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火药桶再被点燃:叙利亚危局牵动多方神经

思菱侃国际 2025-03-05 18:47:55

大马士革郊外的硝烟尚未散尽,塔尔图斯港上空的战机轰鸣又起。 这座地中海东岸的古老城市,再次成为全球地缘博弈的焦点。 当以色列F-35战机于3月3日突袭叙利亚军事基地时,持续十年的叙利亚危机进入了新的危险周期。

以色列为俄罗斯驻军"说情"的表态耐人寻味。 特拉维夫大学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以方此举实为"避险对冲"策略:既借俄军存在制衡土耳其的扩张野心,又试图分化俄伊联盟。 这种策略转变的背后,是伊朗革命卫队在戈兰高地周边不断加强的军事存在,以及土耳其无人机在伊德利卜省日渐频繁的侦察活动。

莫斯科与华盛顿的博弈在叙利亚战场持续升级。 俄军S-400防空系统部署至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后,美军随即向坦夫基地增派了"爱国者-3"反导系统。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外交部近期三次在安理会强调"尊重叙利亚主权完整",并推动通过加强对叙人道主义援助的决议。 这种建设性介入,与某些国家持续武器输送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HTS(沙姆解放组织)名义上控制着大马士革,但其内部派系倾轧不断。 联合国反恐办公室最新报告显示,ISIS残余势力正在代尔祖尔省死灰复燃,近三个月已发动17次袭击。 更严峻的是,某些域外国家被指仍在通过非政府组织向极端组织输送资金,这种"养寇自重"的策略正在加剧地区安全风险。

联合国难民署数据显示,持续冲突已造成叙境内1270万人需要援助,200万儿童失学。 阿勒颇的废墟中,面包价格在过去两个月暴涨300%,民众不得不用家具残骸充当燃料取暖。 国际红十字会的救援车队屡次遭袭,暴露出战争对平民保护的彻底失败。

当塔尔图斯港的爆炸声传至地中海对岸时,欧洲多国正在紧急磋商新一轮难民应对方案。 叙利亚危机犹如多米诺骨牌,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早已超越国界。 在这个古老文明发源地,和平的曙光似乎依然遥不可及,而普通民众的苦难,仍在战火的阴影下无限延续。

0 阅读:30

思菱侃国际

简介:心中有国,万里山河皆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