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想拿下小米汽车工厂,到底需要怎么做?

德尧趣事 2025-03-19 13:00:49

最近关于小米汽车第三工厂选址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到底花落谁家,网上众说纷纭。

有人说肯定落户武汉,毕竟雷军是湖北仙桃人,很支持家乡的发展,加上武汉本身也是重要的汽车产业聚集区,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配套链,是小米汽车第三工厂的不二之选。

也有人说小米和东风谈崩了,逃离武汉去了上海了,因为上海同样也拥有完善的汽车产业生态链,还有一大批优质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方便小米汽车出口。

不过还有人说小米第三工厂还是在北京,因为这么一块肥肉北京不会放手的,前几天北京相关部门公布了小米汽车工厂二期旁边一块工业用地的规划,被推测是小米汽车第三工厂选址。

截至小编发稿时,小米汽车第三工厂选址并未正式官宣,到底花落谁家还未定,但是对比北京和上海,武汉好像确实差点什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武汉如果想要拿下小米汽车第三工厂,到底还需要做些什么?

诚心给政策,助力企业发展

首先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尽最大可能的给予政策扶持。这个扶持不仅仅只是说给予小米一定的税收优惠和土地供应优惠,而是说拿出最大的诚意帮助小米汽车工厂尽快落户,扫除一阻碍,扶持小米汽车企业快速发展。

为什么小米决定造车的时候,明明有那么多意向落户的城市,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北京,不仅仅是因为小米总部在北京,也不仅仅是因为北京在土地供应、税收优惠和研发补贴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关键在于北京为小米提供了一套完善的企业搭建发展全周期服务体系。

从小米宣布造车建厂,到北汽代工,到最后拿到独立造车资格,小米汽车能如此快的成长,除了小米自身过硬的本领,也离不开北京相关部门的扶持。

据悉在小米造车过程中,相关部门不是被动审批,而是主动对接,提供“政策集成服务”,在专利预审辅导、土地要素保障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排除后顾之忧。

因此,武汉想要吸引小米来汉建厂,不仅要拿出最大的诚意真金白银的给政策给扶持,还要像北京一样提供一系列完善的对接服务,主动对接,拒绝官僚主义,减少不必要的流程,尽快帮助企业落户以及快速发展,这样才能让小米汽车愿意落户武汉,也能助力武汉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拒绝内耗,统一对外

除了拿出最大的诚意给政策给扶持以外,武汉还需要做的就是拒绝内耗。

我们都知道在汽车产业方面武汉其实是不缺“硬件”的,但是却没能在新能源方面做出成就,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武汉的政策不够,而是武汉各地内耗,加上整个城市的营商环境比较差,导致既无法扶持本土新能源企业快速成长,对外地企业的吸引力也不够。

先说内耗,说个最简单的,如果小米汽车落户武汉,你觉得会是哪里?有人会说经开,有人会说是光谷,近期网上还有消息说会是江夏。

为什么大家会这么说,因为虽然经开是武汉汽车产业重要布局地,但是经开江对岸的江夏金口有上海通用,光谷近几年在汽车新能源和智能驾驶方面也有布局。而当年小米宣布造车的时候,别的城市都是想着怎么让小米落户,而武汉这边也是光谷和经开都在争取,整个城市都没有统一战线。

一个城市汽车产业各地开花并不是件坏事,但是如果分散且不强就容易内耗,甚至成为产业转型的绊脚石。

就比如网传当年蔚来一开始是有意落户武汉的,本来是和光谷对接的,但是武汉这边希望蔚来去经开,但是与经开的对接过程中出了问题,最终导致武汉错失蔚来。

而这几年武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确实处于落后的情况,因为当武汉各地还在内耗争抢的时候,其他地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早已形成且快速发展。

你要是小米汽车,你是愿意陷入武汉的内耗纷争中,还是去其他城市?

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发展

接着我们说营商环境。一直以来武汉的营商环境都不是特别好,这导致武汉民营企业发展不是很强,甚至在某些产业方面过度的依赖央企和国企。

这倒不是说国企和央企不好,只是科技发展比较快,在很多方面,一些优质的民营企业确实走在了前列,如果武汉在拥有众多央企和国企的情况下,能培育或者引进一些优质的民营企业,是不是能在产业布局和产业转型方面会做得更好?

而武汉的汽车也确实亟需转型升级。其实武汉很早就开始注重汽车转型升级了,在物联网、智能驾驶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新能源汽车方面却落后了。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武汉营商环境不好,既无法培育出优质的本土民营新能源车企,也无法吸引更多外地的优质车企落户,而没有其他优质民营企业的加入,缺乏竞争,部分央企和国企可能会懈怠,导致转型过慢。

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如果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不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也不很好,那么这个城市可能无法提供其快速成长的沃土,最终会放弃这个城市选择其他城市。

因此,武汉想要吸引小米汽车,或者其他的新能源车企来汉建分厂,就必须改善营商环境,让更多的民营企业愿意到武汉来。

//////////////////

综上,武汉如果想要吸引小米汽车第三厂落户,首先要拿出最大的诚意,给政策给扶持,减少官僚主义,提供完善的服务,让小米汽车在武汉看到希望和未来,这样它才愿意来。

然后就是要减少汽车行业的内耗,整合各个板块的资源,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新能源汽车企业成长的沃土,即使小米汽车暂时不能来,但是如果后面武汉营商环境好了,新能源产业发展好了,也能吸引其他优质的新能源车企。

最后想说,如果武汉把上面三个做好了,真的很适合新小米汽车落户和发展!

因为武汉本身就是国家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拥有完善的产业配套链,零部件供应商云集,人才储备充足,关键武汉还有强大的水陆空物流体系,一旦小米汽车落户,不仅可以通过水陆空快速运输到全国各地,还能通过中欧班列运往欧洲,连出口也解决了。

所以,希望武汉如果真心想引进小米汽车,就切实的做好上面三点,而不是总是寄希望于雷总的“家乡情结”,毕竟雷总真的很支持武汉的发展,我们也不能让雷总寒了心。

编辑:筱攸

图片:网络

0 阅读:1159
评论列表
  • 2025-03-20 14:04

    不用看了,第三座工厂还是在北京,雷军是感恩的人,而北京下了血本全力帮助小米拿到全国最后一个造车资质,这份恩情不是两座工厂能还上的!

  • 2025-03-20 21:29

    武汉怎么拿诚意?好多行业资格证只有北京能拿。这压根就不是你努力就行的

  • 2025-03-20 15:42

    武汉这个农村地方拿不出什么好的政策给小米的,也不会诚心让小米来武汉的

  • wb 2
    2025-03-21 16:37

    武汉市应该是两岸发展策略,汉囗汉阳大区归武汉市政府统筹发展,武昌大区归省政府统筹发展,大事件归省政府出面统筹谋划选址,大项目不一定在武昌区,但市政府必须团结一致[点赞][点赞]

德尧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