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刚开始踏上这条“极简主义”之路时,身边的很多人都用一种看外星人的眼神盯着我,仿佛这是一场给自己找罪受的生活自虐。
他们觉得这个年纪,正是要开始享受生活的阶段,为什么突然开始精简一切,甚至连外卖都舍弃了?“啊,多么无趣!”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这种评价让我有些搞笑又无奈。

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是意味着拥有更多东西,而是学会选择,学会割舍,让真正重要的东西留在身边。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些自己这五年间积累的生活实践。
它们看似简单,但让我开始感受到不同以往的轻松与自在。如果你也觉得生活中总有些负重,大可一试。

有次在商场,看到一个设计特令人心动的杯子。
说真的,手感好,颜色美,还带有时下流行的简约线条。兴冲冲地想买下的时候,突然想起家里那只已经陪伴我两年的杯子——完好无损,毫不逊色。于是,走开了,节省了几十块钱。

这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功能性的物品,只要你已经有一件在用,那便足够了。
一个杯子,一把伞,一块毛巾,我没必要让它们占据不必要的空间。不买重复的好处,不仅仅是省钱,还省心,省去挑选、保管和维护这些物件的繁琐。
当你发现自己从一堆选择中解放出来时,真是身心都轻松了。

人总是会被新衣服吸引,尤其是打折时,三件八折的促销口号总让人以为自己赚了大便宜。可冷静想想:我真的需要那么多衣服吗?
我现在的衣橱原则很直接:所有功能性的衣服不超过三件。日常出门的外套有一件基本款、雨天有防风防水的风衣,还有一件略带休闲感的夹克就差不多了。
每次精挑细选的衣服,都是百搭的基础款,能应对多种场合而不过时,而且品质过硬,洗了依旧如新。
当一个人不需要每次出门前苦思冥想该穿什么时,那些时间和精力都自然回归到更有趣的事情上了。

是的,我承认我也喜欢新的东西。美好的设计、好看的颜色,有时候确实难以抗拒。但不同的是,我买新的东西时,一定会淘汰旧的。
就好像家里的一个花瓶,你喜欢新的了,那就送走旧的。避免过度囤积,保持家里空间的清爽,这是我这些年踩过很多坑之后总结的经验。
比如几个月前,我换了一把新椅子。
喜欢的款式终于降价了,那干嘛还犹豫?新买的椅子快递到家之后,我很快就处理掉了旧椅子,虽然它依然能用,但碍着那么一大块地方,完全没有意义。
新的生活物品替换后,既有新鲜感,又不会让生活被无用的旧物塞满。

断舍离,并不仅仅是“舍”出去物品,而是一种自我审视。我习惯每季度都做一次“物品大排查”,重新审视房间中的每一个东西。
那些长时间没用的物件,一般都不会再用。这种“无用”是很有迹象的,不是东西功能失效,而是你对它的需求早已消失。
曾经有段时间,我好几个月里,没有动过手边的几本摄影杂志。
以前拍照摄影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件事,但是随着时间变化,兴趣和重心逐渐转移,这些东西也就慢慢开始躺在角落里吃灰了。
清理时再遇到它们,思索半天,发现未来我也没打算再花那么多时间在这上面。
那好,告别吧!节省下来的空间,反倒让我心里宽敞了不少。

生活中常有一些使用频率极低但体积不小的物品,比如圣诞树、帐篷或者滑雪装备。
这些东西,乍一看很美好,特别是在线下商店或者一些广告平台展示时,忧郁装得一副“你买到我就幸福无边”的样子。
可你真的用了它几次呢?一年一次?还是买来后就只能期待下一个机会?
长期囤积这些低频物品,并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事实上,现在租赁服务相当发达,想用的时候租一下,比花大价钱买回来长期压箱底划算多了。专属于高频使用物品的精简收纳,无疑让生活变得更有条理。
物品少而精,心情也高而轻。
6. 出门带一瓶水,拒绝多余的诱惑很多时候,我出门随身只带一个水杯。大家可能会觉得麻烦,但这个小习惯对控制不必要支出有很大的帮助。
想想看,平时逛街时肚子微微饿,又口渴得厉害,总是特别想来一杯奶茶或咖啡,顺便凑张优惠券买个蛋糕或其他小零食。
其实你要的只是水,而不是真的渴望那些高热量肚子负担。
带上一瓶水,既满足了需求,又避免了不必要的零食陷阱。每个月下来,你会发觉节省出来的金额,比你以为的还要多。

吃外卖容易上瘾,特别是在极度疲惫或者懒得下厨的时候,一键下单,一个压力瞬间释放。但是,频繁点外卖不仅费钱,而且对健康其实也没什么好处。
经过反复计算,我发现,一顿外卖的钱,可以做两顿家常饭,节省下来的还能偶尔给自己加加餐。
尤其是工作日的午餐,自己做饭带便当既便宜又卫生,还免去了每天中午纠结“要吃什么”的烦恼。
你只需前一天晚上稍微预备,第二天拿着一份简单的料理去公司,一到午餐时间,看到同事们忙碌奔波去外面觅食,你就能悠然开始你的午餐,再从容休息一会儿。
而他们往往不是夹着裤腿抢角落桌子,就是在支付后承受廉价速食品的质量折磨。

你会发现,有些简单的快乐,根本不需要花一分钱:早晨起来读一本书,傍晚跑步出一身汗,周末呼吸野外的空气,或者和家人一起做一顿饭,这些活动不仅免费,而且让内心的满足感更持久。
冥想也成了我的一个新爱好,关灯、闭眼,静静对话自己的内心。
这种体验逼着你慢下来,听听内心的声音,在信息泛滥和外界喧嚣之中,找到片刻的宁静。
心理健康是一笔无形的资产,越早开始照顾,越能享受其中的好处。

在各种社交平台刷信息,常常感觉时间“嗖”地一下消失了,而刷完之后,脑袋里残留的只是些破碎的片段,没有任何实质内容。
是啊,信息可获取方式如此便利,但同时也让我们变成了“信息消耗机”。
我开始定期整理自己的手机应用和社交平台账号,减少无效信息的涌入。

卸载那些常年不看的购物APP,屏蔽干扰你专注力的群聊,把它们从日常生活中清除掉,真的能让你专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阅读一本心仪已久的书,或者静下心来写点东西。
当你的时间不再被无止境的信息洪流挤占时,一种空旷、自由的感觉会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