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UV巨头长城汽车实名举报了新能源巨头比亚迪。
截至目前,事情基本已经发展到了尾声,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整个事件吧。
事件回顾:
5月25日,长城汽车实名举报比亚迪,称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在长城汽车公开举报比亚迪的声明中,提到了“常压油箱”,在这里我们需要先科普一下什么是“常压油箱”,与“高压油箱”的区别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新能源汽车要用高压油箱?
汽油在常温环境下是会蒸发的,其蒸发会造成的环境污染。为了降低燃油蒸发污染,国家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以此控制燃油箱逸出的燃油蒸气,厂家一般会在与油箱连接的发动机上采用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EVAP),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碳罐。
通常情况下,常压油箱成本相对较低且结构简单,一般应用在燃油车上。油箱内蒸发的汽油一般通过碳罐里的活性炭吸附,再利用真空脱附到发动机内燃烧消耗掉,不存在往空气蒸发排污的问题。所以燃油车用常压油箱完全够用。
但是对于PHEV混动车型,大部分时间靠“电池+电机”驱动,“油箱+发动机”长时间得不到使用,使得燃油蒸汽从碳罐大气口散溢的可能性增加。
为了解决PHEV混动车型汽油蒸发问题,车企采用了高压油箱,它可以承受35-40KPa的压力,能更好的阻止燃油蒸汽向空气中散溢,还能提高燃烧效率。要知道,常压油箱内部一般为6-10KPa的压力。
长城的举报声明一出,比亚迪也在几个小时内迅速回应称:“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比亚迪质疑,该测试车辆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送检状态,“我们认为其检测报告无效,长城汽车不能以此作为依据。我们欢迎有关部门随时过来调查、取证和检测。”
比亚迪在回复的声明中表示,“作为全球第一家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的企业,在插混技术上有二十多年的积累和迭代,不像有些同行想的那么简单!”
但是小编注意到,比亚迪并没有在声明中否认“插混车型使用常压油箱”的举报,但同时也说明比亚迪拥有不用高压油箱照样能解决燃油蒸汽向空气中排放的办法。从比亚迪专利技术提供的解决方案看,它确实有可能在不使用高压油箱的情况下,解决长城举报的“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问题。但是在声明中没有明确说,这些专利技术正式应用在了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这两款车型中。
5月29日,比亚迪在网络平台上再次回应表示: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常压油箱燃油蒸汽排放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蒸发排放达标。其指出,比亚迪 DM-i 是基于电动车平台设计的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可以实现发动机和车轮的解耦(脱开连接),在 EV 模式下发动机可以灵活启动,燃油蒸汽可以进行自由脱附(抽走碳罐内油汽)。同时加上多控制单元的协同策略,以及对碳罐特性的深入研究,研发的常压油箱的燃油蒸汽排放控制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 PHEV 在碳罐饱和前,即便车辆在 EV 模式下长时间使用,也会自动启动发动机,4分钟左右即可解决问题,既不增加油耗,也不增加噪音,还能完成燃油蒸汽脱附、车辆发电和发动机养护。
长城举报比亚迪事件对消费者利好
长城汽车的举报,放眼整个汽车行业都实属罕见。不难看出,二者竞争主要涉及成本问题,“高压油箱+FTIV阀方案”的成本主要来源于高压油箱、隔断阀、整车标定和控制策略修改三大类支出,预估在千元左右。要知道,成本控制处于企业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辆车节省千元,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影响是很大的。
关于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一事,同样也引发了其他车企的大佬们和网友的热议。有的人认为自主品牌应该相互扶持,有的人认为本来就是竞争关系,如果消息属实,就应该举报。
在小编看来,如果长城汽车举报不实,那性质就变了,因为毁了比亚迪的利益和信誉。相反,如果举报信息属实,那比亚迪就应该付出代价,这也能对汽车行业进行督促。至于不正当竞争问题,那就要看是否违反了相关部门的举报流程了。目前,压力已经给到相关部门了,一定要一查到底,给大众和行业一个答案。
不可否认,时代一直在进步,汽车领导更是出现了百年大变革,长城和比亚迪都是新能源自主品牌市场上领军者,两大巨头“打架”犹如高手过招,是拔高行业标准,重新制定规则的过程,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