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日本一男孩外出后被害身亡,由于证据不足凶手全身而退

裘克谈史 2025-04-04 04:35:14

1984年,日本一男孩离奇失踪,三年后嫌疑人家中搜出一袋儿童的骸骨,本以为证据确凿,可没想到的是凶手竟能全身而退,还得到了1000万的赔偿,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84年1月10日,日本札幌市一户姓城丸的人家里,上午九点半男主人早已出门上班,女主人则带着三个孩子正在吃早饭。

这时电话铃声响起,离电话最近的小儿子,时年九岁的城丸君接起了电话,只听他简单的应答了两声,就放下电话准备出门。

城丸君告诉母亲:自己有一个姓渡边的朋友,他母亲向自己借了一样东西,现在叫他去拿。

说完还不等母亲回复,城丸君就匆匆忙忙地跑了出去,母亲对此很是困惑,这个渡边是谁?自己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不仅是她,其他两个孩子也没有听到弟弟提过这个渡边?

一个成年人为何要向孩子借东西?就算要借也应该主动上门归还,哪有让孩子自己去拿的道理?

更何况,现在正值冬季雪天路滑,渡边母亲的这个举动实在不符合日本人的礼数。

出于担心,母亲让二儿子跟上了城丸君,至少也要给他送件外套保暖,可匆忙出门的二儿子却忘了带眼镜,又怕跟不上弟弟,只能在近视的一片模糊中前进。

他眼看着弟弟在前面100米处的路口左转,可跟过去之后却没能看到弟弟,他只能跟着左转,随后一边走一边呼喊着弟弟的名字。

走了不远,哥哥看到一户人家,门牌上写着“渡边”二字,看来是真的有这样一户人家,哥哥放下心来,出于礼貌他并没有上前敲门,而是选择在外面等弟弟,可是哥哥在门外等了半天,也没见城丸君出来,最终哥哥冻得实在受不了就先回了家。

到家后,哥哥将情况告诉了母亲,可是母亲还是不放心,让他带着自己再去一趟。

很快,穿戴整齐的两个人再次站到了渡边家的门口,这次仍然是出于礼貌,两个人在门口足足等了二十分钟,可还是没有见到城丸君出来,母亲实在抑制不住内心的焦急,上前敲响了房门。

开门的是个女孩,看上去像是一个高中生,可听到询问后,她却给出了一个让城丸君母亲瞬间如坠冰窟的回答:“谁是城丸君?我家今天没来过人。”

看他们不信,女主人还大方地让两人进了屋,这个房子是日本很常见的小户型公寓,几个房间站在门口就能一目了然,城丸君的母亲带着儿子进去转了一圈,确实没有找到城丸君,也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只能道着歉退了出来。

回到家后,城丸君的母亲彻底慌了,此时已经接近中午,而城丸君毫无音讯,她赶紧给丈夫打去电话,城丸先生听到后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家,一家人把周边的街区走了个遍,一直找到傍晚还是没有见到城丸君,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报警。

接到报警后,警方的第一反应就是绑架,因为城丸家是远近闻名的富人,男主人城丸先生更是某大公司的总裁,警方认为绑匪很有可能会打来电话索要赎金。

于是,警方在城丸家里安装了监听设备,静静地等待绑匪的自投罗网,可是他们一连等了三天也没有接到绑匪的电话,难道是他们判断出错了?

随后,警方紧急更换了策略,将案件转为公开案件,他们先是调查了女高中生渡边家,确认案发当天家里确实没来过外人,也没有打过电话。

接着,警方挨家挨户地走访附近的邻居,很快一户人家就提供了有效的线索,对方称见到过一个男孩跟走廊尽头的那家说过话,这户人家就在渡边家的楼上。

而他所说的走廊的尽头的人家是一对母女,母亲的名字叫工藤加寿子,29岁,早年离异,独自带着两岁的女儿生活,职业是一名陪酒女。

根据线索,警方敲开了加寿子的门,看到警方她显得十分戒备,即使听到警方是来调查附近发生的儿童失踪案,她也表现得极为冷淡,完全不像其他母亲一样问东问西,生怕下一个失踪的就是自己的孩子。

但对于加寿子的异常,警方也没有多想,毕竟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就没见过哪个陪酒女会对警察异常热情的。

接着,警方拿出了城丸君的照片请她辨认,加寿子回答:“我见过他,他问我渡边家怎么走?我就指给他看,然后他就走了。”

在此之前,警方从未透露过有关于渡边家的消息,看来加寿子确实是知情者,她的证词是可信的。

警方随即追问细节,可加寿子便开始不耐烦了起来,回答的都十分简短,眼看着再也问不出来什么有用的,警方只能选择了离开。

几天后,有人向警方举报称看到加寿子深夜把一个大箱子搬进了车的后备箱,然后开车离开,行迹十分可疑。

警方得知消息立刻上门调查,可没想到的是,加寿子居然在昨天紧急搬走了,这些行为无疑加大了加寿子在警方心中的嫌疑。

他们来到加寿子的新家询问箱子的事,可加寿子却一口否定,称自己从来没有搬过什么箱子,也不会开车。

警方当然是不信的,立刻对加寿子展开了调查,可结果案发当天加寿子家中确实没有打过电话,她也确实没有开车,在这前后两个家里,这警方也没有找到箱子或是血迹等可疑的物品。

