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子误国”,这三位知名明星被央视点名批评,一个也不值得同情

杨紫悦啊 2025-02-20 16:01:04

潘长江卖假酒,吴谨言耍大牌,吉娜过分秀腰,这些明星真有意思,被央媒点名了居然还不反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们的功都白费了,现在的娱乐圈咋就这么乱呢,得治治了。

潘长江这个老艺术家真是让人瞠目结舌,先是对谢孟伟卖假酒指手画脚,后来自己转身就干了同样的事情,这种双标行为让人忍不住想问他是不是忘记了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很深你起来简直像是在嘲笑自己,这个转变过程也太快了吧。

他在春晚上表演了20次,积累了几十年的好口碑,结果就因为看到了互联网带货的风潮就忍不住了,这种守不住自己底线的行为真的很令人失望,明明可以安享晚年却非要出来作妖。

那个直播间里说场价九万多,在我直播间只需要一子,简直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完全没有了之前那种德艺双馨老艺术家的稳重感,反而充满了一种市侩气。

更荒谬的是他居然还传言说识茅台董事长,把他灌醉了才拿到的定价权说出来自己不觉得尴尬吗,明明是个受人尊敬的老前辈却做出这种不靠谱的事情。

央视点名批评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一个公众人物做出这种事情影响实在太恶劣了,而且还是反复犯错,简直就是不给自己留后路的节奏。

想想那些支持他几十年的老观众们,看到自己喜欢的演员变成这样会是什么感受,肯定心里有说不出的失望吧,真的是辜负了那么多人的期待。

其实他的悲剧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一些问题,比如过度的商业化以及对流量的追逐,让很多人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这种现象在娱乐圈尤其明显。

这也让我想到了那些退休后安心享受生活的老艺术家们,他们不贪图这些虚名利禄,反而过得更加充实和有尊严,潘长江真的应该向他们学习一下。

那个嘎之交讽刺到家了,潘长江坐在那里义正言辞地教育谢孟伟,结果自己转头就做起了同样的事情,这种双标行为简直是现实版的现世报,真的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直播间里的潘长江跟舞台上的他判若两人,那种亢奋的状态和夸张的言辞,让人很难将他与那个给我们带来欢笑的喜剧演员联系起来,这种落差感令人唏嘘不已。

更可笑的是他居然说以根本不在乎网友的评价,这种满不在乎的态度更加激怒了公众,毕竟你作为公众人物本来就应该接受监督,而不是这样置若罔闻。

他从批评别人到自己被批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一部现实版的讽刺剧,只可惜这出戏的主角没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越陷越深,让人不禁为他感到可惜。

粉丝们可能会觉得媒体对他太苛刻了,但从公众责任的角度来看,这种批评实际上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公众人物警醒起来,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产生影响。

当一个人的名气达到一定程度时,他的言行就不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会影响到无数关注他的人,这种无形的力量如果利用不好,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从某种程度上说,潘长江的例子也是一个警示,提醒我们名利双收固然重要,但底线和原则更不容忽视,否则就会像他一样晚节不保,实在得不偿失。

说到底,潘长江的问题并不在于他去直播带货,而在于他没有把握好一个公众人物应有的分寸和责任感,这才是真正的失误所在。

吴谨言这个人真是有趣,好不容易沉寂多年后有部新剧《墨雨云间》要播了,本来是个翻身的好机会,结果她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公布了自己的结婚消息,还被曝出可能是奉子成婚,这个时机选择得也太妙了吧。

从《延禧攻略》火了之后她就基本处于被雪藏状态,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耍大牌做出了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特别是对央视的采访团队居然敢这么不尊重,这种行为在圈内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那次央视采访事件实在是太离谱了,先是临时通知变动采访地点,让已经提前到达的采访团队跑了几十公里,然后还要他们支付场地使用费,最后竟然放鸽子,这一系列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如何把好事变坏事。

想象一下央视团队的心情,特意来采访你是看得起你,结果换来这样的对待,你说他们能不生气吗,后来中国电影报道和央视网连续发文点名批评她,其实已经算是轻的了。

这种被央视点名的情况,在娱乐圈基本上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告诉所有人这个艺人出问题了,所以之后的几年她基本上就在圈子里不温不火,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翻身的机会,结果又自己作死,在新剧播出的关键时刻公布婚讯和孕事,这种操作真的是让人看不懂,明明可以等剧播完再宣布的,非要这么急着公开。

这种时机的选择,要么是完全不懂公关,要么就是被逼无奈,但无论哪种原因,最终的结果都是她自己把到嘴的鸭子又放飞了,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翻身机会。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来,有些明星真的是缺乏最基本的职业规划和公关意识,明明可以把事情处理得更好,却偏偏选择了最糟糕的方式,这种自毁前程的行为着实让人费解。

吴谨言放央视鸽子这件事真是让人无语至极,央视记者为了尊重她提前半小时到了约定地点,结果她竟然临时变更了采访地点,让记者团队匆忙赶往几十公里外的新地点,这种不把别人时间当回事的行为实在是太不专业了。

