些不屈的灵魂。

1368年由明太祖朱元璋领导建立大明王朝,北伐驱逐元廷,元廷被迫退居北漠,1402年,元朝重臣篡夺窃取政权改名鞑靼,自此元帝国彻底覆灭。

国力相差巨大,为何北宋成为赢家?

究其根本,北宋治国采用的是儒家思想,北宋历代皇帝深知“民如水,君如舟”的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安乐富足,大臣的优秀意见得以采纳,内忧才会解除。

大宋王朝延续三百余年,内乱极少,即便是最后的度宗昏庸一味享乐,众大臣也只是想办法挽救朝堂,却无一人谋反。

宋朝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对外交往平和,人民生活稳定,历代皇帝励精图治,虽外患频繁,却又有代代忠臣前赴后继去守护盛世,其间不乏奸臣当道,但他们的初衷仅仅是个人利益而非灭亡大宋。

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经济繁荣,科技发展较快时期,那个年代儒学复兴,重礼仪,政治开明,思想开放,程朱理学便源于宋朝,这得益于历代宋朝皇帝的优秀领导。

反观元朝,有利有弊,少数民族出身的他们本应顺应大趋势,在结束宋朝统治后,应当安抚百姓,毕竟他们入关后,百姓群体大多是汉族

战后他们理应大力发展经济,令汉蒙通婚,以便于汉化或融入,让人民的生活得到安定,待时局彻底稳定后再议发动战争之事,且一战失败,应韬光养晦,研习敌方策略,知己知彼,不应短时间内多次发生战争。

外患过多,由此便会引发内战,皇室的传承过于杂乱也会导致皇室子弟之间的争斗加剧,以及朝堂上的动荡,政变过度对一个刚刚建立不久没有民众基础的朝代是极为致命的。

元朝的崛起顺应时代发展,是必然的,但是元朝的覆灭与领导者的错误判断有很大关系。

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得到加固,地域版图超越了历朝历代,盛况空前,元朝废除尚书省门下省,设立御史台,监察,掌政,掌军,地方开创行省制度,开启中国行省制度的先河。

在元朝的大举扩张领土下,元朝的商品经济发展也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各地少数民族以及周边列国经济往来频繁,经济一度较为繁荣,甚至发展了海外贸易,各国外交也是相对频繁,文化方面诞生了元曲,成为在飘零的世道里,达官显贵最钟爱的娱乐生活。

但元朝的失败的短暂统治,也给后世提了醒,乃至于清军入关,第一件事则是满汉通婚,皇帝选妃,汉族也可以入选,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差异注定结局不同

看到这里元朝与宋朝的差异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治国方面,宋朝侧重百姓,而元朝则更加重视少数民族利益。

在王位传承上,宋朝的君主集中制和中央集权将人们的思想把控的很是严格,即便觊觎皇位,也不敢大张旗鼓的争夺,而元朝相对混乱,王位传承只能通过血腥残暴的政变手段获取。

在对外上,宋朝主张怀柔政策,抗击失败,便让步言和,大力发展经济稳定时局,而元朝多次征讨造成时局动荡。

巨大的文化差异下造成两个朝代统治时间的大不同,但是显然大宋虽然灭亡,却在和元朝的对比中更胜一筹。

所谓政权是否孱弱,是否强盛,其实全都取决于领导人如何对待百姓以及大群体。

就如今我国56个民族是一家,不歧视不抛弃,求同存异,包罗万象,才是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

朝代更替,令人唏嘘,时局不稳,百姓才是最终的受害者,希望世界和平,永无战争。

0 阅读:14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