案发三周后,一无所获的警方宣布放弃,案件至此成为悬案。

可怜的是,城丸君只是接了一通电话就人间蒸发了,留给家人的只有无尽的伤痛,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后悔,如果那天动作能再快一点,如果能拦住他,如果能跟上他,悲剧是不是就不会再发生?如今家人只能怀揣着最后一丝希望,日夜祈祷盼着城丸君能平安归来。

时间很快来到三年后,1987年12月北海道新十津川町的一户人家里发生火灾,睡在二楼的男主人不幸身亡,睡在一楼的女主人和女儿侥幸逃生,而这个女主人正是三年前城丸君失踪案的嫌疑人工藤加寿子。

死去的男主人名叫和歌寿美熊,一年前和加寿子结婚,火灾发生后,和歌一家人一致认定就是加寿子蓄意纵火杀害了和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火灾发生时,有目击者看到了加寿子带着女儿逃出火场,可奇怪的是,她的样子并不像是从睡梦中惊醒,穿着睡衣匆忙跑出来的,相反她穿戴整齐,甚至还化了妆,同时她手里紧紧握着一个皮包,里面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东西。

此外,案发后她并没有去邻居家借电话报警,而是舍近求远跑到了300米外的一户人家寻求帮助。

可疑的是,案发第二天保险公司就接到了有关于和歌寿美熊身亡的索赔申请,保费高达1亿9000万日元,受益人正是工藤加寿子,这是加寿子第二次带着一身的疑点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经调查,和歌是个农民,为人老实本分,可偏偏被身为陪酒女的加寿子勾走了魂,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和她结了婚。

可婚后,加寿子是一点农活也不碰,还迷上了赌博机——柏青哥,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和歌多年攒下的2000万日元被加寿子挥霍一空,但她仍不知收敛,逼着和歌给她钱。

和歌的朋友表示:就在案发的前几天,和歌跟自己喝酒的时候曾透露过,他感觉加寿子早晚有一天会杀了他。

根据线索,警方逮捕了加寿子,可惜尽管疑点重重,警方还是无法给加寿子定罪,因为农宅起火原因复杂,又被烧了个一干二净,找不到直接的证据能够证明就是加寿子放的火,最终加寿子再次全身而退,片叶不沾身地离开了警局。

半年后,和歌的姐夫来到被烧毁的房子里收拾他的遗物,在仓库的角落里,姐夫看到了一个塑料袋,打开之后里面的东西吓得他瞬间瘫坐在了地上,那里面竟是满满一袋被烧焦的人骨。

经法医鉴定,死者是个孩子,年龄在8到10岁之间,至此警方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人,正是三年前失踪的九岁的城丸君,和歌的死因或许永远都会成谜,但城丸君失踪的真相,似乎马上就要大白于天下。

随后,警方开始新的一轮走访,和歌的邻居表示加寿子刚嫁过来那一阵,他们家经常会烧东西,每次都会伴有一股油脂燃烧的臭味,难道说加寿子将城丸君杀害后,带到和歌家才开始处理的吗?

带着诸多疑问,警方逮捕了加寿子,在审讯的过程中,她的回答不是否认就是不知道,全程异常冷静,甚至带着一丝不屑。

加寿子表示自从火灾发生后,她就再也没有去过和歌家,在这期间里谁都有可能往里面扔东西。

加寿子说的确实没错,因此加寿子尽管没有通过测谎,但警方却没有直接的证据,当时的DNA技术甚至无法确定那袋人骨就是城丸君,于是警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加寿子第三次顺利地离开警局,而她这一走就是十年。

1998年,DNA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很多陈年的悬案得以告破,城丸君失踪案也因此取得了重大进展,确认那袋人骨确实属于城丸君,只是死因依旧无法确认。

加寿子第四次被逮捕,在警局里加寿子延续了上一次一问三不知的表现,后来干脆直接选择了沉默,可不同的是,如果加寿子之前的态度是冷漠和不屑,那么这一次她甚至还带着难以掩饰的得意。

因为按照法律,谋杀罪的公诉期是15年,而城丸君失踪案至今只剩下一个月,只要熬过去她就彻底自由了,这一点检方也很清楚,因此他们顾不得去收集新的证据,匆忙的起诉了加寿子。

在法庭上,加寿子始终保持沉默,法官提了400多个问题,得到的都是——“我不想回答。”

这句话激怒了几乎每一位围观的群众,认为加寿子这是装都懒得装了,摆明了就是在说人就是我杀的,可你们又能拿我怎么样?

经过漫长的审判,2001年法院进行了宣判,虽然各项证据都表明被告杀害城丸君的嫌疑很大,但没有直接的证据,被害者的死因也无法确认,且被告也没有明确的动机,因此工藤加寿子被无罪释放。

真凶就在眼前,可就是无法将其定罪,15年的坚持却画下这样一个讽刺的句号,更令人气愤的是,似乎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无辜,加寿子乘胜追击,向日本当局提出了刑事索赔,她一共被拘留了928天,按照每日补偿的上限12500日元算,共计1160万日元,还要加上额外的公诉费。

结果,法院还真判她胜诉了,只不过按照每天1万日元算,再加上250万元的诉讼费,最后日本当局一共赔了加寿子1178万日元。

这起长达15年的城丸君失踪案,最终以嫌疑人加寿子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至此案件全部结束。

那么,对此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讨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