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日军较少使用迫击炮,后因战场需要特意研制中型迫击炮

史海撷英 2024-12-17 21:35:18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的昆仑关战役中,杜聿明的第5军缴获了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的作战日记,上面清楚地记录着:关口上的三木联队弹药将尽,正做垂死挣扎,其中迫击炮小队由于炮弹已经打光,只好把炮埋起来削竹枪作战。这说明一个重要问题,日军精锐师团的步兵联队是编有迫击炮小队的。

早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就对迫击炮的战场效能印象深刻,作为对侵略中国蓄谋已久的一支军队,怎么可能忽视迫击炮的研制和装备呢?“再穷不能穷武器”嘛。

中国军队精锐师旅的轻武器并不输于日军,战场上最吃亏的其实就是炮兵火力,因为日本陆军形成了完善的火炮体系并且炮弹充足。比如军以上部队配属了野战重炮旅团,装备48门大口径榴弹炮或加农炮,师团属炮兵联队装备有36门山炮或者野炮,这都属于战役压制火力,还可以临时加强。

在战场支援火力层面,日军的步兵联队辖有炮兵中队(一般四门41式75mm山炮)、速射炮中队(四门37mm速射炮)和步兵炮中队(四门92式步兵炮)。而在近距离的步兵伴随火力中,日军每个步兵大队有27具掷弹筒和“大队炮小队”(两门92步兵炮,可直射可曲射),在近、中、远三个射击距离上均有特定的火炮种类。

也就是说,抗战初期日军的迫击炮在步兵联队编成内被“边缘化”了,一时没有合适的配备级别。尤其是早期装备(1936年列装)的“九四式”迫击炮重达159公斤,以及更早“十四年式”、“九零式”等重迫,让步兵携带起来非常笨重,所以联队级才没有普遍装备。但是不代表日本人就不用了,生产出来的450门九四式中型迫击炮全部编成了独立的迫击炮大队,每个大队24门。

因此在正面战场的大型战役中,日军旅团级单位就可以加强一个甚至数个迫击炮大队,师团更不用说了。另有700多公斤的九六式150mm迫击炮、九八式迫击炮(掷弹器)等型号,则装备了迫击炮联队、独立中队等等,都属于军以上司令部掌握的直属炮兵,在战役中再根据需要加强给师团、旅团或者步兵联队。

但是这种情况在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以后被改变了,主要是日军在战场上饱受中国军队迫击炮之苦(我方唯一大量装备的火炮),而又痛感掷弹筒威力不足射程太小、步兵炮又射速太慢,所以加紧研制和列装了“九七式”中型迫击炮。之所以大家在早期的日军师团、联队装备明细中没有发现迫击炮小队的存在,是因为九七式迫击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才开始研制。

该炮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完成测试,年底首批交付部队,直到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才开始大规模列装,并且第一期产量即达600门,日军的野战师团所属各步兵联队,都新编组加强了迫击炮小队(常设师团的联队编制6门,其它类师团4门)。该炮战斗全重67公斤,射程2800余米,性能还是相当不错的。

九九式迫击炮

为了简化工艺以提高产量,日军兵器部门不久又推出九七式的简化版“九九式”轻型迫击炮,炮管被缩短,射程下降到650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以后的新建师团大多装备了该型迫击炮,仍然以联队迫击炮小队的编制存在。既然步兵联队有列装,那么日军一个师团究竟额定装备多少门迫击炮呢?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的常设师团、特设师团都为四单位制(两旅团四个步兵联队),所以常设师团就是编有24门迫击炮、特设师团16门,比如昆仑关战役中的第5师团,每联队的迫击炮小队就是6门炮。那么三单位的警备师团则编制有12门九七式迫击炮,数量确实不多,其中一个因素是九七式耗弹量很大,跟日军的战术理念不符,日本军部对其装备数量进行了限制。

到日军完成全部师团的三单位改制之后,中国战场上的甲级师团、关东军和太平洋战场上的“重装备师团”迫击炮标准配备数量为18门,而其它类型的师团则为12门。但是在战役中,各级作战单位仍然会得到独立迫击炮联队、大队的火力加强。

0 阅读: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