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日,《哪吒2之魔童闹海》 已经突破了96亿票房,虽然已经上映十几天了,但是观众们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弱,甚至要加入“百亿补贴”大军,势要帮助小哪吒票房破百亿。

当哪吒票房持续增长的时候,各个影片也都发出祝贺海报,其中电影《你好,李焕英》的海报狠狠戳中了人们的内心,李焕英和殷夫人一起坐在电影院里对彼此说:“看!我们的孩子都有出息!”

作为贾玲的导演处女作,以54.14亿票房长期占据中国影史票房前三,时隔4年再看这部四年前的现象级影片,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它能拿下这么高的票房。
一、情感共鸣:跨越时空的亲情重构
影片以“穿越”为叙事外壳,实则构建了一场母女双向救赎的情感实验。
贾晓玲(贾玲饰)试图通过“让母亲高兴”弥补现实遗憾,而母亲李焕英(张小斐饰)的“反向穿越”则揭示了更深层的主题:母爱本质上是无条件的成全。

这一反转结局不仅颠覆了传统穿越叙事的单线逻辑,更通过“母亲早已知晓真相却选择配合”的设定,将情感张力推向高潮。
这种双重穿越的设计,既满足了观众对喜剧元素的期待,又以悲剧内核引发集体情感共鸣。
人们常常对“母爱”有着无法明说的情感,当影片中贾小玲得知母亲也是穿越回来的那一刻,很多观众身上甚至也起了鸡皮疙瘩。如此巧妙的设计,很难让人不动容,这也许就是这部影片在过年期间能够大爆的原因之一。

二、年代感吸引更多受众
影片以80年代工厂生活为背景,通过缝纫机、女排比赛、黑白电视机等符号化场景,构建了极具代入感的怀旧空间。

也正是因为这种年代感,吸引了很多父母辈前去观看,不仅有着亲情的羁绊,还有着年代的“召唤”,当父母辈在影院看到了自己熟悉的年代、熟悉的事件,自然会被带入到影片当中去。
三、女性创作视角的突破
贾玲以女性导演身份,打破了男性主导的票房格局。
影片摒弃了传统女性角色的刻板形象,李焕英的形象既承载了时代女性的坚韧(如女排比赛中的拼搏),又展现了母性之外的个体性(对爱情的自主选择)。

这种对母亲“去神圣化”的刻画,让观众看到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复杂性。
四、市场逻辑:档期红利与情绪红利的叠加
影片于2021年春节档上映,恰逢疫情第一年,人们在家里憋得时间也久了,需要去放松、去娱乐。而且又赶上是过年的时候,人们在辛苦了一年之后,就想要去放松放松、开心开心,此时《你好,李焕英》的上映,恰恰符合了这黄忠观影需求。

其“笑泪交织”的合家欢属性,精准契合了观众对情感宣泄的需求。此外,贾玲以“真实母女故事”为宣传核心,将个人经历升华为公共记忆,形成了强大的共情效应。
现在距离《你好,李焕英》的上映已经过去了4年,贾玲在成功瘦身之后也很少出现在荧屏上。而且时至今日,虽然这部影片还是有不少负面评价的,但是在当时,确实是人们积压已久情绪的很好的宣泄口,也是对女性力量的展现,对母爱亲情的表达。

虽然很多人说这像是一部大小品,但是却不妨碍依然有人会反复观看,也许正是影片中那朴素的母爱,在打动着一个又一个真性情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