更过分的是到了新地点后,她的团队居然还要央视记者支付场地使用费用,这种做法简直是颠倒了主客关系,本来是央视给她提供曝光的机会,结果却变成了她给访,这种心态真的很奇怪。

最后她以临时有事为由完全放了央视团队鸽子,这种行为已经不仅仅是不尊重了,而是一种赤裸裸的傲慢,仿佛在告诉所有了,我可以不在乎任种心态在娱乐圈是非常危险的。

央视作为国家媒体,能够给一个新晋演员这么重要的曝光机会,本来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结果她却如此不珍惜,这种行为除了令人愤怒之外,更多的是令人惋惜,为她的不自知而感到可惜。

后来央视网和中国电影报道连续发文点名批评她,这种情况在娱乐圈是非常罕见的,通常来说被央视以这种方式点名,对一个艺人的职业生涯影响是很大的,后果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她被雪藏了好几年。

其实这种被点名批评的情况,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她能保持基本的礼貌和职业素养,不要因为一时的爆红就忘乎所以,央视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去批评一个新人演员。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来,一个艺人的职业寿命不仅仅取决于演技和长相,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一个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无论多有才华都很难走得长远。

这也给其他想要在娱乐圈发展的新人一个警示,再火也要保持初心,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就忘记了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否则迟早会像吴谨言一样吃到苦头。

吉娜这个人真是奇怪,她嫁给世界级钢琴家朗朗,自己也是个有才华的钢琴演奏者,8岁就能在施坦威音乐会上独自演奏,还拿过无数奖项,按理说她完全可以靠自己的音乐才能赢得尊重的。

可是她偏偏对自己53厘米的腰围情有独钟,几乎在所有场合都要刻意提及这个数字,有时候甚腰比别卖点,这种行为说白了就是一种非常刻意的营销,而且是过度的身材营销。

更可怕的是她在怀孕期间还保持这种对细腰的执着,甚至提种荒谬的概念,这种言论对于那些正在怀孕或者准备怀孕的女性来说,无疑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和伤害。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普通女性怀孕期间看六六对自己的身材产生多大的焦虑和不安,这种看似无心的炫耀,实际上却在不断强化一种不健康的审美观念。

吉娜的做法本质上是在配合消费主义的运作机制,通过营造够瘦就不够围,来刺激女性消费各种减肥产品和服务,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物化女性身体。

更悲哀的是她本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这种消费主义话语体系中的一个工具,她可能真的以为自己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殊不知这种行为已经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

人民日报对她的批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她的言行会对很多人产生影响,特别是年轻女性,而这种影响如果是负面的,自然会受到社会的质疑和批评。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吉娜的行为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对女性外貌的过度关注和苛刻要求,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娱乐圈,也渗透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和警醒。

吉娜能够搞定这样一个苛刻的老丈人,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她不但自身条件出众,还处处顺着朗朗家人的意,甚至不舍得让朗朗做家确实符合传统中国式家庭的期待。

但是问题在于,吉娜并没有把自己的才华作为最大的骄傲,而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的腰围上,这种价值取向的偏差让人不禁怀疑,她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的。

那种在各种场合不断炫耀自己腰围的做法,看起来就像是在不断确认自己的价值一样,似乎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获得足够的关注和认同,这种心态其实是很令人担忧的。

特别是在节腰围比别人头围,不仅没有任何营养,反而会给观众特别是年轻女性传递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审美观念,仿佛一个人的价值就等同于她的腰围大小。

最令人震惊的是她在怀孕期间还不忘宣传自己的细完美孕为简直就是在为女性筑起一道道身材的牢笼,让人感到十分不适。

人民日报对她的批评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因为这种过度的身材营销已经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了,而是会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年轻女性群体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

希望吉娜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问题所在,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的音乐才华上,真正成为一个有内涵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只会炫耀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大众的尊重和认可。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的影响力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大得多,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粉丝效仿和追随,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影响面更广,所以他们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追求商业利益和个人名气。

潘长江、吴谨言和吉娜这三个例子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公众人物应该如何行事的反面教材,他们或是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或是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变得傲慢无礼,或是过度营销自己的外表而忽视了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央媒对他们的批评并不是为了打压他们的事业,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和其他公众人物意识到自己的影响力和责任,从而更加慎重地对待自己的言行举止,这种监督机制对于维护健康的公共舆论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媒体的监督也应该有一定的边界和尺度,过度的干预可能会影响到艺人的创作自由和表达空间,所以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够有效监督又不会过度干预,这是一个需要社会共同思考的问题。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明星的行为背后其实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一些问题,比如过度的商业化,过度的物质崇拜,以及对外貌和身材的畸形关注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反思和改变的。

或许我们对明星的期待也太高了,毕竟他们也是普通人,也会犯错也会有缺点,但关键在于他们是否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是否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作为公众人物的责任和使命。

从潘长江、吴谨言和吉娜的例子中,我们也能看到娱乐圈的一些问题,比如浮躁的氛围,过度的商业化,以及对流量和热度的过度追求等等,这些都是导致明星迷失自我的重要原因。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警示作用,能够让更多的明星意识到自己的影响力和责任,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和虚荣而忘记了初心和底线,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正面影响的公众人物。

0 阅读:2