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满屏还都是血槽姐、血槽女的话题。就个人目前了解的情况看,这件事虽然不能和北极鲶鱼相提并论,但是二者确有异曲同工之处。其中这里面都涉及到公权力,都涉及到失当的炫富,或者叫炫耀。
不过,仅仅从个人的感受来看,此事与北极鲶鱼事件在性质和程度上还是不同的。血槽姐的经历,大概率不可能牵扯到某些具体单位、具体人承担责任,但是他们的表现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以下是整个事件的时间线,资料来源于新京报、封面新闻等权威媒体。
上海的陶先生和本次事件的主人公余女士是9月27日举办婚礼的,婚礼结束之后,他们自驾从上海出发,经过安徽、河南、甘肃、新疆等地进入到西藏。
这次旅行是他们早就计划好的蜜月之旅,到达西藏前的整个过程,是温馨和愉快的。
10月14日下午一点钟前后,他们出现高原反应,致使车辆失控,发生了单方面责任的车祸。什么是单方面责任的车祸?就是这场事故与其他任何人都没有因果关系。事故中,陶先生大体无碍,余女士受伤严重。
10月14日下午,余女士在当地送医,晚上十点进行了第一次手术,术中有输血过程。
第二天,也就是10月15日,当地血库告急,陶先生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件事。
他在自己的朋友圈、微信群发布了相关的消息,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求助。其中他的“小姑姑”很快施以援手,联系上了上海卫建委,上海卫建委与阿里卫健委及时沟通,阿里方面迅速组织当地有A型血的公务人员为余女士献血。
同时,上海卫健委还安排在日喀则的几位援藏上海医生赶赴阿里参与对余女士的救助。
10月18日,根据治疗需要,余女士由家人包机从阿里转院至成都华西医院继续治疗。
11月28日,已经由成都回到上海的余女士在自媒体发文,讲述了自己这一段非凡的经历。并由衷地对她的小姑姑(应该叫姑婆)发出了“真牛”的感叹。
通过刚才整个事件时间线的整理和回顾,我们确确实实看到了很多不可思议之处,以至于当前对身受重伤的余女士同情者少,诟病者多。
个人认为,余女士最大的失当之处,也是最刺痛大家心底的,就是她对小姑姑的盛赞而不是“感恩阿里”。
此事,你想,你再想。
她当然要感谢小姑姑,为什么要感恩那些人?那些人不过是小姑姑的工具,没有小姑姑,那些人会为她服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