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忙着支援乌克兰,美国为何直接军事羞辱欧洲?普京在乌东“分田分地”拉拢人心,这真的有效吗?
在俄军吹响了库尔斯克地区大反攻的号角后,成绩斐然,短短5天时间,就夺回了近260平方公里土地,24个据点,甚至在某些方向,杀红眼的俄军都直接杀进了乌克兰境内。俄军一反常态、势如破竹,这让欧洲着急了,因为一旦乌克兰手上的最后一块筹码荡然无存,乌克兰肯定就只能被“端上餐桌”,欧洲也会失去上桌的资格。所以,法国总统马克龙牵头,开了一个30多国的涉军会议,主要议题就是该如何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这次会议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英法两国愿意牵头组建“自愿联盟”,其目的就是想通过抱团的方式,增强欧洲在俄乌停火方面的话语权。说白了,就是欧洲不想干看着美俄单独决定如何停火。

而就在英方愿意牵头组建“自愿联盟”后的不到48小时,英国就驱逐了一名俄外交官,并召见俄罗斯驻英大使。对此,英方的解释是,英国外交官在俄罗斯遭到了恐吓,所以英方此举属于对等反制。英方的解释是有一定说服力,因为英俄双方在打交道时,遵循“对等原则”,此前经常互相驱逐外交官。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你来我往的针锋相对,只会加深对对方的敌意,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势必将加剧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紧张关系,这对俄乌和谈没有好处。

美国对于欧洲要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做法是很看不惯的,毕竟,如果欧洲真的下定决心支援乌克兰,那乌克兰就不会再将美国视为唯一的“救命稻草”,美国也就无法在乌克兰这里取得最大的利益。所以,美国副总统万斯就再次公开羞辱了欧洲一顿。为什么要说再次?因为在2月份的慕安会上,万斯就曾表示,一些欧洲政客是欧洲的“最大威胁”,欧洲已经背离了自身价值观。这直接把慕安会主席霍伊斯根给骂哭了。而现在,万斯又开始攻击欧洲,不过这一次不是价值观羞辱,而是军事羞辱。万斯说,乌克兰如果真的想要获得安全保障,与其寄希望于“三四十年都没打仗的小规模军队”,不如“让美国在乌克兰的未来中获得经济利益”,因为这样至少美国会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而在未来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但万斯的这番说法,激怒了英法的很多人。因为在美国发起的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当中,都有英法两国军人死亡,但现在万斯却说欧洲国家没打过仗,直接把英法两军士兵的阵亡给忽略了,气得英国前国防部国务大臣直骂万斯是“小丑”。

至于俄方,对欧洲的动作也有回应,那就是俄总统普京修改了一项行政令,将“远东一公顷”计划扩展至乌东四镇,明确参战老兵可在包括乌东四镇的地区,获得一块1-5公顷土地。在俄军打响库尔斯克地区大反攻的背景下,普京修改这一行政令的目的,主要有两点。第一,是想通过奖励制度,吸引更多人参战,并激发士气。包括普京最近穿着军装,罕见视察库尔斯克地区的目的之一,也同样是想对士兵予以慰问。第二,普京这招是真的高明,这不仅奖励了辛苦作战的俄军士兵,给了俄军士兵一个在乌东四镇当“小地主”的机会,更是在通过移民的方式,强化俄罗斯对乌东四镇的控制,因为这肯定会让乌克兰更加无机可趁,这些新移民全都是成年男子,其中不乏打过仗的老兵,战斗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总的来说,在这场博弈中,谁是最大的“冤大头”呢?英国因为和俄罗斯关系恶化,导致欧洲整体安全局势更加紧张,欧洲国家将不得不增加国防开支,经济发展可能要受到影响,但这个损失,欧洲倒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如果能重新得到军事独立自主,那反而不亏。倒是乌克兰,现在库尔斯克地区大概率守不住,乌东四镇也很有可能拿不回,在谈判桌上的地位更加卑微,恐将成为事实上的“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